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理念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748035 上传时间:2017-1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理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理念迟爱敏 王琪(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摘要:现代企业除了追求利润外,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企业捐赠活动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本文在诠释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捐赠的涵义之后,对我国企业捐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深刻指出:培育企业内在驱动力,把捐赠作为一种营销战略、完善慈善捐赠制度,优化企业捐赠环境、改进税收优惠法,为企业捐赠注入活力 等是实现企业和社会共赢的对策。关键词:企业捐赠 社会责任 企业公民 市场经济Compani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ir charitable givi

2、ng ideasChi Aimin Wang Qi(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Law,S 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Shandong,266510)【Abstrct】Current companies should not only chase profits but also share more social resposibilities, which especially being embodied in corporate donations. This article

3、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corporate donations systemically after interpreting the meanings of compani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ir charitable giving ideas. The auther pointed out: cultivating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companies, taking donation as a marketing strategy, refining donation

4、 system, Optimizing donor environment, Improving tax incentives laws and energizing the enterprise donation are ways in which companies and sociaty win both.【Key words】Corporate don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citizen, Market economy注:本文为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我国捐赠文化缺失的创生机制研究”(项目号:08cshj08)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5、。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社会是企业生存的土壤,没有好的土壤条件,企业是难以生存发展的;而企业的存亡、兴衰也都由社会承载着其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中所表现出来的慈善捐赠活动,反映了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理性价值观。因此,在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对企业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能产生深刻的影响。2一、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的关系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能仅仅以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最大限度的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换言之,企业是被期望“带着社会良心的活动”。因为它在当代社会拥有庞大

6、的经济力量,完全有能力承担部分带有公共性质的责任,所以应该让其主动做出将积蓄的财富返还给社会等行为,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这是社会责任的主要宗旨。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要“企业办社会”,而是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剥离的前提下,引导企业有目的、有计划地承担社会义务,实现整个社会的友善、文明与和谐。可见,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对现代企业的全新托付和提升,是对追求利润作为企业唯一界定的修正和发展。从事各种类型的慈善捐赠活动,是企业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企业的慈善捐赠是指企业以自己的名义自愿无偿将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赠送给合法受赠人用于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

7、公益事业的行为,这是一种应当予以鼓励和倡导的公益善举。在许多发达国家,慈善捐赠已成为企业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方式,它不仅对救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的慈善捐赠有他利型和互利型两种模式,国外企业主要以互利型捐赠为主导模式,国内企业主要以他利型为主导模式。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出,慈善捐赠与企业社会责任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首先,慈善捐赠是广义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说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刚性责任,那么从事各种慈善捐赠活动就是企业文化必不可少的内容和形式 【1】 。其次,现代慈善事业离不开企

8、业的参与,因为企业更有条件和能力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保证慈善活动的成功开展。同时,二者又有所不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涉及慈善捐赠,还包括产品质量,员工福利,保护环境等更广泛的内容;慈善捐赠的实施主体也不仅仅是企业,还可能是政府或者个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慈善捐赠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将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慈善捐赠,实际上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简单化的表现。3二、我国企业捐赠存在的问题当前,中国公益性基金会十分依赖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捐赠,所获得的 50%以上的捐赠来自境外。中华慈善总会在最近 8 年中,筹集的善款 13亿左右,内地捐款只占 30%,在这 30%中,企业、个人所占的比

9、例并不高。年捐赠超过 100 万元的上市公司,只占上市公司的很小部分,甚至有数百家上市公司公益捐款数为零。据有关数据统计, “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已超过 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企业不超过 10 万家” 【2】(P21) 。可见,我国企业的慈善公益理念尚未形成 ,企业家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1、在理念上:社会价值观分化和“企业公民”观念缺失。目前我国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消极、负面的东西在社会占了一席之地 ,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缺少应有的规范,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冲动使许多企业的行为产生极大的盲目性而失控。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价值观是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哲学的定位,并从

10、本质上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方向。我国企业不仅在行业、规模上存在着差异,在文化上也存在着不同。面对艰难发展中的价值选择,许多企业选择了逆时代的商业价值观。另之,企业捐赠是企业的社会投资,是企业与社会积极互动、互利的一种行为。 “企业公民”理论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与非盈利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企业捐赠可以成为自主、自觉的社会道德行为,并且将企业捐赠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开发策略相结合,形成了可持续的制度化的运作机制。在欧美等国家,企业社会投资已经成为国家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解决社会贫困、社会分化等许多社会问题的手段和策略。 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对“企业公民 ”理念

