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834670 上传时间:2017-12-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忠诚与背叛电影观后感篇一:忠诚与背叛的观后感 今天刚看了一部电影忠诚与背叛,以又从电影中领略到了伟人的风范和智慧。其实一直都很佩服中国老一辈的仁人志士,佩服他们的胆识,佩服他们的才华,更佩服他们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其实这部电影拍的还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人物性格和才识的刻画非常细腻,陈独秀的倔强,毛泽东的文采,共产国际的傲慢其中最让我佩服的还是那位叫梦兰的女侠,他有一名话说的很对,能和这么多大人物在一起,会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最近几天一直在看关于弘一法师的书,也在努力寻找他的悲欣交集,不求舍利、不求名气,只求心中唯一的向往,还有就是通过仓央嘉措了解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在西藏最有学识的就是那些活佛、

2、僧人,记得刚入伍时学什么都很快,都很投入,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其实我感觉我现在的电脑水平还是停留在04年的水平上,基本没什么进步,当然在科大也学了不少东西,这都得利于接触一些学识渊博,经历丰富的人,真的很感谢他们10 年了,学的东西太少,唯一有进步的就是变得理性一点了有空再写,呵呵忠诚与背叛这部影片真实而艺术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 1927 年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创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通过真实可信的历史故事,丰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鲍安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为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英勇果敢的光辉形象。1

3、927 年4 月,中华大地腥风血雨,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面对困境,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叛变者有之,腐化堕落者也存在,已经发展到五万九千多名党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建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机构,加强监督、纯洁组织,成为当务之急。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的王荷波,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的杨鲍安等,以中共五大代表的名义向大会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诞生。看完忠诚与背叛我的内心异常澎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牺牲一切的精神所感动。我脑海里始终出现一个词“忠诚”。他们在对党的绝

4、对忠诚给予一种信念和力量,使他们在黑暗的环境下同凶残的敌人做斗争的时候没有屈服,没有妥协,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相信胜利的曙光终将到来。然而,看完这部影片,我亦对我党内部的某些不坚定份子的背叛行为,深感痛心疾首,如范阿根、林广顺等一批人,经受不住敌人的摧残折磨,最终屈服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背叛了党,背叛了人民,给组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这些不管是“两头倒”的叛徒,还是“半截子”的叛徒,背叛了就是背叛了,无论有千万种理由,也无论是否改邪归正,只要是成了背叛者,就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忠诚,源自于革命必胜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理想崇高的信仰。忠诚,源自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怀,坚毅的品格。

5、听,王荷波傲然宣告: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会洒下同情的热泪。他们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信念,不断砥砺自己,拒腐防变,自觉抵抗社会中各种糖衣炮弹的袭击不做党和人民的背叛者。忠诚于党,首先要高举旗帜,坚定信仰,在忠诚与背叛的天平上,可以称量出一个人灵魂的重量,在生死抉择的牢狱之中,可以检验出理想信念的真假虚实,只有通过实践检验,通过时间考验,通过困难磨练,才能铸就真正的忠诚。这部片中的革命先烈,在那白色恐怖,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从不因处境险恶而耽误党的工作,总是冒着生命危险,执行好党交给的一切任务。鉴往思今,革命

6、先烈冒着生命危险努力为党工作,如今我们的条件如此优越,没有任何理由不发奋进取,干好工作。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无论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还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同样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节操。我们的先辈付出了一切,这些付出始终需要新的高度、新的可能性的展开来给予回应。回望历史,革命志士为信仰而战的真实场景历历再目,革命先烈虽已化作千古忠魂,但这种精神的伟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我们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当奋发的工作,将先烈们播下的精神火种接过来,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将这燃烧的火炬永远的传下去。在新的征程中奋力前行,高举忠诚于党的大旗,续写新的辉煌!

7、篇二: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肖彪 观看完忠诚与背叛电影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该片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谱写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十名监察委员忠于职守、为党履职的光辉篇章,着力塑造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任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同志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老一辈纪监干部为党的事业威武不屈、刚正不阿、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作为工作在医疗战线前沿的一名共产党员,面临“血溅白衣”事件频发,医患关系几乎降至冰点的当日,如何做好医疗工作,处理好医患关系,的确是目前最为严重的问题。 医患关系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8、,也是一个颇为敏感的话题,近些年社会上对此一直有各种议论。前不久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病人醉酒被酒瓶砸破头,缝合好,家属感谢,但头部CT做完后,发现伤口附件有异物,家属立即变了脸,你们医生怎么当的,这么不认真.,可见,医生与病人间的缺乏信任是当前的大敌。 医惠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既有着受“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患纠纷增多等现实因素影响的客观性,也有着受媒体宣传、舆论渲染、引导暗示等意识观念因素影响的主观性。为改善医患关系,我们应当从另一个方面多做工作,让患者、医方、广大民众都相信,医患关系一定能够改善,医惠关系正在改善。大家都有了改善医惠关系的信心,就能够拿出实际行动推动其改善,这样一

