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资本主义的安兰德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670784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捍卫资本主义的安兰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捍卫资本主义的安兰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捍卫资本主义的安兰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捍卫资本主义的安兰德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捍卫资本主义的安兰德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捍卫资本主义的安兰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捍卫资本主义的安兰德(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捍卫资本主义的安兰德今年 4 月 15 日,影片Atlas Shrugged三部曲的首部在美国上映,熟悉美国的人都知道这天是民众的报税截止日。不过,如今报税日已经变成了“抗税日”。两年前的这一天,美国各地爆发大规模的政治集会,数百万自称为“茶党”的示威者上街游行,他们要求国会缩减开支,降低税收。在示威队伍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标语牌,多数写着“税重了”,“不要大政府”,“不要救助”,“不要举债”,“大政府害死小生意”等直接的政治诉求。不过,还有一类抗议的牌子比较有特色,上面写着“Atlas Shrugs”,“Atlas Will Shrug”,“Ayn Rand Was Right .Re

2、ad Atlas Shrugged”,“Read Atlas Shrugged before it happens.”Atlas Shrugged 不是一条政治诉求,而是一本书,是已故作家安兰德(Ayn Rand)女士的一部长篇小说,前面提到的影片就是根据小说改编的。Atlas Shrugged,翻译过来是“阿特拉斯神很无奈”(或阿特拉斯耸耸肩)。阿特拉斯神是希腊神话里的一位举着地球的大力士,兰德女士则把他比作创造者。阿特拉斯耸耸肩几乎是半个世纪前的作品了,而兰德女士在 1982 年就去世了,事隔多年,按中国人古话已经“人走茶凉”,但为什么如今还有这么多的美国人又想起她和这本书呢?而且是在经济

3、危机的紧要关头?到底他们试图向政府传达一个什么样的信息?难道安兰德对美国有特殊的警示作用吗?当然,安兰德不仅仅是位普通的作家。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兰德算得上是一位引导思想革命先知。她创立的客观主义哲学影响了千千万万的美国人,据说除圣经外,她的书是美国销量最高的。现在,我们就从头开始说她的故事吧。安兰德的过去1905 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户犹太人家中,兰德出生了,父母给她取名为“艾丽莎”。艾丽莎的父亲是药店老板,生意打理得不错,全家人过着幸福的中产阶级生活。艾丽莎天生智慧,在 7 岁的时候就开始撰写电影剧本和小说,9 岁时,她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艾丽莎擅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至于别人如何评价,父母

4、赞成与否,她全不在乎,她认为凡事判断应遵循自己的价值标准。1917 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18 年,为了躲避共产党,艾丽莎全家逃亡至克里米亚半岛,为了生存,他们开始了重操旧业。但不幸的是,1921 年红军攻下了克里米亚,布尔什维克政府没收并接管了父亲的药店。同年,艾丽莎高中毕业。随父亲回故乡,就读原圣彼得堡大学。自十月革命后,这所大学被苏联政府接管,改成了一所国立大学,后更名为列宁格勒大学。在俄国革命的内战期间,列宁格勒大学的教学活动受到苏联政府的干预,许多不满苏联的教职员工被控反革命或同情反革命罪而啷当入狱,“罪行”严重的,全家流放西伯利亚,甚至还有人被直接处死。布尔什维克政府整肃异己,

5、把私产充公的暴行,令艾丽莎厌恶。她收集了各种反苏的言论,连同自己的感受和遭遇一并写入日记。但随着政治清洗运动的加剧,艾丽莎担心自己的言行会牵连家人,不得不把日记给烧了,在大学里过着低调的生活。大学三年,艾丽莎除了主修历史专业之外,她还选了古典哲学的课程。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理性主义的认识论深深地影响了她,这为她后来小说情节和人物的塑造提供了哲学基础。艾丽莎酷爱戏剧和电影,大学毕业后便进国家电影艺术研究所研修“影剧创作”。大概是受父母无神论的影响,东正教笼罩下的俄国蒙昧主义气氛,以及沉闷的沙俄文化给艾丽莎的童年留下灰暗的阴影。而后来,苏共残暴和肃杀的政治铁幕,犹如挥之不去的梦魇,在她创伤的记忆中沉

