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全套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572364 上传时间:2017-07-25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15.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全套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全套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全套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全套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全套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全套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全套资料(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1 章 测量的初步知识节 随 堂 例 解1. 长度的测量、误差例题 1-1-1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 铅笔心的直径约0.01_;(2) 物理课本的面积约0.05_;(3) 一枝粉笔的体积约8_.解析与答案要正确地填写单位,关键是对相关单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把这些单位与周围熟悉的物体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答案:(1) dm (2) m2 (3) cm3例题 1-1-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解析与答案从图中可知,最小刻度值是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1大格表示1cm, 1小格表示0.1cm,物体左端与刻度尺的3.00cm对齐,右端与5.30cm

2、 对齐,则物体长度应为 5.30cm-3.00cm2.30cm,0为估读值(注:靠近单位的值是估读值,与估读值相邻的值所对应的单位是最小刻度).答案:1mm,2.30cm.例题 1-1-3某同学测得黑板长分别为 3.758m、3.758m、3.759m,则黑板长应取值 _m.解析与答案由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可得:L .321LL 3.7583m3.758m.3759.8.75.由于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cm,cm 下一位的数值是估计出来的,所以黑板长的平均值应为3.758m.注:平均值的位数与测量值的位数应该相同.答案:3.758m.例题 1-1-4一位粗心的同学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忘

3、记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记录的数据填写上适当的单位.(1) 教室的门的高度是23.5_.(2) 某同学的身高是165_.(3) 一张卡片的厚度是0.24_.3 4 5 6 7cm 初 二 部 分2解析与答案要先想实际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将相应的长度与长度的单位进行比较. 一般教室的门高2m 3m,合20dm30dm,故(1)题应填dm;同学的身高应为1.65m,合165cm;一张卡片的厚度不足1mm ,应填mm.答案:dm cm mm 2. 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例题 1-2-1给你一个 2 分硬币和一把刻度尺,还有纸和笔. 不许测出硬币的直径,你怎样测出图所示曲线 ABC 的长度?写出实验步骤.解

4、析与答案此题为特殊测量. 不允许测硬币的直径,是因为若测硬币的直径再计算周长,产生的误差较大. 此题测量的方法如下:(1) 用笔在硬币上做一标记“1”.(2) 将标记 “1”对准A 点,沿曲线ABC 滚动硬币,滚动到C 点时记下滚动的圈数n并在硬币上做一标记“2”.(3) 在纸上用刻度尺画一条直线,以硬币的标记 “1”为起点,沿直线滚动硬币n圈,记录下标记“2”的位置.(4) 用刻度尺量出直线上硬币的起点和终点间的长度即为曲线ABC的长度.例题 1-2-2有下列器材:刻度尺、铅笔、细铜丝,怎样测得细铜丝的直径?解析与答案由于被测量值(铜丝直径)很小,而测量工具精确度不够,可将同类待测物体集中,

5、测出总长度后,再求每个单一物体的长度. 如图所示的方法化少为多. 答案: (1) 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若干圈n;(2) 用刻度尺量出n圈的总长度 L(mm);(3) 计算铜丝直径d (mm).n章 综 合 例 解例题 1-1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下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解析与答案A图刻度尺的零刻线没有与桌面重合,因此测出的数据是错误的. 而C、D两图中的刻度尺所测的弦长都不能保证是圆柱体的直径,因此也是错误的.答案:B.A B C 3例题 1-2人们在研究星球之间的距离时,常用光年作长度单位,表示光在一年之内所走过的路程,约为1016m,而人们研究分子间的距

6、离、分子的直径时又常用纳米作长度单位,1nm 等于10 -9m,那么1光年约合多少纳米呢?解析与答案因为1光年10 16m,而1m10 9nm,因此1光年约为10 25nm.例题 1-3测量操场100m跑道的长度时,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合适的是 ( ).A. 1mm B. 1cm C. 1dm D. 1m解析与答案有同学认为,任何测量都是越精确越好,所以选A. 在测量长度时,要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选用适当测量工具,本题选最小刻度是1dm或1m,测量的结果不够精确误差较大,若选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又没有必要,只有选用最小刻度是cm的刻度尺测量最合适 .答案:B.例题 1-4一个正方体,它的

7、边长的真实值为10.00cm,测量结果每个边的长度为 10.05cm,问:(1) 每边长的误差是多少?(2) 它的面积的误差是多少?(3) 它的体积的误差是多少?解析与答案有同学错误地认为,边长的误差求出后,面积的误差就是这个边长的误差的平方,而体积的误差就是这个边长误差的立方. 而事实是:(1) 每个边长误差10.05cm10.00cm0.05cm ;(2) 面积误差(10.05cm) 2(10.00cm) 21cm 2;(3) 体积误差(10.05cm) 3(10.00cm) 315cm 3.例题 1-5在冬天用钢卷尺测量长度时,可能引起测量结果( ).A. 偏小 B. 不变 C. 偏大

