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产业结构发展及其环境响应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676477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西走廊产业结构发展及其环境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西走廊产业结构发展及其环境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西走廊产业结构发展及其环境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西走廊产业结构发展及其环境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西走廊产业结构发展及其环境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西走廊产业结构发展及其环境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西走廊产业结构发展及其环境响应(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邮箱: 姓名:闫玉凤 河西走廊产业结构发展及其环境响应【摘要】: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覆盖面广、结构复杂、调整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以可持续发展论、系统论、比较优势论、生态学、经济学、产业组织学等一系列理论作为调整的理论基础。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论、系统论、比较优势论、生态学、经济学、产业组织学等一系列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了种植业结构特征分析、优化模型建立、案例应用为一体的研究方法,而种植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因此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同样适用于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引言1 选题背景随着我国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的迅速提高和短缺局面的基本结束,国内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也

2、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已从以往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资源、市场双重约束。农产品供求关系已从数量型矛盾转向结构型矛盾。在此背景下,农业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联程度更加密切。农业无论在供给目标、增长方式或是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问题。我国已加入 WTO,需要逐步消减农产品进口关税;增加市场准入,扩大市场开放度,提高贸易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程度。这意味着我国农业必须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的原则参加国际竞争,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农业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随着中国农业发展越来越深地卷入国际化大潮,使得农产品结构和地区布局越发突出。甘肃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我

3、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战略长廊,承载着联通西部、建设西部、发展西部和维护西部的重大任务,是支撑和保障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资源、能源、原材料输送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内地联通新疆和西亚的交通主干道。然而近现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无计划地开垦荒地,超载放牧,乱砍滥挖,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挤占生态用水、超采地下水、大水漫灌等) ,尤其是过垦、过牧及河流上、中游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超越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能力(生态阈值) i,降低了流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使稳定性很差的荒漠生态系统更加失衡,造成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解体,导致土地沙漠化及沙尘暴频发,水资源危机,植被

4、破坏,绿洲退化,草原“三化” ( 退化、沙化、盐碱化) ,土壤次生盐渍化 ii。重重生态问题的不断暴露,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农业生产继续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 研究进展国内学者对于种植业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理论、种植业调整的影响因素,以及优化效益等方面的研究。其中理论研究是主要围绕以下以下 5 个方面展开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指导思想,它是必须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产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进行调整(唐志发、梅方权 iii, ) ;种植业结构调整要推进专业化和规模

5、化生产,建立基地,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牟锦毅 iv,王为农 v, ) 。陈印军 vi等分析了我国种植业结构的现状,指出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种植结构单一、区域结构相似、区域结构调整趋同、区域调整与资源环境存在冲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构调整对策。比较优势理论,其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应用广泛,很多学者都认为应当利用区域资源条件优势,发挥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而政府不能以简单的行政命令来推行结构调整(唐华俊 vii、王洋、齐晓宁 viii, ) 。明辉、张文秀 ix(2002)在研究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时指出,比较优势理论为农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就某一时点说,结构调

6、整应依据比较优势,就长远来说,一国应不断增强和形成比较优势,并将其同国家农业竞争力的增强联系起来。非均衡理论,罗秀娟 x(2002)主张用非均衡理论指导农业结构调整,文中指出,非均衡理论要求在研究和制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必须注重在区域、领域上突出重点,让投资、政策、措施等围绕开发这一核心内容重点倾斜,避免到处撒胡椒面 ,齐头并进。另外,俞东平 xi( 1999)对中国南方粮食结构优化的研究,唐华俊 xii(2002)从食物平衡角度对中国的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也都是从这些角度考虑的。区域经济学理论,郑小六、李英杰 xiii(2003)研究了农业结构调整中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运用问题,他们从区

7、域产业布局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中城市的作用及布局理论的应用三方面来论述,指出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该积极学习区域经济学的知识,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规划,使各地区农业发展适应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经济效益。生态学理论,陈颖、邹超亚 xiv(2002)从生态适应性、结构决定功能、生态平衡与可持续理论、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理论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学理论依据。优化原则理论,吴富宁 xv等认为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要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兼顾。刘冬梅 xvi指出,促进粮棉油生产区域化目标应调整

8、传统农业发展目标,支持农业从追求产量的增长向追求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方向转变。程智强 xvii等认为种植业各项目标的确立,应考虑达到目标的边际成本和与之相关的资源的边际效益是否与国民经济形势发展相适应。杨礼胜 xviii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证明了农业技术创新可以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牟锦毅认为,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要防止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趋向,不轻视粮油等大宗农产品,实现种植业结构的协调化调整。早期对于种植业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强调自然条件因素和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xix(陆大壮,杨国胜)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自然因素的限制作用在减弱,而技术进步的作用则在增强(雷海章,卫新、胡豹

