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练习试题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750522 上传时间:2017-12-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练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练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练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练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练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练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练习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_分,共_分)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蓝田 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 D浙江河姆渡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 BC D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4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A伏羲 制造船只 B仓颉 创造文字C嫘祖 养蚕缫丝 D伶伦 制作音律 5 “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世袭制6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7右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

3、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A经济的发展 B战争的需要C运输的需求 D社会的安定8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9下列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迁都洛阳 B编订户籍C奖励军功 D严明法度10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11下列哪一观点体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 “无为而治 ”C “民贵君轻

4、” D法治1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 )A太尉 B丞相 C郡守 D御史大夫13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楷书14 “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 ”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蔡伦改进造纸术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D班超经营西域15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A郑和下西洋 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16司马迁撰写的史学

5、巨著是( )A 史记 B 缀术C 齐民要术 D 伤寒杂病论17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18学者晁福林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交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将都城迁往咸阳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鼓励鲜卑人穿汉服A B C D19 “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为元宏 。 ”“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交融20周杰伦创

6、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A张旭 B王羲之C柳公权 D颜真卿二、非选择题(共_分)21(_ 分)读图,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_分)(2)宋书中有这样 的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读材料二图片,指出其与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_分) (3)请根据两幅历史地图,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_分 )22(_ 分)阅读材料,

7、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毛泽东(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_分)材料二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_分)材

8、料三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3)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_分)23(_ 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

9、料,回答问题。【艺术篇】图(a) 图(b)(1)图(a)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汉字书写在东汉发展成为专门的艺术,图(b)是谁的书法作品?(_分 )【思想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2)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_分)【科学篇】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3)东汉时期, 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了,请写出该体操

10、的名称。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什么?(_分 )【感悟篇】(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_分)24.(_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在全国设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材料二材料三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材料四 西汉建立后,沿用和承袭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汉武帝时,西汉出现大一统局面。(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鼓励耕织、奖励军功、严明法度之外,还有哪项对

11、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_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_分 )(3)根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概括秦朝政治建制的基本特点及其带来的历史影响。(_ 分)(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思想和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_分) 详解详析1C 解析 本题考查元谋人遗址,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故选择 C 项。2A 解析 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种植水稻,蒸煮米饭属于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所以排除。故选择 A 项。 3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

12、和辨析能力,北京人、山顶洞人处于原始采集阶段,首先排除 A、B 两项。半坡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 ,河姆渡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故本题选择 D 项。4A 解析 相传,黄帝制造船只 ,故 A 项搭配错误。5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了解和辨析能力。禅让制是传说中尧、舜、禹时代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统治的制度;郡县制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开始推行;世袭制形成于夏朝初期。6A 解析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由此可推断出牛耕使用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7B 解析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诸侯国互相兼并,因此战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战争的需要。8C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联系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四川岷江流域修筑的都江堰,是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9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联系所学知识,A 项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B、C、D 三项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10A11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故选择 B 项。12B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13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识图能力。联系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14A15D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对外交往。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故选 D。16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了纪传体通史史记 。B 是祖冲之的数学名著,C 是贾思勰的农书,D是张仲景的医学著作。17C 解析 本题考查赤壁之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刘备接受诸葛亮的建议连孙抗曹,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这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