6、淀。她说,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和夺权运动实质上是对个人主义的宣战。在艾丽莎眼中,苏俄是一个丑陋的,野蛮的,神秘主义的,被奴役的国家,她很清楚在这种环境下是没有创作自由,如果要生存就必须离开这里。在母亲的协助下,艾丽莎获得了赴美探亲的机会。经过漫长的旅行,她终于抵达了纽约港,一个全新的世界呈现在她的眼前,高耸入云的大楼栉比鳞次,七彩斑斓的霓虹灯彻夜通明,这一切令艾丽莎无比震撼。她在小说源泉里这样写道:“我会愿意放弃世界上最壮观的日落场景,只为目睹一眼纽约市的摩天大厦建筑群如果这里面临战争的威胁,我会将我自己抛身天际,以我的肉身保护这一切。”然而,更触动艾丽莎心灵的是,美国社会普遍信奉个体主义精神以及

7、崇尚自由的价值观。在这里有好莱坞电影,有自由的写作环境,没有至高无上的国家意志,没有言论的钳制,人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在一次演讲中,她激动地说,美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最高贵、和在最初的建国原则上唯一道德的国家。艾丽莎到美国的时候是 1926 年,当时她才 21 岁,而美国正处在资本主义全盛的“咆哮的二十年代”。当时保守派政府的减税和放松管制措施奏效,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投资者有了更多的利润,企业家勇于冒险,科学家敢于创新。许多发明都在那个年代出现:空调,冰箱,拉链,无线电,黏胶带,收音机;许多行业都在那个年代兴旺:汽车产业如日中天,电网电厂似雨后春笋,日用化工业全面

8、勃发,好莱坞电影欣欣向荣,华尔街金融业更是如火如荼。1920 年之后十年,美国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远远地把英国,德国甩在后面,更不用提苏俄了。美国的资本主义辉煌的成就,让兰德更坚定了决定留下来的信念。虽然那时候,她还不怎么会说英文,却立志成为一名好莱坞的剧作家。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安兰德。兰德在芝加哥短暂停留后,只身去了好莱坞。在好莱坞,她遇到导演德米勒(Cecil B. DeMille),成为影片万王之王的临时演员以及剧本审稿员。最幸运的是,她邂逅了弗兰克奥康纳(Frank OConnor),她的梦中情人。可惜好景不长,1928 年,“咆哮的二十年代”渐入了尾声,经济大萧条的阴影呈现。股灾,

9、企业倒闭,失业,等待救济的人潮接踵而至。德米勒关了片厂。兰德只能在外打零工,每天赚 30 多美分,日子过得很清贫,以前她还能往老家寄钱,现在家里反倒寄钱给她。尽管生活艰苦,但兰德还是坚持写作,她在日记中激励自己写道,“不要为自己多考虑,多考虑自己的作品,你并不存在,你只是台写作的机器,你没有资格自恋,因为你现在什么都不是。”1929 年,就在她签证期满的时候,弗兰克与她缔结连理。从此,兰德结束了在美国漂泊的日子。1931 年 3 月,兰德正式成为了美国公民。兰德的作品1929 年,兰德在一家戏服制造厂打工。为了能节省出写作时间,她甚至带一台打印机来上班。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她完成了两部剧本,一部

10、是红小卒,另一部是1 月 16 日之夜 ,前者卖给了环球电影公司,后者卖给了百老汇的剧院。之后,她开始了全职写作。她的第一部小说我们活着的人于 1934 年完成。我们活着的人是兰德最具自传风格的一部小说,主题是揭露共产主义统治下俄罗斯生活的野蛮。客观主义中心学者斯蒂芬考克斯(Stephen Cox)后来评论道:“我们活着的人出版期,正是苏联社会主义思想在政府高层最得势的时候。但它并没有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大萧条期,胡佛总统的大政府政策把经济越搞越糟。民众开始怀疑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是这场经济萧条的罪魁祸首。就在一片“挽救经济”的呼声中,罗斯福上台,开始了新政。事实上,罗斯福新政并不是在挽救资本主

11、义,恰恰相反,他是在按照社会主义或进步主义的主张进行改革。罗斯福实行凯恩斯主张的经济政策,加税,管制,举债开支,庞大的政府工程。经济并没有因此立即复苏,在新政实施后的五年,美国经济依然萧索,全国失业率也从来没有低过 14%,到 1939 年失业率更高达 20.7%。最让兰德困扰的是,在罗斯福的时代社会主义思潮泛滥。当时,主流学者以及罗斯福的智囊团都是亲苏派,教育学家约翰? 杜威发表苏俄印象记,他说“苏联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罗斯福的助手,简?亚当斯称“俄国革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实验”;斯图尔特则称苏联是一个“人人有工作的地方”;社会思想家贺拉斯卡伦称“这场革命唤醒了千百万

