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参考)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674476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检测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检测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检测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检测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参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中药有限公司文件主题 检验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 编号 XXX起草者/日期: 复核者/日期: QA 审核/日期: 修订号/版次 0/XX质量负责人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页码 1 OF 7起草:质量管理部 分发:XXX 分发号1. 目的:指导检验结果出现超出标准 (Out of specification,简称 OOS,下同)时的正确调查,找出产生 OOS 的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并对产品的质量做出公正的判定。2. 范围:适用于公司 QC 实验室发现的不合格结果的分析调查和处理。3. 责任:质量管理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具体职责如下:3.1 Q

2、C 分析人员的职责3.1.1 获取准确的分析结果,对引起不合格结果的,应如实记录,及时控制样品、溶液至调查结束。3.1.2 出现 OOS 结果,及时报告,并协同 QC 负责人进行结果准确性的调查和完成相关的调查报告。3.1.3 如果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譬如样品溶液泼洒或样品混合物没有全部转移等,分析人员应立即记录所发生的情况,终止继续操作。3.2 QC 负责人的职责3.2.1QC 负责人对 OOS 结果进行确认,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客观及时的评估,以确定结果是否归因于实验室差错,还是反映了生产过程的问题。及时的评估,包括对原先使用的分析溶液、分析仪器和玻璃器皿的复验,从而对实验室差错的推测提供更多的

3、可信度。评估包括下列步骤:(1)与分析人员讨论分析方法,确定分析人员的理解、正确过程的执行。(2) 检查分析所得原始数据,包括所得图谱、计算过程、溶液和检验用的材料等,确定有无异常或可疑数据。(3)确定仪器的性能和使用记录。(4)检查标准品、试剂、溶剂和其它用到的溶液,应满足检测要求。(5)记录存档所进行评估的证据。3.2.2 如果不合格结果确定为化验室差错,应组织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确定差错的来源,并采取改正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3.2.3 决定是否进行实验室调查,如需调查,则要组织、参与调查过程,审核实验室调查报告。3.3 QA 职责3.3.1 对实验室 OOS 的初步调查报告进行审核,参与

4、实验室的扩大调查。3.3.2 对重新取样进行审批,并复核重新取样过程。3.4 质量负责人职责:审批不合格结果的全面调查报告。4. 内容与程序:4.1 术语:4.1.1 不合格 (Out of Specification,OOS) 结果:包括所有超出标准或法定方法规定的可接受限度的所有可疑的结果。4.1.2 原样:用于化验室检测的同一样品(制备的原始测定溶液所用的样品或第一次所取样品的相同部分)4.1.3 重新化验:指用原始样品的制备溶液(如可用)进行的再测定。4.1.4 原样复验:指对第一次所取的有效样品的一部分按规定方法重新进行的化验分析。4.1.5 重新取样:指对已出现不合格结果的样品,按

5、规定的取样规程,从同一批号样品中重新另取的第二组样品,供另外增加的化验使用,或复验用的样品不足时需重新取样测定。4.1.6 控制样品:已知检测值的样品或已放行的样品留样。如:前一批测定的样品。XXXX 中药有限公司文件主题 检验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 编号 XXX起草者/日期: 复核者/日期: QA 审核/日期: 修订号/版次 0/XX质量负责人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页码 2 OF 7起草:质量管理部 分发:XXX 分发号4.1.7 实验室差错:因仪器故障和实验室操作相关的差错(如标识错误、计算、称量、稀释等)而产生的差错。4.1.8 实验室调查:由分析员、QC 负责人等,按照

6、书面的规定确定是否是实验室差错原因导致OOS 结果的过程。4.2 原则4.2.1 如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分析人员应立即停止实验,此时属于实验室差错,继续实验是无效的。直到 QC 负责人的同意,方可重新开始实验。4.2.2 出现检验结果超标时不可无条件地进行复检以得到合格结果。以复检所得合格结果替代初始不合格结果时,必须做出书面的合理的说明。4.2.3 所有超标的结果均需进行调查。调查应及时、认真负责,调查记录及报告应按文件管理要求归档。4.2.4 调查期限:发现不合格结果后要求在 15 天之内完成调查,并填好各规定的表格;根据情况需要可延长到 30 天完成上述工作。4.2.5 如果查明超标原