9、来,医患关系就真的改善了。 不是现在的医生水平差了,只因为一旦出现纠纷医生得自己举证自己得诊疗没有问题,证据是什么?是白纸黑字的检查单。现在医生听到的恶意诉讼太多,从进临床起老师就告诉我们要自己保护自己,因为现在只要病人不满意他就可以投诉,而被投诉的我们只有自己保护自己。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笼更是将医患关系变成了敌对关系按民法通则的精神应该是谁主张谁举证可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务人员进行有过错推定,所谓举证倒置就是说医务人员只要对病人进行了医疗活动病人就可以告你而无需举证。那么就是说医生要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无过错,否则医生就倒霉了。于是医生的口号变了原来是抢救病人“只要有 1的希望就要尽 1

10、00的努力“现在变了”只要有 1的风险放弃100%的努力 ,免得去举证上法庭或者就过度检查以便举证这就是看病贵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违法的条例枉死了多少不该死的病人. 看完忠诚与背叛,我思绪颇多,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热血和激情所动容,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一个人,如王荷波、杨匏安那样,在当年清党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抛头颅洒热血的风险,无怨无悔的为一个党派的生存和发展弹精竭虑,死而后已?正如影片中王荷波所说:“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也正是这群人放弃了权利名望地位财富,选择了一条凶险万分,环境恶劣的人生道路,从事了一个注定不会显

11、赫一时的事业为中国富强民主独立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 咀嚼良久我明白了这句话对于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对革命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感情。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水平、代表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的。为了中国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我们需要这样朴实的感情、需要这样严肃认真的态度、和随时准备长久付出不图回报不求利益的心态。 回望历史,革命先烈为信仰而战的真实场景历历在目,他们的伟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 当前,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上,克难奋进,勇往直前;在权利和利益面前摆正位置,以强烈的

12、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当我想要写点什么的时候,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这样一个题目:“一曲英雄的歌”,回想电影的情节,回想起王荷波、杨匏安、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做出的牺牲和努力,我深深的理解了“英雄”的真正意义,英雄不是逞强不是莽夫式的勇敢,而是隐忍、牺牲、明智。而在这些品质当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品质便是忠诚!每每搁笔沉思:他们为何能在严刑拷打面前无所畏惧?为何能面对敌人的屠杀坚强不屈?何以能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而矢志不渝?共产党员也是血肉之躯也是父母生养为何能有如此强烈的信仰支撑?其实也就是英雄最重要的品质,忠诚!忠诚源自于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对共产主义

13、理想崇高的信仰。忠诚,源自于共产党人高尚的情况、坚毅的品格。每一个为了革命默默付出的共产党员,都是真正的英雄! 这部电影除了告诉我们“忠诚”的定义以外,更告诉了我们一个合格崇高的革命者需要的重要素质是耐心和持续的牺牲。 影片中的众多英雄人物说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王荷波还是杨匏安,还是周恩来或者毛泽东,都已经是才学俱佳,文物双全的社会精英,按照当时和现在的某些价值观,有这样的身份有这样的才华,就应该去谋权谋财,去享受生活。为什么他们放弃了这么多诱人的利益、安逸的生活甚至是鲜血和生命去无怨无悔的为了一个党派的生存和发展殚精竭虑,死而后已?王荷波引用马克思的那句话,说明了一切! 回归现实,

14、今时今日我能坐在这环境清幽的影院观看电影,回家过上幸福安乐的日子,周围的人生活富足,不必担心战争饥荒的危险。这一切祥和的景象都在提醒我,正是当年这些革命先辈默默牺牲,不计个人利益付出的努力唤醒和领导了大众,改变了羸弱的社会性质和岌岌可危的国家,才能有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另外我十分认同杨匏安同志在影片中说的一句话:“要有铁一般的纪律,不然我们的队伍会成为一盘散沙。”再严格的队伍当中或多或少也会有败类的存在,即使是纪律严明的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总是会有意志不坚定的堕落份子的存在。除了依靠党性教育之外,严格的纪律和完整的管理办法是不可缺少的。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像现在的和平年代,敌人依旧无处不在。因此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党的纪律,都要受到纪律监察委员会的严惩,只有这样才能纯净党的队伍,使得我们的党得到健康的发展。在电影里,无论是贪污好赌的范阿根还是处心积虑背叛革命的林广顺或者意志不够坚定走向反面的徐云天,都受到了党的纪律的严惩。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日常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