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5682721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应急预案,发生原因,1、药物原因:(1)、使用药物质量不合格、剂量过大、浓度过高等。(2)、药物配伍不当,致液体中的微粒数增加,尤其是加入中草药注射液和粉针剂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3)、在搬运、储存、使用过程中玻璃瓶因碰撞后可出现小裂纹或瓶口松动,照成微生物污染。2、输液器具原因: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消毒灭菌质量不合格,有致热源存在。3、操作因素:(1)输液操作前不注意洗手或洗手后用不洁毛巾擦手;(2)配药间及输液间空气洁净度不符合要求;(3)碘酊、乙醇浓度过低,消毒剂不合格以及细菌对消毒剂的抗药性等;(4)输液速

2、度过快,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或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4、患者因素:(1)疾病:有炎症、发热性疾病或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等患者,反应率较高;(2)年龄:老年患者、幼儿免疫功能不健全,对细菌内毒素敏感性增强;(3)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值。,发生原因,5、气候因素:(1)夏季气温炎热,药液易被微生物污染;(2)天气寒冷时输入较冷液体刺激血管,引起血管壁痉挛等也易引起输液反应。,临床特点,(1)发热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严重时高热达40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等全身症状。(2)循环负荷过重:患者突然感到胸闷、气促、

3、咳嗽、咳泡沫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呼吸困难、两肺出现湿性啰音等急性肺水肿的症状体征,常见于大量输液、输液速度过快的患者。(3)过敏性休克:通常在注药后数秒钟方法,亦有在数分钟至半小时后或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发生。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难、发绀、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甚至昏迷等,临床特点,(4)血清样反应:通常于用药7-10小时(速发型1-48小时)发生。其症状有发热、关节疼痛、荨麻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短暂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和喉头水肿。(5)沿输液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应急预案,

4、见附表,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及液体,迅速评估:根据患者的既往过敏史、主诉、临床表现及查体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是否输液反应及反应的轻重程度。应注意患者有无急性肺水肿、过敏性休克等表现。并逐个排查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尽快明确病因。,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意识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立即报告值班或经管医生,遵医嘱迅速、准确给以抗过敏、镇静、抗休克等相应治疗。,如实告知并安抚患者及家属,以取得患方的理解消除其恐惧、不安心理,继续积极配合治疗,详细记录输液反应发生的经过、处理方法和效果,材料存档,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药剂科、感染控制科、护理部,检查液体外观有无浑浊、异物,保留撤下的液体及管道送检验科做检验,认真交接班;班次之间应按交接班的要求,认真交接输液反应患者的病情及注意事项,达到后续安全治疗的目的。,输液反应的预防1、告知输液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若有怕冷、发热等不适时,及时告知护士。2、输入多种药液时,应严格药物配伍禁忌和药液的先后顺序。 3、严格控制滴速,特别是对老、弱、幼儿患者,严密观察输液过程,发 现异常及时处理。 4、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