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绿洲——金凤村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803126 上传时间:2017-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绿洲——金凤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新绿洲——金凤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新绿洲——金凤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新绿洲——金凤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绿洲——金凤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新绿洲金凤村高新绿洲金凤村高新绿洲金凤村麻丘镇金凤村位于南昌高新区南部,西临青山湖区罗家集,南靠抚河支流,交通方便。全村 4个自然村、共438 户,总人口1721人、其中劳动力 813人。全村蔬菜种植面积5634亩,占可耕面积的76。近年来,金凤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立足全村实际,发挥高新优势,以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为突破口,引导群众逐步走上了致富道路。蔬菜种植业在该村迅速发展,已成该村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全村有98的农户种植蔬菜,真正形成了“一村一品”、辐射周边,远销广州、深圳等地的喜人局面。种植品种由单一的萝卜种植发展到萝卜、蔬菜、豆类、瓜果套种,年经济效益多万元,农

2、民人均纯收入比2017年增加 1600 多元。金凤村属抚河冲击地带,沙质土壤。过去多为传统旱地经济作物种植,大多数年份是“望天收”,麻丘人习惯称为“金凤洲”,曾是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贫困,的小村,2017年被列为南昌市纪委、监察局的挂点扶贫单位。划归高新区后,麻丘镇积极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思路。为使金凤蔬菜上档次、高效益、树品牌,一方面,狠抓产销配套。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麻丘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市纪委、监察局,筹资万元,为金凤村开挖了排灌水渠,修建了3 公里的水泥进村公路,实现了路、桥、涵、枧相配套,生产设施高标准。从此,该村走上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新路子。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

3、牌金凤萝卜。二是兴建农产品批发市场。2017年,镇政府投资万元,新建了占地 70 亩的武溪萝卜批发市场和占地108 亩的麻丘商贸城,年销售蔬菜8000吨,加上其它农副产品,成交额达 1亿多元。如今,在市场上随处可见金凤蔬菜。三是壮大蔬菜经纪人队伍。在广东、福建、浙江、武汉等一些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络,在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开设了金凤蔬菜直销窗口,实行连锁经营。菜场的摊主直接与菜农挂钩,形成“头枕基地,背倚市场”的格局,基地与市场更加衔接。现有经纪人 113人,运输车辆124 辆,把蔬菜运到四面八方,他们长期在外寻找销路,联系客户,提供信息,研究行情,分析市场,引进技术,为促进蔬菜和农产品快速进

4、入市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知名度的提高,逐渐拥有一部分固定的客户,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批发市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已形成“金凤蔬菜天下卖”的格局。四是发展订单农业。按照高新区“依托高校,服务城市”的思路,镇村两级积极与昌东高校园区、市内各大酒店联系订单种植。如今,金凤蔬菜进大学校园、如各大酒店、上市民餐桌。金凤蔬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五是着眼于提高蔬菜品质。大力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2017 年,该村引进了20多个蔬菜新品种,并推广了蕃茄、辣椒、茄子扦插再生新工艺和设施栽培“四改”新技术。即:改常规育苗为护根育苗;改普通棚膜为长寿无滴膜;改单层覆盖为多层覆盖;改一茬利用为多茬利用。另一方面,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双带”致富工程结合,二是与小康文明建设相结合,三是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相结合。如今的金凤洲变成了有名的蔬菜生产专业村。一年四季,青菜、辣椒,瓜果、扁豆,萝卜、白菜,番茄、蒜苗轮番套种;春夏秋冬,郁郁葱葱。昔日的荒洲变成了如今的绿洲。 金凤村计划今年进一步扩大蔬菜生产规模,要尽可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