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5645571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1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心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心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心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心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心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章心(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血液循环概述,一、定义: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按一定的方向周而复始地循环过程。二、血液循环系统的构成 心脏动力器官 血管管道,场所 体循环 肺循环三、血液循环的功能 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实现机体内分泌调节、维持内环境稳定、防卫功能,一、心的位置和外形,一、心的位置、外形和毗邻 位置:胸腔中纵隔内, 2/3在中线左侧,1/3在中线右侧,down,前: 胸骨体 26肋软骨 后:58胸椎 侧:胸膜腔和肺 上:大血管 下:膈,毗邻,心的体表投影左上点 左侧第二肋下缘,距胸骨左缘1.2CM右上点 右侧第三肋上缘,距胸骨右缘1

2、CM左下点 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1-2CM右下点 右侧第六胸肋关节处,心的体表投影 surface projection,右下点:右第六胸肋关节处。,左下点: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2cm,右上点:右第三肋软骨上缘,距胸骨缘1cm,左上点:左第二肋下缘,距胸骨左缘1.2cm,心尖(心尖搏动点) 心底 两面 胸肋面心内注射部位 膈面 下缘 三缘 左缘 右缘 冠状沟(房室沟) 四沟 前、后室间沟 后房间沟 房室交点,外形,二、心腔,(一)右心房 Right atrium RA,腔静脉窦、卵圆窝 上腔静脉口 入口 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 出口 右房室口,(二)右心室(Right ventri

3、cle RV),分 窦部、漏斗部 入口右房室口 三尖瓣复合体 腱索 乳头肌 三尖瓣 出口 肺动脉口 肺动脉瓣,(三)左心房 Left atrium LA,四个入口: 肺静脉口一个出口:左房室口,(四)左心室 Left ventricle LV,分 流入道、流出道 入口:左房室口 二尖瓣复合体出口: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心各腔出入口和主要结构,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入 口,出 口,主要结构,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右房室口,右房室口,肺动脉口,肺静脉口,左房室口,主动脉口,左房室口,界嵴,右心耳卵圆窝,界沟梳状肌,三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隔缘肉柱、室上嵴动脉圆锥,肺动脉瓣,左心耳

4、、梳状肌,二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主动脉前庭主动脉瓣、主动脉窦,三、心的构造,(一)心纤维性支架(二)心壁心 内膜、心肌、心外膜(三)心间隔 房间隔:卵圆窝是缺损部位。 肌部 室间隔 膜部 房室隔,四、心传导系 Conduction system of heart,窦房结:心的正常起搏点。房室结:位于Koch三角。房室束 左、右束支Purkinje纤维网,五、心血管系Cardiovascular system,心heart: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最勤劳。动脉artery:是导血离心的血管,富含氧气。静脉vein:是导血回心的血管,低氧。毛细血管(capillary):是连于动、静脉末 梢间的

5、细小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左心室 右心室 主动脉及其分支 肺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肺泡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血液循环的途径Routine of circulation,肺循环(小循环),体循环(大循环),冠状循环: 左右冠状动脉 心脏毛细血管网 心大、心中与心小静脉 冠状窦 右心房,体循环,一、体循环动脉配布规律(一)器官外A的分布规律: 对称性 躯干:分壁支、脏支 四肢:形成血管N束屈侧、深部 以最短距离分布 (二)器官内A的分布规律: 实质性器官:放射状 中空性器官:横行型、纵行型、放射状,全身血管概观图,二、主动脉的走行、分部、主要分支和血液供应

6、范围,起于左心室,向右前方上升,达右第2胸肋关节处弓形向左后方,胸主动脉至第4胸椎左侧下降穿膈肌成腹主动脉,止于第4腰椎下缘。分部:升主动脉:左、右冠状动脉 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壁支、脏支腹主动脉:壁支、脏支、终支,压力感受器:主A弓壁内BP化学感受器:主A弓下方CO2,(一)升主A脉(二)主A弓:,起止: 两个感受器,分支:三大支 1、头臂干(无名A): 2、左颈总A: 3、左锁骨下A:,头臂干分支: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起点:左:主A弓 右:头臂干分支:(1)颈内A (2)颈外A 甲状腺上A 舌A 面A 颞浅A 上颌A,压力感受器:颈A窦化学感

