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572511 上传时间:2017-07-25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 准备课第一课时: 数一数教学内容:p2-p5 数一数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二、 新课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2)小组学习:先让

2、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 个同学在踢球;有4 朵葵花;宣传栏上有 5 个大字;花坛里有 6 朵花;天空有 7 只鸟;楼边有 8 棵树;校园里有 9 个学生;10 个人等) 。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22 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师: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3扩展训练:(1)关于方位的认识:提

3、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2)动脑动手:1. 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2、练习 2 第一、二题三、 小结: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四、课外观察作业 、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准备 5 个圆形、5 个三角形、5 个正方形。教学反思:3第二课时:比多少教学内容

4、:p6-p7、练习一 14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 、 “多些” 、 “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 5 个圆形、5 个三角形、5 个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从 1 数到 10二、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三、新课(一)同样多1、看图说话:教师贴出 4 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 4 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

5、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 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2、手比一比:在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 3 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 ,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4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说说摆的方法。5、找一找:在 p6、p7 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二)多些、少些:1、教师贴出 4 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 3 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问

6、: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 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书:多些、少些)2、教师在黑板上贴 2 个和 3 个。提问:怎样比较和谁多谁少?(同桌同学商量。 )指名说。3、找一找:在 p6、p7 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4、学生动手操作:第一行摆 3 个,在下面摆, 要比多 1 个。第一行摆 4 个,在下面摆, 要比少 2 个。 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 2 个圆,应该怎么办?三、练习1、p11、12 练习一 14 题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

7、,什么东西是少些的?四、小结:教学反思:5第二单元 位置课题一 上、下、前、后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 页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笔、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2、揭示课题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8、习上、下。 (板书课题:上、下)二、探究新知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2)出示主题图课件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3、看书第 1 页,完成书上的填空。指名口答订正。三、活动1、拍手游戏(1) 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2) 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2、小组活动小组长发

9、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3、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教学反思:7课题二 左、右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0 页内容、做一做第 1 题,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二者相比的相对性。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课件等;学生:学习用品。教学过程:

10、一、导入:我们平时走路靠那边走?由此引出左右。二、学习新知: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 ,3、左右的相对性。(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2)提出要求: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8 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

11、现了什么?(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4)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三、练习:1、第 10 页做一做第 2 题。你的前面是( ) ,后面是( ) ,左边是( ) ,右边是( )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 ) ,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 。2、完成练习二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9第三单元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一课时:15 的认识教学内容:1416;练习二第 1、2、3、4 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会用 15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 15 的数序,能认、读、写 15 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

12、的习惯3、 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的基数意义和写法。难点是的写法。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15 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 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板书)二、教学 15 的认识:、 (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13、(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投影“”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根小棒,摆在数字10“”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 (投影“”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 (“” 、 “” 、 “”类同)、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各数表示?三、教学数序、 (计数器上拨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 (计数器上再拨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 (、类同)、齐读、的后面是几?得前面是几?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四、教学书写、 (屏幕显示的数字卡片)请同

14、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教学、的写法。(1)动画展示“” 、 “”笔顺。(2)请同 3 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4)在书上描写。、教学的写法。 (同上)、教学、的写法。 (同上)五、练习练习三 1、2、3、4教学反思:11第二课时:比多少教学内容:P17P18;练习三 5、6、7、8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学会比较大小,使学生认识 , =号。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大小的一般方法。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具、学具准备: 椅子若干张、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

15、10 组(每组四个人) 、学生的全家福照片(没有的可自己画一张)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一说:指名读一读前面学的 5 个数字,说说我们教室里能用数字表示的事物。2、动一动:听老师说数字,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个图形,并在草稿本上写出你用几根棒摆的?3、写一写: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写数字。二、过渡: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但能说出这些数字,而且还能把它们写出来,有的小朋友还写得很好看!三、新授:(一)比多少:1、动一动:小朋友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动手贴一贴,把三角形纸片贴在圆形纸片上,把纸片都贴完。 (教师有意给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数量不同) 122、说一说:小组汇报情况,说说通过动手贴纸片,你发现了什么?或在这过程中有什么想法?3、比一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如圆形纸片(5 个)比三角形多(4 个) ,所以 5 大 4 小, (今天我们就来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比大小)4、看图,和同桌或小组里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想想他们在说些什么呢?从图直接看出数字, 说说哪种水果多,哪种最少。 教师伺机板书5、认一认:同时让学生认识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