11、的认知程度不深, “企业的慈善参与理念更多的是带有民族情感的价值成分,虽然它更加注重人类的社会需求和精神层面的平衡,但却由于缺少与工具理性有效结合的文化支撑而显得零散和随意” 【3】(P98) 。2、在实践上: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企业参与慈善事业是市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企业和社会进一步发展必然相结合的产物。我国目前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实践和水平还比较低,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是紧密相关的。由于受我国原有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办社会”文化的影响,国内企业把企业承担社会功能看做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是国家“从一个口袋里拿东西方到另一个口4袋里去”而已,他们视参与慈善捐赠是简单的“还国家的债”和“为政府

12、承办社会事业” ,还没形成把慈善捐赠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开发策略相结合的互利型现代企业捐赠模式。另有一些企业对于慈善捐赠只是单纯的理解为“企业在做好事” ,而没有长久的战略规划作指导。从国内外企业捐赠的理念和行为比较看,彰显出中国企业的许多缺陷:在捐赠决策驱动上:国外企业内部驱动占主导,国内企业外部驱动占主导;在捐赠结构上:国外企业策略性强,国内企业实用性强;在捐赠效果上:国外企业重视管理和评估,国内企业管理不足、评价普遍偏低 【4】 。有资料统计,跨国公司基于企业经营策略考虑实施的慈善捐赠属于“内部驱动力”型,其中 87.5的企业选择“教育科研” 、 “技术开发”等方面作为主要捐赠方向;国内

13、企业大多属于“外部驱动力”型,即企业的捐赠意愿强度往往与政府官员的动员与劝捐强度相关,其中 84的企业选择“扶贫救济式” 、 “突发事件式”的短期行为,缺乏有效整合慈善捐赠与企业品牌营销的长期战略规划。3、在税收上:我国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尽管为公益捐赠做出了贡献,但也存在许多微观问题。其一,扣除限额不统一。一方面,企业捐赠中,内外资企业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涉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较之内资企业宽松得多,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内资企业。在企业捐赠的扣除额度上,我国税法规定外资企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均可全额扣除,而内资企业基本的扣除比例是年应纳税所得额的 3%,10%的扣除比例和全额扣除只限

14、于法律法规列明的项目。另一方面,现行税收政策规定的内资企业捐赠税前扣除比例有 3%、10%和全额扣除三种标准。对于企业向同样具有社会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程度相差不大的各种社会团体、基金会和事业单位的捐赠,实行三种优惠悬殊的扣除标准,有失税收公平,不利于普遍性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其二,扣除标准普遍偏低。我国税法规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的额度明显低于其他国家。美国 1969 年税法对于公司捐赠的免税比例为 11%;我国台湾地区所得税法规定,对于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捐赠,营利事业所得税每年最高抵税额度为所得总额的 10%。我国企业捐赠普遍适用的比例是 3%,10%和全额抵扣的捐赠项目非

15、常有限,这大大限制了社会力量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其三,年度结转扣除的规定不合理。在企业捐赠的过程中,有的年度向社会提供了较5多的捐赠,如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年度、社会举办较多公益活动的年度等,而有的年度企业却无力向社会捐赠或捐赠较少。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规定,企业捐赠超过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的,不准向以后年度结转扣除,不符合国际税收惯例,不利于企业逐年消化一次性较多捐赠的状况。4、在制度上:我国还没有形成有利于企业捐赠发展的、相对成熟的外部环境。就宏观层面而言,制度方面的缺陷严重制约了企业募捐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第一,我国公益机构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对慈善组织的引导缺乏,而且其数量十分有限

16、,远没有形成市场化的竞争局面,因此,捐赠渠道的不畅,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慈善行为。第二,国家对公益机构的法规和制度管理乏力。我国对捐赠行为专门的法律规定是 1999 年 9 月 1 日起才开始实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 。然而,该法由于涵盖面较小,可操作性不强,对规范捐赠为和受赠行为所起的实际作用并不大。第三,我国公益机构自身的管理与运作方面存在缺陷与不足,如未能开发足够的捐赠对象和项目,捐赠人可选择的范围过小;工作人员队伍不专业,工作效率不高,专业化能力不强;运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不高,捐赠款项的使用情况往往不甚明了,捐赠者不知道是否有效地满足了自己的捐赠愿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严重挫伤了了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三、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慈善捐赠,是现代企业的理性选择正如上所述,企业参与慈善捐赠事业是由企业的经济属性决定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未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企业捐赠作为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缓解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可以补充宏观税收转移支付的不足、也可以直接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