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word格式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5746348 上传时间:2017-12-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word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word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word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word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word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word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word格式(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工程名称: 设计编号: 建设单位: 1、工程概况总建筑面积为 13 万 m2,其中地下室约 3 万 m2;地上建筑约 10 万 m2。主楼地面以上总高为 98 米,共 25、28 层,裙楼 1 至 3 层,商业大楼 7 层。地下室一层,局部二层。 工程0.000 为室内地面标高,相当于地质报告中绝对高程 24.500 米。2、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2.1 主要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设部 2003 年 4 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 2002 年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建

2、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 年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 局部修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 JGJ14020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104:9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钢筋混凝土承台结构设计规程 CECS88:9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JGJ138-200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

3、-200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年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及 2002 年局部修订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14-200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17742199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60200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篇 2003 年版安徽省地方标准安徽省异形柱框架轻质结构(抗震)设

4、计规程 DB34/222-2001GBF 薄壁空心管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屋)盖板技术规程DBJ/T34-204-2004国家标准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修正版)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筏形基础)04G10132.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由 地质工程勘察院 提供。2.3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由 省工程地震研究院 提供。2.4 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偏复杂,存在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断层裂隙水,水位随降雨量大小而波动,基坑底抗浮水位埋深取建筑室外地面设计标高的最低点,约13.8m。本场地部分地段地下

5、水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2.5 气候条件3本地区为夏热冬冷地区。2.6 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本场地地面东高,西低。原地面标高为18.30m12.97m。本场地地质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人工挖孔灌注桩(kPa) 预应力管桩(kPa)桩端阻力特征值 qpa桩端阻力特征值 qpa时代与成因地层代号 地基土名称层顶埋深(m)层厚(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入土15入土15桩周侧阻力特征值 qsia 入土16入土16桩周侧阻力特征值qsiaQml 1 人工填土层 04.1 0.34.1 1102-1 含砂粘土 0.67.2 0.66.6 1

6、10 10 112-2 淤泥质土 5.58.2 0.64.6 55 8 102-3 粉细砂 2.29.2 0.82.2 120 18 23Qal2-4 含粘性土中砂 2.59.6 0.74.0 150 29 37Qdl 3 俄粉质粘土 0.89.0 0.85.3 190 28 354-1 可塑状残积土 2.220.5 113.5 190 28 1000 1400 33Qel4-2 硬塑状残积土 6.931.7 120.8 250 33 2000 2800 405-1 全风化岩 127.0 13.9 500 50 3000 3500 705-2-1 强风化岩 831.7 110.7 700 90

7、0 1000 60 4000 4500 805-2-2 强-中岩 23.541 0.722 1000 1200 1600 110 5000 7000 150中风化变质砂岩 1000 3600 2005-3中风化岩0.58.11300 4500 350微风化变质砂岩 1500 5000 4005-4微风化岩1.312.5 5000 8000 700Pzl碎裂岩 1100 1800 150t 糜棱化角砾岩 700 1200 603、设计等级及控制指标3.1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3.2 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

8、系数 。1.043.3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基础安全等级为一级。3.4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震作用计算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抗震措施采用的设防烈度为 7 度。3.5 本场地土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3.6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及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本建筑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 0.08,反应谱特征周期 Tg=0.39 秒,阻尼比为 0.05。 3.7 本工程地下室的防

9、水等级:地下车库为二级,设备房及商场为一级。地下室外壁及底板混凝土抗渗等级为 0.8Mpa,地下水池混凝土抗渗等级 0.6Mpa。3.8 人防抗力等级:常规武器 6 级、核武器 6 级。3.9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3.10 本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等级均为三级,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与水、土直接接触的构件和露天环境构件允许裂缝宽度为 0.2mm,室内环境构件允许裂缝宽度为0.3mm。3.11 建筑物多遇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h 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的规定执行,即:框架结构 /h1/550,框架剪

10、力墙、框架一核心筒、板柱一剪力墙结构 /h1/800;筒中筒、剪力墙结构、框支层 /h 1/1000。3.12 结构的抗扭刚度应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 4.3.5 条要求,即:第一扭转周期 Tt/第一平动周期 T10.90竖向构件最大水平位移 max/竖向构件平均水平位移 1.4;竖向构件最大层间位移max/竖向构件平均层间位移1.4。3.13 基础埋深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12.1.7 条的要求,即: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可取房屋高度的 1/15;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要求及基础底面不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4)的前提

