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防地震应急预案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5644402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预防地震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预防地震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预防地震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预防地震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预防地震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预防地震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预防地震应急预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校预防地震应急预案为提高学校紧急处置地震灾害的能力,确保地震来临时,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预防地震应急预案和县预防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地震应急指挥部)正组长:副组长: 成 员: 二:职 责: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校师生应急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2、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3、临震预报发布后, 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和校应急预案的实施;4、

2、地震发生后,全面 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指挥各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震救灾;5、负责向上级汇报灾情,争取援助。三、预防地震应急预案:震前应急准备工作在本预案公布后,当临震预报发布时的紧急情况下完成。21、应急工作领导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法: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学校操场正中位置。2、指挥部办公室要定期修定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装备、工具等,并落实数量明确到人;校政教处、少先队委员会利用宣传栏经常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3、疏散组要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环境。4、抢险救灾组熟悉预案,明确职责,尤其对水、电设施及火

3、险等经常进行检查;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定期进行演练。5、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6、出现地震谣传,校办公室、政教 处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安定。四、临震应急响应:政府临震预报发布后,或突发地震(一般 3 级以上)时,学校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1)、政府临震预报发布后,学校地震立即急指挥部指挥长宣布进入“ 应急状态”,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应对可能面临 的地震。(2)、突发地震时,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 一般应由指挥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

4、小组组长)启动。、如正 组长 不在学校,无法启 动预案的,正 组长可电话指定一名副组长代为启动预案,或由副组长直接启动预案, 副组长代理行使正组长职责。、副 组长 启动预案,应同时向正组长报告,如当 时无法报告或无法与正组长取得联系的,可事后向指挥长作专门汇报。3五、突发地震时的应急措施:突发地震时,正组长(副组长)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应急信号员发布应急信号。(1)应急避震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 ”信号(停电时信号为 :三响短促哨声,连续多次),进入应急避震状态。、任 课教 师:立即停止授课, 转为避震疏散组成员,负责该班级的应急避震、紧 急疏散工作。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乱 ”,命

5、令学生迅速就地避震。、学生:迅速 躲避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蹲下,并用双手或书包保护头部。(平房教室、底楼教室靠门口的少部分学生可直接跑到教室外最近的安全地方)、上 综合科的 师生:迅速关闭电源、火源、气源等次生灾害源,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然后执行、 。(2)、紧急疏散信号管理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 信号(停电时 信号为:一声长哨,连续多次),进入 紧急疏散状态。、避震疏散 组其他成员:迅速到达指定的紧急疏散线路及场地,负责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安全。、教学楼每 层设立一名疏散指挥员(避震疏散组组长指定当时不在上课的教师担任),按“ 应急疏散秩序表”规定次序疏散。疏散次

6、序:按照从低层向高层,以近楼梯到离远楼梯教室为序,安排各班级有序疏散。任课 教师:组织学生安全有序疏散,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相互拥挤。教室 讲台、靠楼梯最近的任课教师应立即赶到楼梯口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其他在校教 师应立即赶到学生疏散路线相关节点做好防护工作。4、学生:在教 师指导下,按 规定的次序、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至指定地点(操场、空旷地带)。各班主任清点人数,检查学生受伤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并向年级组长或学校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汇报统计结果。(3)、自救互救根据师生受伤情况,自救互救组开展救助工作。、学校 卫 生室、后勤部 门迅速在疏散地设立临时救护点,组织救治。、各班班主任及任

7、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救助,配合、协助校医对轻伤者给予必要的消毒、清洗、包扎等医疗处置。、如有 伤势较 重的伤员,学校无能力 处置的,就近送医或在第一时间内联系“120”医疗急救中心,请求救治。、安全 办 公室以及后勤部门检查学校食堂、宿舍、教学楼、实验室等重点部位,查看是否受损及损坏情况,检查是否发生火灾、水灾、毒气等次生灾害,并组织人员采取相应预防、处置措施。、发 生火灾、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后,学校应在处置的同时,向“119”、“110”等部 门提出救援 请求。(4)、教育安抚突发地震后,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绪紧张、神情焦虑等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室立即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

8、舒缓学生震后心理压力。(5)、灾情报告突发地震后,应急疏散组应立即对地震中师生伤亡、校舍损坏等情况进行统计、 汇总,了解、收集学校地震 应急中采取的基本措施,起草“ 学校地震应急情况报告”, 经正组长审阅、批准,震后半小时内将“学校地震应急情况报告”报 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 门。有新生重大灾情的,随 时报告;无新生重大灾情的,震后 2 小时、6 小时内分别做好续报工作,以后每天报告 1 次。5(6)、震后教学保障、安全保卫组震后应立即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有校舍受损,应对其进 行封闭,并组织安全鉴定。、校舍受损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应搭建帐篷或活动板房,设立临时教学点。(7)、应急结束政

9、府或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近期不再有破坏性地震发生,则宣告应 急结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六、保障措施:、由政教处综合考虑学生人数、班 级分布等情况,在学年初(即 9 月初)制定“应 急疏散路线图 ”、“应急疏散秩序表” ,并印发到全体教师,在各班级张贴公布。学校班级分布等因素有变动的,应在变动后 15 天内更新“应急疏散路线图”、 “应 急疏散秩序表” 。、办 公室制定 “学校应急通讯录”。内容包括:学校地震应急指挥部及下设各组人员办公室、住宅电话及移动电话,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及上述部门相关负责人的移动电话等。各班班主任应当建立“学生家 长通讯录 ”,并 报

10、年级组长及教务部门备案。、学校 经 常举行地震应急演练。平 时,学校每学期应组织一次全校的地震应急演练,每学期应结合军训、科普宣传等活动,开展一次单科目演练。政府临 震预报发布后,学校应组织 12 次全校性、全科目的地震应急演练。、后勤部门对学校的通讯设施、 车辆及其他应用于应急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 维护,保证正常运转。学校医 务 室应贮备部分急救用(药)品。、后勤部门根据学校建筑布局、空地情况,利用操场和其他空地设立“ 应急避难场 所” 。七、预案管理:61、预案由政教处会同安全办公室制定,经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公布实施,并报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预案的学习培训、修订更新等日常管理工作由教务部门承担。3、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应急疏散秩序表、学校应急通讯录、学生家长通讯录等应当作为附件与预案一并存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