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常见问题问答(Mar 2004)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750424 上传时间:2017-12-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口常见问题问答(Mar 2004)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造口常见问题问答(Mar 2004)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造口常见问题问答(Mar 2004)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造口常见问题问答(Mar 2004)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造口常见问题问答(Mar 2004)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造口常见问题问答(Mar 20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口常见问题问答(Mar 2004)(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造口护理常见问题1 正常情况下消化系统的功能应是怎样的?人体消化道起始于口腔,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被胃液中的一些酶作用开始消化,进入小肠的食物已变成半流质,通过小肠多种酶的作用,食物进一步被消化,食物中的营养和维生素同时被吸收。通常小肠长6-7米。结肠和直肠主要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盐和电解质,余下的残渣变成成形的粪便排出体外。 2 正常情况下排便过程应是怎样的?正常情况下,直肠壁上有压力感受器,当粪便被肠道的集团运动推送到直肠时,直肠内压升高,刺激这些压力感受器,将冲动沿盆神经,腹下神经传至脊髓骶部的排便中枢,同时上传至大脑皮层产生便意,如果条件许可,即可发动排便反射,冲动沿盆神经传出,使降

2、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同时抑制阴部神经,使其传出减少,肛门外括约肌,膈肌及腹肌同时收缩,腹压增高,协助排便。23 什么是造口?造口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口或开口。常见的造口有回肠造口,结肠造口和尿路造口。肠造口俗称为“人工肛门”。它是因医疗为目的,如治疗肠道疾病,而人为造成的肛门改道,建立肠道于腹部体表相通的一个通道,其开口为造口,使大小便通过该造口排出体外。早在1710年,法国人Zitte就将结肠造口试用于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到1793年由Duret应用成功,使一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病人术后生存了45年。1907年Miles做了第一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和腹部永久性人工肛门

3、,使结肠造口才得以推广。在进行造口时,对肠管进行外科分离,肠管的一端或两端引出到体表以形成一个开口,或者形成一个襻。肠道造口的目的主要是肠腔内容物的输出,减轻肠梗阻,保护远端肠道吻合口的愈合,促进肠疾病的愈合,肠道减压等。4 什么是回肠造口?回肠造口是因为全结肠疾病而需切除整个结肠,并以回肠末端为造口,这种手术常用于溃疡性结肠炎、Crohns病、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和梗阻。由于切除了整个结肠,回肠造口的排出物较稀且量多,常常成粘稠的流质状,并富含消化酶类,对正常皮肤的腐蚀、刺激性很强。这种造口通常位于右下腹,直径约2.5-3cm,突出周围皮肤约3-4厘米。5 什么是结肠造口?3结肠造口是最常见的造

4、口。永久性结肠造口常用于结直肠癌,暂时性结肠造口常用于憩室、Crohns病、梗阻和肛门直肠外伤。永久性结肠造口大多做在乙状结肠,常因直肠疾病而需切除肛门及部分直肠,以乙状结肠的末端作为造口。由于保留了大部分结肠,故排出的粪便为正常成形的粪便,排便也较有规律。这种造口通常位于左下腹部,直径约3-3.5cm,突出腹壁约1.5-2cm。6 什么是尿路造口?尿路造口是因为膀胱疾病或外伤需做全膀胱切除,目前主要用于肾盂的恶性病变和膀胱癌。手术方式:在腹腔 内游离一段回肠,然后将两侧输尿管连在回肠上,通过回肠在腹壁上作一个可排尿的造口。所以,尿路造口的排出物为尿液。一般情况下,尿路造口位于右下腹,直径约2

5、-2.5cm,突出周围皮肤约2-3cm。7 大肠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尽管人们已发现了许多与大肠癌发病有关的因素,但确切的病因目前沿仍不十分清楚。目前医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以下几方面可能与大肠癌的产生有关。(1) 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与大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人们发现,在西欧及美国等大肠癌高发区,随着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量的增加,大肠癌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增加。此外,通过观察移民这一特定人群的发病情况,进一步证实了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与大肠癌发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人及日本人大肠癌的发病率较低,但生活在美国的华侨、日侨大肠癌发病率却明显升高,与当地人相近。而这些华侨生活习惯中改变最为

