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_习题库+答案23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677965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6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力学_习题库+答案2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筑力学_习题库+答案2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筑力学_习题库+答案2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筑力学_习题库+答案2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筑力学_习题库+答案2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_习题库+答案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_习题库+答案2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一、填空题 1. 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_刚体_。2.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_机械作用_。这种作用会使物体产生两种力学效果分别是_外效果_和_内效果_。3. 力的三要素是_力的大小_、_力的方向_、_力的作用点_。4.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对物体而言、该物体的_外_效果成立。5. 一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_汇交于一点 。6. 使物体产生运动或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称_荷载(主动力)_。7.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和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向_相反 。8. 柔体的约束反力是通过_接触_点,其方向沿着柔体_中心_线的拉力。9.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

2、分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_自行封闭 。10.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_合力_。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_矢量和_。11.11力垂直于某轴、力在该轴上投影为_零_。12.X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_X_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_为零。13.力偶对作用平面内任意点之矩都等于_力偶矩_。14.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_为零_。15.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的大小用_力偶矩_表示。16.力可以在同一刚体内平移,但需附加一个_力偶_。力偶矩等于_原力对新作用点之矩。17.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点简化结果有四种情况,分别是_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_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_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_、_主矢和主矩

3、都为零。18.答案: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主矢和主矩都为零19.力偶的三要素是_力偶矩的大小、_力偶的转向_、_力偶的作用面_。20.平面一般力系的三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条件是_ A、B、C 三点不共线_。21.摩擦角的正切值等于_静摩擦系数_。22.摩擦角是当静摩擦力下达到_最大值_时,全反力与支承面的_法_线的夹角。23.最大静摩擦力与两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_无关_。与两物体间的_法向压力_成正比。24.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是_拉(压)变形_、_剪切变形_ 、 _扭转变形、 25._弯曲变形_。26.材料力学对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_均匀连续假设_和_各向同

4、性假设_。27.由于外力作用,构件的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作用称为 内力 。28.内力在一点处的集度值称为_应力_。29.轴向拉压时与轴线相重合的内力称_轴力_。30.轴向拉压时正应力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是_等截面直杆_和_外力作用线与轴线重合或内力只有轴力_。31.轴向拉(压)时,用虎克定律求变形时,应用条件是_ 或杆内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_和_在 l长度内 E、A、N 均为常数_。32.答案: 或杆内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在 l长度内 E、A、N 均为常数33.低碳钢拉伸试验中的应力应变图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_弹性阶段_ 、_屈服阶段_、_强化阶段_、_颈缩阶段_。34.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各种物理性质

5、的数据称材料的_力学性能_。35.对其它塑性材料,卸载后试件残留的塑性应变达到 0.2时, 对应的应力值作为材36.料的_名义屈服_ 极限。37.通常规定铸铁在产生 0.1的应变时,所对应的应力范围作为_弹性_的范围。38.铸铁压缩破坏面与轴线大致成_45_角,说明铸铁的_抗剪_强度39.低于抗压强度。40.塑性材料以_屈服_极限作为极限应力,脆性材料以_强度_极限41.作为极限应力。42.单位长度上的纵向变形称_纵向线应变_。43.强度条件有三方面的力学计算分别是_强度校核_、_设计截面_ 、_确定许用荷载_。44.由于杆件外形的突然变化而引起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称_应力集中。45.图形对

6、所有平行轴的惯性矩中,图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_最小_。46.对直径为 d的圆形截面,它的惯性半径为_ i= d/4_。47.以弯曲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_梁_。48.梁的内力正负号规定弯矩使梁_下拉上压_为正。49.主应力按代数值排列为_123_。50.在应力单元体中,若某一截面上的剪应力为零,则该截面称_主平_面。51.结构计算简图选取的两大原则是(1)_ 真实性:计算简图尽可反映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_(2)_ 实用性:计算简图尽可能使力学计算简化_52.荷载按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_恒载_和_活载_。53.平面内一个点有_2_个自由度,平面内一刚片有_3_个自由度:一个连接三根杆件的复铰,可使

7、系统减少_4_个自由度;一个连接几个刚片的复铰,可使体系减少_2(n-1)_个自由度54.一根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而一个单铰相当于_2_个约束,一个_单刚结点_或_固定端支座_相当于三个约束。55.平面内两个刚片用三根链杆组成几何不变体系,这三根链杆必须是_不全平行_、_不全交于一点_。56.在忽略材料应变的前提下,几何形状和位置是不会改变的体系称_几何不变体系_。57.在忽略材料应变的前提下,几何形状和位置是可以改变的体系称_几何可变体系_。58.确定物体的运动所需的独立几个参数的个数称_自由度。59.静定结构可分为_梁_、 _刚架_、 _桁架_和 _三铰拱_四大类60.梁和刚架的主要内力是