12、人”, 国家杂志的编辑维拉德说苏联,“此乃政府亘古未有的最伟大的事业,贪财好利这种动机突然就从个人那里消除了”,工会主席希尔曼说,“苏俄是一个伟大的经济重建地区”这些知识分子,有的曾经去苏联进行过短暂的访问,但有的根本就没有去过苏联!他们不象兰德在苏俄长大,经历过残酷的革命斗争,甚至为此背井离乡,还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财产被政府没收,看着自己的同胞惨遭迫害和屠杀,而束手无策。那是一个没有“个人”价值的恐怖世界,兰德做梦也想逃离的地狱。反集体主义的颂歌面对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左转,兰德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说话,她要向世人展示苏联集体主义制度的可怕和残酷。1934 年的我们活着的人以及 1938 年的颂歌

13、就是兰德基于自己在苏联的遭遇写成的。颂歌是一部短篇小说,小说虚构了乌托邦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服务国家而存在。小说里,受集体主义洗脑的主人公“平等 7-2521”开篇以“我们”自称,是社会的低级成员,甚至认为活着的是为了“实现我们的兄弟们的愿望。”当平等 7-2521 意外地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光能。为了让这项发明造福人类并让自己进入高级部门,平等 7-2521 闯进了世界文教部。但是,平等 7-2521 的发明不但没有得到世界文教部的公正评价,反而因为“低级”(扫街员)身份被质疑。世界文教部的人傲慢地说,“如果政府已指定你们就是扫街员,你们怎么敢认为你们有比扫大街更有用的价

14、值呢?”,“你们怎么敢独自一个人思考,而不是与大家一块儿思考呢?”无奈,平等 7-2521 只能带着这项发明落荒而逃。最后在未知林的书屋中,平等 7-2521 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和人生利己的目的。颂歌隐喻的是知识分子向往的苏联。兰德认为,在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个人将失去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受政府摆布,最终沦为他们的奴隶。在颂歌这部小说中,兰德哲学的理性利己主义已经基本呈现了出来。但是,当时并没有出版商愿意接受这种“反乌托邦”题材的作品,导致颂歌的初版只能在 1938年于英国发行。直到 1946 年兰德出名了,颂歌才得以回美国再版,结果好评如潮。1991 年美国权威的“现代文库”评选

15、的 20 世纪 100 部英文小说之“读者投票榜单”上,颂歌排名第二。弘扬个人主义的源泉另一部歌颂个人主义,讽刺集体主义的作品是兰德的长篇小说源泉。源泉于 1934 年发表,兰德整整花了 7年的时间才把它写完。这部小说讲了一个天才建筑师洛克(Howard Roark)与传统世俗社会对抗的故事。兰德说,她写源泉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读者推销她的政治哲学,而是希望塑造一个理想人物。小说开篇就嘲讽集体主义:才华横溢却桀骜不驯学生洛克只不过拒绝沿袭传统风格激怒了教授,而遭到建筑学院“投票”除名;而资质平庸但处事圆滑的学生彼得?吉丁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建筑业的“希望”之星。洛克离开学校后,仍然不肯向客户

16、庸俗的品味妥协,结果只能关了公司,在采石场打工来维持生计。而吉丁则是福星高照,不仅得到建筑业大佬,弗兰肯的垂青,还受到庸俗的媒体人托黑追捧,事业一帆风顺。小说不仅对比洛克和吉丁的遭遇,而且还突出了托黑与洛克之间的矛盾,托黑是集体主义的代表人物,经常以公众(人民)的名义攻击和诋毁个体主义英雄洛克。但,洛克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对托黑的攻击毫不在意。他甚至不在乎社会的看法,不愿意向舆论压力低头,即使是利他主义者所谓的“帮助穷人,扶持弱者”的呼吁。他始终坚持 “为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建筑理念而设计”,这样的信念。随着故事的进展,社会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现代派设计峰回路转,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而吉丁的“二手货”的设计,越来越没市场。每况日下的生意,令吉丁不得不接下了他根本没能力完成的“科特兰德”的安居工程,这是一个政府支持兴建的经济适用房工程。为了能顺利完成这个工程,无能的吉丁,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