7、因并将某批次做报废处理时,则应查明该超标原因是否危及其它批或其它产品,并做出相应的处理。4.2.6 一旦出现检验结果超标,QC 检测人员或 QC 负责人必须马上填写 R-XX-1OOS 通知单通知 QA,以便于 QA 提前了解原因或通知客户。4.3 调查步骤4.3.1 初步调查4.3.1.1 进厂原料、中间体、最终产品、稳定性试验样品、工艺验证和清洗验证的样品一旦出现OOS,分析人员应报告原始实验结果并使所有样品稀释液、标准溶液及所使用的仪器等均保持原态。4.3.1.2 出现 OOS 时,分析人员应立即将实验条件、实验结果上报 QC 负责人,并通知 QA,领取相应的 OOS 调查表,一个批号(

8、不论有多个 OOS 项目)确定一个 OOS 受控号,( 但每一个项目均需) 按 OOS 程序处理。在原始化验记录中应记录 OOS 的受控号,以便跟踪。OOS 受控号的编号方法:OOS-四位年份+三位流水号,如编号为 OOS-2013001 的 OOS 报告,表示公司 2013 年的第 1 个 OOS。4.3.1.3 按 R-XXXX-2检验结果超标(OOS )初步调查报告进行调查,参加人员包括分析人员、该组主管或组长(视情况而定) ,调查过程记录在 R-XXXX-4检验结果超标(OOS)调查记录表中。初步调查不超过 3 个工作日内完成。4.3.1.4 初步调查主要调查实验室是否存在偏差,内容包

9、括:方法/规程;原始数据、计算;仪器的性能,校验和系统适用性;标准品、供试品制备等。4.3.1.5 初步调查要记录产品的名称、批号、不合格项目等,初步调查原因分析,是否涉及其它批号的产品、检验者姓名、日期。4.3.1.6 如属实验室差错造成的,且仅是因为图谱处理时积分方法错误或计算结果时计算错误,则保留原始结果并注明测定结果无效,重新使用正确的积分方式积分,重新按公式进行计算以得出结果,不必进行原样复验;除此之外,需进行原样复验,并做好复验记录 R-XXXX-5OOS 复测检测原始记录 。(1) 原样复验通用要求A. 原样复验的目的是调查仪器的故障或确定可能的样品处理的完整性与合理性。B. 在

10、复验前,如有必要,可用原始样品的制备溶液进行重新化验(Reanalysis)。若该样品溶XXXX 中药有限公司文件主题 检验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 编号 XXX起草者/日期: 复核者/日期: QA 审核/日期: 修订号/版次 0/XX质量负责人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页码 3 OF 7起草:质量管理部 分发:XXX 分发号液是要求现配现进样的,则可不必进行重新化验。C. 复验可根据化验员的工作经验、化验的物料(是成品还是原材料) 、化验的难易程度,由QC 负责人决定复验人员,复验人员至少比第一个分析员有经验和有资格。复验要重新配制标准溶液、样品溶液、流动相等,用原方法重新测定,原

11、则上复验一次即可。不可复验直至取得满意结果。D. 复验由一位分析员用原样分别称取 2 份进行检测,2 份检测的平均值作为该批样品的结果。同时保留原不合格结果的记录,在原始记录上由调查人员清楚注明“该结果无效” ,并签名和记录日期。原样复验的要求是:决不允许将一份合格,另一份不合格的数据进行平均。(2) 原样复验的结果 有下列情况:A. 若原样复验 2 份检测结果均不合格(OOS 结果得以证实) ,则判该批不合格,以首次检测结果开具不合格报告单。B. 若原样复验 2 份结果均合格,则首次检测的不合格结果应该是操作人员引起的,以 2 份复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批的检测结果,开具合格报告单。C. 若一

