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B3数字编码器毕业设计论文(含程序、仿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573231 上传时间:2017-07-25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DB3数字编码器毕业设计论文(含程序、仿真)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HDB3数字编码器毕业设计论文(含程序、仿真)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HDB3数字编码器毕业设计论文(含程序、仿真)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HDB3数字编码器毕业设计论文(含程序、仿真)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HDB3数字编码器毕业设计论文(含程序、仿真)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DB3数字编码器毕业设计论文(含程序、仿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DB3数字编码器毕业设计论文(含程序、仿真)(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设计总说明 .IIntroduction .III1 绪论 .11.1 引言 .11.2 课题研究背景 .1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1.5 论文组织 .22 EDA 概述 .32.1 VHDL 硬件描述语言 .32.1.1 VHDL 语言的发展 .32.1.2 VHDL 硬件描述语言的特点 .32.2 Altera 公司 Quartus介绍 .42.2.1 Quartus简介 .42.2.2 Quartus软件的设计流程 .42.2.3 Quartus软件的使用 .53 编码技术 .123.1 通信系统 .123.2 编码 .123.2.1 信源编码 .

2、123.2.2 信道编码 .123.3. 选择码型和常用码型 .133.3.1 选择码型的考虑 .133.3.2 常用码型及其特点 .133.4 HDB3 码简介 .143.4.1 HDB3 码编码规则 .154 基带信号的编码建模与设计 .164.1 HDB3 编码器的 VHDL 建模与程序设计(1) .164.1.1 HDB3 的 VHDL 建模思想 .164.1.2 基于 VHDL 硬件描述语言的建模及程序设计 .164.1.3 编码器模块的总程序 .244.1.4 编码器模块的时序仿真 .284.2 HDB3 编码器的 VHDL 建模与程序设计(2) .294.2.1 设计模型 .29

3、4.2.2 HDB3 编码整体模块的总程序及波形仿真 .375 数字复接技术及其建模与设计 .445.1 引言 .445.2 数字复接原理 .445.2.1 数字复接的基本概念 .445.2.2 数字复接的方法及方式 .455.3 同步复接器的 VHDL 建模和设计 .495.3.1 以四路同步复接器为例的原理框图模型 .495.3.2 四路同步复接器的 VHDL 建模 .515.4 同步复接器的 VHDL 总程序 .635.4.1 四路同步复接器系统的模块链接程序 .636 HDB3 编码器的硬件测试 .676.1 产品简介 .676.1.1 应用范围及特点 .676.1.2 系统结构及规格

4、 .676.2 硬件说明 .686.2.1 输入单元 .686.2.2 输出单元 .706.2.3 编程硬件驱动安装 .716.3 配置文件下载 .726.3.1 打开编辑器窗口和配置文件 .726.3.2 设置编程器 .726.3.3 使用 JTAG 下载口 .737 结 论 .75参考文献 .76致谢 .77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IHDB3 数字编码器的设计设计总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电子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结合使得集成电路的设计出现了两个分支。一个是传统的更高集成度的集成电路的进一步研究;另一个是利用高层次VHDL/Veril

5、og HDL等硬件描述语言对新型器件CPLD/FPGA进行专门设计,使之成为专用集成电路。EDA 技术以 EDA 软件工具为开发环境,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 ,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为实验载体,实现源代码编程和仿真功能。VHDL 作为一种标准化的硬件描述语言主要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和接口。与其它的 HDL 相比,VHDL具有更强的行为描述能力,从而决定了它成为系统设计领域最佳的硬件描述语言。就目前流行的 EDA 工具和 VHDL 综合器而言,将基于抽象行为描述风格的 VHDL 程序综合为具体的 FPGA 和 CPLD 等目标器件的网表文件己不成问题。VHDL 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合

6、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设计方式,将为设计者的产品上市带来创纪录的速度。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随着VHDL等设计语言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长期以来,人类进行信息交互的基本方式不外乎语言、文字和图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三大信息网:电话、电视、和因特网在数字通信的平台上融为一体的趋势日益加速。一方面是通信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何更加有效、更加可靠、更加安全的传输信息,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数字通信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数字处理的灵活性使得数字传输系统中传输的数字信息既可以来自计算机,电传机等数据终端的各种数字代码,也可以是来自模拟信

7、号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脉冲编码(PCM )信号等。在原理上,数字信息可以直接用数字代码序列表示和传输,但是在实际的传输中,视系统的要求和信道的情况,一般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编码,并且选用一组取值有限的离散波形表示,这些取值离散的波形可以是数字带通信号,也可以是数字基带信号。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是数字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数字通信中,一般由信源发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含有丰富的低频分量,甚至直流分量,这些信号往往不宜HDB3 数字编码器的设计II直接用于传输,易产生码间干扰进而直接影响传输的可靠性,为了使基带信号能适合在基带信道中传输,通常需要经过基带信号变换。而为了用更短的代码表达同样多的信息,人们提出了压缩代码长度地方法,并发明了多种压缩方法和实施方案,统称为信源编码。为了及时发现并纠正信息传输中出现的错误,人们采用了各种检错和纠错技术,由此发展起来了信道编码技术,它使通信更加可靠。在编码过程中,不同码型有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