6、明显的是他们的饮食结构,即由高纤维、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改变为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进一步研究表明,美国人与移居美国不久的华侨、日侨(未完4全改变饮食习惯)相比,其大便中脱氧胆酸、石胆酸等胆酸代谢产物、胆固醇代谢产物等明显增高,而这些变化经动物实验证实,均可导致大肠癌的发生。增加纤维的报入,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 大肠良性肿瘤恶变 目前认为,大肠腺瘤、家族性息肉瘤、遗传达室性肠息肉综合症、结肠多发 腺瘤性息肉等疾病均有很高的癌变率,是较为肯定的癌前期病变,与大肠癌发病关系密切。由于这些腺瘤和癌有很多共同点,因而有人也认为腺瘤其实就是癌发展的不同阶段。(3) 血吸虫病 我国长江下游是血吸虫

7、病的高发区,同时也是大肠癌的高发区。这些地区的大肠癌病人伴发大肠血吸虫病的比例相当高,间接证明血吸虫病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血吸虫病引起的肉芽肿可形成息肉或导致慢性炎症,可能会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4) 大肠慢性炎症 有人发现,慢性结肠炎时,由于大肠粘膜在炎症中反复破溃、修复,便有可能癌 变。特别是当病程在 12 年以上时,癌变的机会可明显增加。8 我国大肠癌发病情况有什么特点?世界大肠癌的高发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发病率在 25/10 万-33/10 万,是第一、第二位常见的内脏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的国家包括苏格兰、丹麦、新西兰、卢森堡等,而非洲,亚洲等欠发达地区发病率相对

8、较低。我国属于大肠癌低发病率国家,世界排名第 40 位左右。主要发病区域分布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的省市,如江苏、浙江、上海、福建等。据上海市的肿瘤资料,1990 年上海大肠癌发病率分别为:男性 15.7/10 万女性 16.7/10 万,直肠癌男女均为 12/10 万。我国大肠癌发病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1,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发病人数并不算少。这与我国人口基数大有关。如果按全国大肠癌发病率为 6/10 万-8/10 万估算,那么仅直肠癌年新发病例就在 45000 人左右,数目相当可观。2,上升速度快,与该病的全球发病趋势一致。以上海为例,20 世纪 70 年代大肠癌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六位,而

9、到 80 年代则上升为第四位,至 1989 年上升为第三位。3,我国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明显提高,平均发病年龄仅约 45 岁,较欧美等国提前 12-18 年,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为直肠癌,病理类型属恶性度较高的粘液腺癌(46%),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因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的危害也较大。4,我国直肠癌的发病与血吸虫病的病人占直肠癌总人数的 18%-27%。血吸虫病的高发区也是大肠癌的高发区。在浙江嘉兴、义乌等地,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9 结肠造口有哪几种类型?按结肠造口的不同部位分:有乙状结肠造口,降结肠造口,横结肠造口。按结肠造口的不同方式分:有端式,襻式。按结肠造口的不同外观分:有单口,双口。最常见

10、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是单口,是在用 Miles 术治疗低位直肠肿瘤的同时,做乙状结肠造口。10.什么是端式和襻式造口?(1)端式造口在腹壁仅一个开口,通常先切除病变的肠段,游离近端肠道,通过切口拉出腹壁,粘膜外翻并与腹壁5作分层缝合。通常远端多结扎固定在腹腔内。端式造口大多是永久性造口,结肠端式造口常用来治疗直肠癌或肛门癌及无法恢复的直肠损伤(无法进行远端肠道的切除吻合术),而回肠端式造口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肠炎,家族性息肉病及结直肠癌。(2)襻式造口手术时,将一段肠道经切口拉到腹壁表面,用支撑棒或支撑架支持防止缩回腹腔,支架通常放置5-7天,纵向切开腹壁,粘腹外翻形成两个开口,分层缝合,近端为功能

11、袢,远端为非功能袢。袢式造口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缓解由于原发或继发肿瘤,或放射治疗所至肠腔狭窄引起的急性肠梗阻。保护远端吻合口。远端肠管有放射性肠炎,穿孔或肠瘘时肠内容物的转流。促进肠疾病的愈合,最常见的袢式造口是横结肠造口,回肠袢式造口已很少见,但随着手术措施的改进和优良造口袋的出现,目前已逐渐增多。 11.什么是暂时性和永久性造口?(1)暂时性造口用于暂时通过造口将肠内容物排出体外,通过肠内容物的暂时性转流以使“下游”或远端的肠管得以休息和愈合,例如可保护肠吻合术后的远端肠管免受机械性损伤,而达到促进其延续性恢复的目的。例如袢式回肠造口和袢式结肠造口就是暂时性造口。(2)永久性造口用于直