8、D. 无法确定解析与答案常有同学认为,钢尺在冬天会因为温度降低而冷缩,尺子变短,因此测量值偏小,选A. 事实却是钢尺因冷缩而变短,从而使最小刻度间的距离减小,造成读取的数值偏大.答案:C.例题 1-6一位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了写单位,请你替他填补上;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是2.4_.(吉林省)解析与答案这道题考查的是,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物理知识的联系.答案:mm.例题 1-7测量长度时常用的工具是_;测量结果是由_和_组成. (西安市)解析与答案这道题考查长度的测量工具及记录结果,是重点知识.答案:刻度尺,数值,单位.4第 2 章 简单的运动节 随 堂 例 解1.机械运动例题 2-

9、1-1一辆自行车在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人行道上向东步行,如果以自行车作为参照物,则( ).A.人向东运动 B.人向西运动 C.人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解析与答案人 、 车 都 向 东 运 动 , 这 是 以 路 边 的 固 定 物 为 参 照 物 来 判 断 的 , 本 题 中 以 自 行 车 为 参 照 物 , 人 相 对 于 自行 车 来 说 越 来 越 远 , 因 此 , 人 相 对 于 自 行 车 是 向 西 运 动 .答案:B.例题 2-1-2“太阳东升西落”是以_为参照物.解析与答案日常用语中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本题也不例外.2. 速度和平均速度例题 2-2-1在纵贯南北的水

10、平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都在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们的速度分别是 甲 18 m/s, 乙 54 km/h ,如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方向是向_的,速度大小是_m/s.解析与答案物 体 运 动 快 慢 是 相 对 于 参 照 物 的 位 置 变 化 快 慢 而 言 的 . 乙 车 以 地 面 上 固 定 物 为 参 照 物 , 速 度 为 54 km/h15 m/s,而相对于甲车的速度 乙甲 甲地 乙地 3 m/s,乙与甲同向且乙相对于甲越来越远,因此,乙向南运动.答案:向南,3.例题 2-2-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 10m/s_km/h (2) 72km/h_m/s解析与答案(1)

11、解法一 10m/s 36km/hh360/1km解法二 10 3.6km/h36km/h(2) 同理:72km/h72 m/s 20m/s.例题 2-2-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是( ).A. 32 B. 53 C. 85 D. 9105解析与答案 , 乙甲s乙乙 甲甲 tv乙甲 乙甲t乙甲v乙甲s甲乙t5643109答案:D3.实验:测平均速度例题 2-3-1甲车在5 min内通过900 m,乙车在 5 s内通过15 m,比较甲、乙两车运动得快慢( ).A. 甲车运动快 B. 乙车运动快C. 两车运动快慢相同 D.

12、 无法判断解析与答案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比较速度大小,而要比两车速度大小,要首先统一单位. 甲 m/s36059甲 甲 tS 乙 /s1乙 乙t答案:C.例题 2-3-2有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匀速相向运动,经过2 min,它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4.2 km,如果两车各以原来的速度同向行驶,经过1 min ,其距离增大了300 m,问: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大?解析与答案两车相向运动,它们的路程之和即为二者缩短的距离,同向运动时,路程之差为增大的距离. 设两车速各为 1、 2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解: 相向时 1t1+ 2 t14200. 同向时 1t2 2 t2300. 由得35 1+ 2 .由得5 1

13、2 .解得 120 m/s, 2 15 m/s.答:两车速度分别为20 m/s,15 m/s.例题-3-3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2 m/s,如果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 m/s,那么,在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与答案这道题是求平均速度问题,应先求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解:设全程为s,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 1,后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 2,全程平均速度为 .则 2121S解得 2 m/s51答:汽车在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15 m/s.6例题 2-3-4如图(a) 、(b)分别表示运动员游泳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a)表明:_;图(b)表明:_.(a) (b)解

14、析与答案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 (一)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的长短;(二)比较运动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 (a) 图表明: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b) 图表明:通过相等的路程,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4.路程和时间的计算例题 2-4-12001年11月3日,在世界游泳大奖赛上海站的比赛中,我国选手罗雪娟在女子短池50m蛙泳比赛中以30秒56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荣获冠军,假如她以30s的成绩游完全程,则她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解析与答案已知:s50m,t30s.求:v解:v v 1.67m/stss30m5答:她的平均速度约是1.67m/s.章 综

15、 合 例 解例题 2-1一人骑摩托车以54km/h的速度追赶在他前面500m远处正以10m/s 的速度沿公路前进的自行车,求摩托车需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自行车? 追上时摩托车距出发点多远?解析与答案分析:这一追及问题具有等时性. 即摩托车追及时间和前面自行车行走时间相等(t 1t 2).解题关键:画简图、标条件、列方程解法一 已知:v 154km/h15m/s,s500m,v 210m/s.求:(1) t? (2) s1?解: ttstv 21115m/s 500m+10m/stt100s.s1v 1t115m/s s1500m.0 v1 54km/h15m/s v210m/s500m BA CS1、 t1 S2、 t27答:摩托车追上自行车需100s.追上时摩托车距出发点1500m.解法二 分析:追及问题的另一种理解方法是用速度差完成路程差.已知: s500m,vv 1-v215m/s -10m/s5m/s.求:(1)t?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