7、受器:颈A小球,:,锁骨下A :起点:左:主A弓 右:头臂干分支:椎A: 胸廓内A: 甲状颈干:行程:锁骨下A胸膜顶胸廓上口颈根部斜角肌间隙,听诊:肱二头肌腱内侧,肘窝上12cm切脉点:前臂掌面桡侧远端,锁骨下动脉及上肢的动脉血管,锁骨下A 腋A 肱A,(三)降主A胸主A:起止:T4下缘T12前方:膈(主A裂孔)分支:壁支:肋间A:9对 肋下A:1对脏支:食管支、气管支、心包支、,腹主A:起止:T12前方:膈(主A裂肌)L4分支:壁支:膈下A肾上腺上A腰A:4对脏支:成对:3对肾上腺中A: 肾A: (男)睾丸A (女)卵巢A:,胃左A:肝总A:脾 A :,肝 固 有 A :胃十二指肠A:,不成

8、对:3支 腹腔干: 腹腔干,肠系膜上A: a、胰十二指肠下A b、空肠A、回肠A c、回结肠A d、右结肠A e、中结肠A,肠系膜下A a、左结肠A b、乙状结肠A c、直肠上A,肠系膜上、下动脉,(四)髂总A起:L4止:骶髂关节1、髂内A:(1)壁支 闭孔A: 臀上、下A:(2)脏支:脐A膀胱上A膀胱下A(女)子宫A: (男)输精管A直肠下A:阴部内A:,2、髂外A髂总A髂外A股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足底动脉,三、体循环的静脉,静脉概述,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始于毛细血管,止于心房。静脉的数量比动脉多,管径较粗,管腔较大,比动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在标本上,静脉管壁塌陷,管腔内含

9、有瘀血。体循环静脉的特点。,体循环的静脉与动脉相比,形态与结构上的特点有:,1 分浅、深两类:浅静脉位于皮下,称皮下静脉,一般无动脉伴行。深静脉位置较深,往往有动脉伴行。2 静脉与静脉之间的吻合较动脉丰富 浅静脉-浅静脉 (形成网或弓) 深静脉-深静脉 (形成丛) 浅静脉-深静脉,静脉丛,深浅静脉的吻合,3. 体循环的静脉有静脉瓣 静脉瓣(venous valve)呈半月形,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液逆流。数目多少与血液受重力的影响有关。4. 静脉管壁薄而弹性较小,管腔较大。5. 有一些特殊的静脉,如,静脉血回流的因素:1. 静脉瓣的开放与关闭;2. 心舒张时心室吸引心房和大静脉的血液;3. 吸气时胸

10、膜腔的负压加大;4. 动脉搏动、脏器运动、体位改变。,静 脉,全身静脉包括两大部分:一、肺循环的静脉二、体循环的静脉,一、肺循环静脉:,肺静脉(pulmanary veins):无静脉瓣,左右各两条,起自肺门,注入左心房。肺静脉内含动脉血。,二、体循环静脉:, 心静脉系(略) 上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系,(二)上腔静脉系上腔静脉系是由上腔静脉及其属支构成,收集头颈、上肢、胸部的静脉血。,上腔静脉 superior vena cava 及位置头臂静脉 brachiocephalic vein 及合成静脉角:指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1. 头颈部的静脉,(1)颈内静脉(inter

11、nal jugular vein)及属支:属支:颅内支(在神经系统中讲述) 颅外支 面静脉(facial vein)面静脉起于内眦静脉,伴面动脉向下外行走,在舌骨高度注入颈内静脉 。下颌后静脉(retromandibular vein)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在腮腺内合成,分成两支注入面静脉及颈外静脉。,面静脉的特点:与颅内的海绵窦有两条途径交通;没有静脉瓣。,危险三角:指鼻根与两侧口角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区感染不应用力挤压,以免引起颅感染。,(2)颈外静脉颈部最大的浅静脉,下颌后静脉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注入锁骨下静脉。(3)颈前静脉浅静脉,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4)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在第一肋的外侧缘续于上肢的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部称静脉角(venous angle),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锁骨下静脉的属支有 腋静脉 颈外静脉 胸廓内静脉,2. 上肢的静脉,上肢的静脉包括深、浅静脉两种。(1)上肢的深静脉:上肢的深静脉与同各动脉伴行,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静脉血。与上肢动脉伴行的静脉往往为两条。其中两条肱静脉在大圆肌下缘处汇合成腋静脉。,(2)上肢的浅静脉:上肢浅静脉从指背向上汇集成手背的静脉网,然后汇合成其它的静脉。主要的静脉有:1)头静脉2)贵要静脉3)肘正中静脉4)前臂正中静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