12、肠以及全段或部分结肠切除术,这时肠道的延续性不能恢复,造口用于替代肠道做内容物的输出,两种永久性造口术是端式回肠造口术和端式结肠造口术。尿路转流造口(尿路造口)能够使尿液通过造口排出体外而非通过尿道。常见的方法是将输尿管连接在一小段游离的回肠上,然后这段回肠被引至腹壁造口。12. 乙状结肠造口的位置应怎样选择?(1) 永久性单腔结肠造口位置大多选择在左下腹,手术切口也是在左下腹,两个切口距离较近,容易被粪便污染,影响切口愈合,所以造口位置以左髂前上棘与脐之间中点上方,腹直肌外侧右旁中线位置为宜,这样加宽了两个切口的距离,既减少粪便和分泌物污染切口,又不妨碍盆底手术操作,可降低手术并发症。(2)

13、 根据病人的职业,体态及身体状况确定造口位置。术前应向病人讲明正确选择造口位置的必要性和科学性,造口位置应选择在病人能看到且便于术后护理的位置,避免位置过底(在腹股沟处),过外(髂前上嵴),过高(近肋缘),过内(接近手术切口),总之要使造口周围皮肤 5cm 内是平坦的,以免术后因造口部位不当而带来的麻烦,这样可增加病人的治疗信心。(3) 腹直肌处:该部位的优点是能预防造口旁疝的形成。(4) 脐下脂肪突起最高处:便于病人自己护理。(5) 闭开瘢痕,凹陷,浸润处及骨骼突起处,使造口产品便于安置。(6) 脐上:适用于坐轮椅和横结肠造口病人。613. 造口病人术后的护理有那些?(1) 造口的观察A 造

14、口黏膜颜色:正常为牛肉红或粉红色。苍白:提示血红蛋白过低。充血:造口内的血管网明显可见,提示可能存在肠炎或炎性的结肠疾患。紫红:提示有早期缺血。深棕至黑色:提示有严重的缺血。B 高度:理想的高度应为 1-1.5cm.C 造口的大小及形状:应用测量板测定造口的大小,并记录清楚造口的形状,如圆形,不规则形,卵圆形等。D 水肿:术后的正常现象,水肿的造口一般在术后 6-8 周回缩至正常。严重时可用高渗盐水纱布湿敷。E 黏膜皮肤缝合线:观察黏膜皮肤缝合线有否感染,化脓,及时缝线的过敏反应等。F 造口周围皮肤:造口周围的皮肤必须是完整,无损,健康的。出现任何的皮肤损害表现(如糜烂,轻微发红,感染或水泡)

15、都应及时注意。G 排气情况:观察并记录排气情况,术后未排气前不应使用有过滤装置的造口袋。H 排出物情况:排出物的颜色,量(小肠要记录量)。I 造口的功能:尿道造口一经完成便能发挥功能作用,最初尿液带有少量血迹,不久便会恢复正常浅黄色,而回肠造口术肠道功能恢复多在术后 48-72 小时内。结肠造口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取决于造口的解剖位置。J 其他:术后肠造口周围用碘仿纱围绕,目的是有效的防止造口感染,又可以防止造口边缘出血。一般在术后 72 小时拆除,拆除前不能使用汞剂,以免产生碘化汞。(2) 造口护理A 示范并教会病人和家属更换造口袋,术后第一天,先示范更换造口袋。第三天,开始教病人及家属更换造

16、口袋。第五天开始,让病人自己参与更换造口袋。第七天,在造口治疗师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自己更换。B 换袋操作用物:造口袋,皮肤保护粉,防漏膏,棉球,纱布或手纸,小药碗,温水,棉签,测量板,弯盘或纸袋等操作流程:去除旧袋清洁造口和周围皮肤观察擦干造口周围皮肤撒少量皮肤护肤粉测量造口大小剪裁合适的造口袋加防漏膏贴上并使之牢固。7C 造口袋(通过造口袋收集流出物和气体)三种主要的造口袋:闭口袋,开口袋,尿路造口袋造口袋的特点:一次性/可重复使用。粘贴的/不粘贴的透明的/不透明的一件装/二件装术后初期建议选用两件式透明造口袋,有利于护理者的操作和及时观察造口的血运情况。完全恢复出院后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及具体情况选择。D 造口袋的贮存康乐保公司的一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