9、xxxxi) ,对农业布局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还有土地利用效益(谭荣 xxii、曲福田) 、区域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等(吴群 xxiii,罗其友等) 。吴富宁 xxiv则认为市场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大,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要求将日益迫切、周期将越来越短。在近十多年我国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尽管非农收入比重呈现增长趋势,但经营农业收入依然占相当大的比重 xxv(董晓霞,2008) 。尽管种植业生产发展受到若干自然条件因素的严重限制,种植业生产发展面临若干风险 xxvi(西爱琴等,2006;钱贵霞、中本和夫 xxvii,2008) ,但种植业收入仍是目前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和最稳定的组成部分 xxviii(李

10、明山、许伦泉,2001) 。而农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有助于农户收入的增长(杨雍哲 xxix,2000 )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钟甫宁 xxx,2000)。因此,国内学者也开始对种植业结构演变及调整效益开展了系列研究。叶兴庆 xxxi(1999)对农业结构演变的动因、趋势、特征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一些学者采用因素分解法测算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种植业产值的贡献(钟甫宁、朱晶 xxxii,杨礼胜 xxxiii,钟甫宁 xxxiv、朱晶)的测算结果表明,过去年结构整对我国种植业的贡献率在以上,结构调整对整个农业经济的增长可能超过。杨礼胜、周宏 xxxv的测算

11、结果表明,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六五”时期种植业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七五”和“八五”时期的效果不明显,到“九五”时期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恢复了, “十五”时期的种植业结构贡献很微弱。周宏测算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不同类别农作物增长因素的贡献。陈印军 xxxvi等分析了我国农业区域格局与区域结构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包括粮棉油、糖烟、果蔬在内的多种农产品集中生产区都发生了转移,种植业结构中粮食作物明显下降,经济作物明显上升。唐志发、梅方权分析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对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结构调整,黄淮海平原区粮食作物基本稳定,经济作物逐步增加,各农作物基本上布局在了适宜地区和

12、季节,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壤肥力有提高。董晓霞调查了环北京地区农民收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种植业结构调整显著影响农户家庭种植业收入,但对农民总收入没有显著影响,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户的农作物选择也有重要影响。王为农认为,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了明显的产业效应,如区域格局加速形成、先进技术加快推广、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产业化经营持续推进。霍丽娅 xxxvii调查了成都市龙泉骚区转龙村的种植业发展情况,该地区通过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以水果生产为主的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由上述介绍可见,对种植结构调整的研究角度很广,主要有食物发展、食物平衡、生产者经营行为、结构演化、结构优化等。研究方法

13、也较为丰富,因不同的研究目的而异。主要有趋势分析法、农户调查法、区域案例或作物品种案例研究法、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种植结构法以及目标规划法。2.3 小结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问题属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二和第三层次,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形成了大量文献资料,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自然资源条件对种植业生产发展的影响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伴随着种植业区域布局研究的始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强,这在后期的大量文献中得到了充分反映。种植业生产发展逐渐由追求产量效率的单一目标过渡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重目标。种植业区域

14、布局研究的范围既有全国种植业生产布局的战略性研究,又不乏省级范围实证研究,还有县级种植业区域布局问题。研究中广泛采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紧密联系区域格局变化,定量研究中,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线性规划等与目标规划、系数、灰色理论等方法的应用己经相当成熟。纵观目前我国关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研究,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研究纵深,鲜有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人文三大因素及其变化对各地和全国种植结构及演化的综合影响的。比较优势是决定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对比较优势随时间和地域变化的研究较少,实证研究具有局部性和短期性的特点,对当前情况适用,无法把握种植结构变化规

15、律。种植业区域布局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需要根据农业发展的新变化重新进行调整和完善,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研究区概况( 肃州 甘州 民勤)1.1 自然地理状况河西走廊处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边缘,介于 3717-4248N, 921210348E 之间(图 1) ,是一个宽 20120 km 不等、长近 1000 km 的呈西北-南东走向的狭长地带,总面积 27. 53104km2。走廊东段、中段、北山山地及阿拉善高原的南部边缘的温带干旱荒漠中,分布着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嘉峪关等众多的绿洲,是走廊山地-荒漠- 绿洲生态系统山地荒漠基质上的斑块,分属石羊河、黑河

16、、疏勒河内陆河流域。河西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海洋暖湿气流不易到达,具有大陆性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综合影响的特点,成雨机会不多,干旱少雨和蒸发强烈。年平均气温为 5-10,日照时间长达 3 000-4 000 h/a,年太阳总辐射量为 1204 186.8 J/cm2 至 1504 186.8 J/cm2,明显高于同纬度的东北、华北地区。内陆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39.2 mm,且降水分布由东到西、自南而北逐渐减少,个别地区在 50 mm 以下。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 448.4mm。河西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多,质量较好(见表 2-2) 。全区现有耕地 89.72104hm2,约占甘肃省总耕地面积的 18%,农业人口人均耕地 0.244 hm2,平地多,坡地少,大于 6度的坡耕地仅占 20.62%;水地多,旱地少,水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74.53%;耕地肥力状况较好,粮食单产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本区还有数量可观的耕地后备资源,近期可行开发的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