8、_弯矩 M _;桁架的主要内力是_轴力 N _61.桁架计算简图选取的基本假设是_光滑铰节点_ 、_直杆_ 、_节点荷载_。62.刚结点的两大特征是(1)_夹角相等_;(2)_能承受并传递弯矩_63.一次截取一个结点为研究对象,来计算杆件内力的方法称_结点法_。64.在一定荷载下,拱每一截面弯矩_等于零_时的拱轴线,称合理拱轴线。65.力在其它原因引起的位移上所做的功称_虚功_。66.在变形过程中,某截面所转过角度,称为该截面的_角位移_。67.位移符号“ip”中的两个下标 i、p,其中下标 i的含义是_产生位移的位置_;下标 p表示_引起位移的原因_68.当求得的位移 ip 为负植时,说明了

9、_实际位移与虚拟力方向相反_。69.图(a)、(b)、(c)中共标出了 9个位移 i,其中有 3对位移的数值相等,试根据位移互等定理,写出这 3对位移70.1. 答案:2=9 3=6 5=72. 结构的反力和内力完全可以由静力平衡方程加于确定结构称为_静定结构_。3. 超静定结构_结构的反力或内力不能全部由静力平衡条件来确定,约束有多余_。4. 超静定结构与静定结构相比,其不同之处是:(1)_计算方法_;(2)_有多余约束_5. 一个封闭框具有_3_次超静定1. 超静定次数等于_多余约束的个数_个数77、位移法以_结点转角_和_结点独立线位移_作为基本未知量,位移法方程是根据_静力平衡_条件而

10、建立的2. 74、力矩分配法是建立在_位移法_基础之上的一种_渐进_法;力矩分配法适用于计算_连续梁_和_无侧移刚架_的内力。3. 77、通常规定:杆端弯矩以_顺时针转_为正;固端弯矩 MAB以_顺时针转_为正 4. 78、转动刚度_反映了杆端抵抗转动变形的能力_5. 79、杆端转动刚度与结点总转动刚度之比称为_分配系数_。6. 80、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称为_传递系数_。7. 81、单跨超静定梁在荷载单独作用下引起的杆端弯矩称为_固端弯矩_。二、做图题1、画出梁 ABC的受力图。答案: 3、画梁 AB的受力图。答案: 4、画出构件 ABC的受力图。(用三力汇交定理)答案: 5、画出 AB梁

11、的受力图。 答案 6、用三力汇交定理画图示刚架整体的受力图。答案: 7、画出图示指定物体 ABC的受力图。答案: 8、作 AB梁的剪力和弯矩图。答案:9、作 ABC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答案: 10、作 ABC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答案: 11、作 ABC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答案: 12、作图示 AB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答案: 13、作图示梁的 Q图和 M图。答案:14、作图示梁的 Q图和 M图。答案:15、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弯矩图、剪力图。16、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弯矩图、剪力图。17、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弯矩图、剪力图。18、试按梁支座 B、C 截面与 BC跨中央截面弯矩绝对值相等的条件,确定 E

12、、F两铰的位置 x。19、绘制图示静定平面刚架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20、绘制图示静定平面刚架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21、绘制图示静定平面刚架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22、绘制图示静定平面刚架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23、绘制图示静定平面刚架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24、绘制图示静定平面刚架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25、绘制图示静定平面刚架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26、绘制图示静定平面刚架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27、根据已经给出的弯矩图,求作剪力图和荷载图。28、根据已经给出的弯矩图,求作剪力图和荷载图。1、 固定端约束通常有( C )个约束反力。(A)一 (B)二 (C

13、)三 (D)四2、下图中刚架中 CB 段正确的受力图应为( D ) 。(A)图 A (B)图 B (C)图 C (D)图 D3、 关于力对点之矩的说法, ( A )是错误的。(A)力对点之矩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与力的方向无关(B)力对点之矩不会因为力矢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C)力的数值为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均为零(D)互相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4、 下面哪个条件不是应用图乘法的先决条件?( D )(A)抗弯刚度为常数。(B)直杆。(C)单位荷载弯矩图或实际荷载弯矩图至少有一为直线图形。(D)最大挠度为常数。5、 图示体系有( B )个多余约束。(A)零(B)一(C)

14、二(D)三6、下列哪种措施不能提高梁的弯曲刚度?( D )(A)增大梁的抗弯刚度(B)减小梁的跨度(C)增加支承 (D)将分布荷载改为几个集中荷载二、计算与作图题(共 70 分)1、已知 q =1kN/m,P =3kN,求刚架支座 A 和 B 的约束反力。 (16 分)2、 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F Qmax|和|M max|。 (16 分) 3、 求下图所示简支梁在力 P 作用下右支座处的转角(18 分)4、用力法作下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EI=常数。 (20 分)qPA B2m3m4mq=4kN/mA BC2m2mPl/2 l/2A BEI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C 2、D 3、A 4、D 5、B 6、Dq2EIEIC BAaa2、 (16 分)解:(1)求支座反力,由 = 0AMFB4-q23= 0得:F A=2 kN() (4 分)(2)求出弯矩控制点:MC =FA2=22=4 kNm求出剪力为零的位置:q x= FB, x= FB/q =6/4 =1.5 m弯矩极值:Mmax= FB1.5-q1.51.5/2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