12、位分析员的复验结果,只要有 1 份结果不合格,考虑到如果检测结果是在标准限度的边缘,存在放行的风险,则判该批不合格,并以首次检测结果开具不合格报告单。4.3.1.7 如果“原样复验”样品不足,在原始记录中注明“样品不足” ,并索要或“重新取样” 。 4.3.1.8 若不合格原因明显,如外观、性状、黑点等异物造成的物料;或结果远超出指标的情况(检测结果超过指标的 200%,如要求小于 0.1%,若检测结果超过 0.1%*200%=0.2%,则认为远超出指标) ,又非实验室差错造成,则不需要进行原样复验,直接作不合格处理,但需要详细解释原因。 4.3.1.9 对于进厂物料(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接收

13、检验,在 QC 最初调查结束后,若检验结果被证实并非由于实验室错误所致,QC 则将该批物料判定不合格,并按 SOP-XXX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3.1.10 初步调查结束后,完成 R-XXXX-2检验结果超标初步调查报告和 R-XXXX-4检验结果超标调查记录表 ,参照 4.3.2.3 要求提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必要时附上调查过程的说明或其它相关附件。4.3.1.11 如果调查结果是:原因已查出并判定为合格品的;QC 将初步调查产生的记录连同合格报告单一起交 QA 主管或经理审核,QA 主管或经理审核报告无误后,同意放行该批物料或产品的,OOS 调查到此结束;如果对审核报告有疑义的,

14、QA 主管或经理需提出意见后交还 QC 进行处理。4.3.1.12 如果调查结果是:原因已查出并判定为不合格品的;QC 将初步调查产生的记录连同不合格报告单一起交 QA 主管或经理审核,QA 主管或经理审核并提出意见后,按 SOP-W0301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4.3.1.13 如果调查结果是:OOS 原因未查出;QC 将初步调查产生记录交 QA 主管或经理审核,QA 主管或经理审核并提出意见后,按 4.3.2 要求进行实验室全面调查。4.3.2 全面调查4.3.2.1 实验室扩大调查4.3.2.1.1QC 负责人与 QA 一起按照实验室六大因素调查评估清单逐一排查:仪器设备、方法/规程、

15、标准品/标准溶液、取样/ 样品制备、环境(T、RH) 、历史追踪等影响因素,并将排查结果记录在 R-XXXX-3检测结果超标扩大调查报告中。XXXX 中药有限公司文件主题 检验结果超标(OOS)调查和处理管理规程 编号 XXX起草者/日期: 复核者/日期: QA 审核/日期: 修订号/版次 0/XX质量负责人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页码 4 OF 7起草:质量管理部 分发:XXX 分发号4.3.2.1.2 若各项条件均符合要求,则不需进行控制样品测定或重新取样测定;若排查时,发现其中一项不符合要求或有疑义,则需进行控制样品测定或重新取样的测定,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检测结果超标扩大调查报告中。4.

16、3.2.1.3 控制样品分析(已放行的合格留样分析):用已放行的同一品种的近期内的留样样品进行分析,并与放行化验报告结果比较。控制样品分析后有下列两种情况:A. 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放行时测定结果均符合标准时,说明 OOS 不是操作系统或仪器原因引起的。这时也有二种处理方式:a. 原样复验不合格,并经过对控制样品的重新测定证明操作系统没问题,也不怀疑样品没有代表性,则按不合格品处理。b. 原样复验合格,则开具合格报告单。B. 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放行时测定结果不一致时(此种情况应该很少出现) ,说明 OOS是操作系统或仪器原因引起的。此时必须要换人和换仪器(若可能的话)进一步调查,包括原样和控制样复验。原样不足时可重新取样。这时也有二种处理方式:a. 找出原因,控制样、原样复验合格,则开具合格报告单。b. 控制样复验合格,同时原样还是不合格,则否决该批。4.3.2.1.4 重新取样分析:重新取样必须要考虑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必须采用原取样方法进行;取样的数量可以与原样相同也可以考虑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