11、下,基础埋深可以适当减小。当地基可能产生滑移时,应采取有效的抗滑5移措施。3.14 混凝土构件环境类别:与水、土直接接触的构件,露天构件(如地下室底板、侧壁、室外顶板;水池;屋面等) ,环境类别为二(a)类,室内构件为一类。4、结构体系及布置原则4.1 结构体系及抗震等级本工程裙房为框架结构,高层塔楼为框支剪力墙结构。高层塔楼局部在第四层进行转换,仅部分墙肢在第六层进行转换。根据 JGJ3-2002 第 4.8.2 条及 10.2.5 条的规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高层塔楼转换以上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四层以下的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商场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它裙房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

12、级。地下室与上部主体相连的-1 层结构,其抗震等级同首层结构;地下室其余部分的抗震等级为三级。4.2 后浇带为满足建筑需要,本工程地下室不设永久缝。后浇带间距约 40m,带宽 800mm。地下室侧壁后浇带与底板、楼板及顶板贯通,在地下室后浇带之间加设一道临时后浇带。后浇带与临时后浇带之间的距离约 2030m。当地上建筑平面长度超过 55m 时,设置后浇带,以减小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D 区总长 106m, 中部设置后浇增强带一道。4.3 防震缝本工程地上结构由二十八层的住宅塔楼及商业楼等裙房组成,分为八个抗震单元:分别设 70、100、140 宽防震缝。4.4 竖向结构布置原则 应满足建筑专业

13、的使用要求。 墙柱双向均应有梁拉结,避免仅单向有梁拉结的单向墙柱出现;如无法避免,应对单向墙柱进行出平面方向的复核计算(详 JGJ3-2002 附录 D) 。 适当加强外周边墙、柱、梁,特别是角部墙柱的截面刚度,以增大结构抗扭刚度。 剪力墙、异形柱尽量布置为 L 型、T 型,避免一字墙;一字墙应尽可能调整成柱子并按柱输入计算;当无法避免一字墙存在时,适当加厚一字墙墙厚。 竖向结构布置尽量均匀,要求达到两个方向的刚度接近;两个方向的墙柱距6离尽量均匀;避免刚度很大的墙(筒)周边出现短梁。 上下层墙柱应尽量对正,连续贯通。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满足 JGJ32002 第 4.3

14、及 4.4 条要求。 传力直接、可靠,受力明确,避免迂回曲折传力。4.5 楼盖结构布置原则 地下室地下室底板采用大板结构,除框梁外,一般不设次梁。地下一层及顶板均采用井字梁结构,81008100 柱网,采用 33 网格,板块为27002700。地下室底板周边均伸出地下室轮廓线 10002000,以平衡部分水浮力。 住宅塔楼均采用主次梁结构,板块跨度控制在 25004500。当隔墙厚与梁宽相同时,梁中应对正墙中;当隔墙宽小于梁宽时,梁应一边与墙面平齐。 裙房均采用井字梁结构,尽量采用 33 网格,板块跨度控制在 25003500。4.6 结构特点及加强措施本工程住宅塔楼在第 5 层局部转换,框支

15、框架、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应加强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总高为 98 米 A 级高度建筑结构,为满足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减小柱截面,减轻自重,部分楼层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在 5 层以下,中部框架柱横向多层无拉结,该框架柱需加强刚度和延性。4.7 结构平面加强部位本工程住宅塔楼的结构转换层板厚均取 h=180mm;转换层的上、下楼层,结构加强层的上、下楼层以及所有屋面,板厚均取 h=150mm。以上楼板,均加强配筋,配置双层双向钢筋网。4.8 基础形式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建筑场地岩层分布不均, D 区位置,强风化混合岩层埋藏较浅,适合采用浅基础,采用天然地基扩孔墩式基础,持力层为强风化混合岩。其余裙房,采用独立柱基,以第粘土层作为持力层;主楼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7以中风化混合岩作持力层。5、荷载取值5.1 风荷载本工程基本风压值高层塔楼按 100 年重现期的风压值计算,基本风压 wO=0.40kN/ m2;多层裙房按 50 年重现期的风压值计算,基本风压 wO=0.35kN/ m2。本工程地面粗糙类别为 C 类。风荷载体型系数 s1.4。计算风振系数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