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医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641557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中医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分析中医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分析中医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分析中医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分析中医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中医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中医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中医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内容简介: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中医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及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 -心理 -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身心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中医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及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 -心理 -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院对骨科患者进行中

2、医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X 年 5 月 201X 年 6 月对 130例骨科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方法,其中男 70 例,女 60 例,年龄16 55 岁,平均年龄为 32 5 岁,病程 10 天。其中石膏固定患者 60 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60 例,骨髓炎患者 10例,对 130 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病人进行 6 12 个月的回访。 1. 2 方法 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氛围: 保证环境安静、整洁,光线温湿度适宜,尽可能降低一切噪音。 中医调畅情志法: 清净养神,提醒患者保持清净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使其少思少虑

3、,做到精神内守,心平气和。 顺情解郁法: 首先,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顺应其意志和情绪,满足其身心需要,应理解患者的悲郁和愤怒,不可与其相争,患者大多因病生愤,发脾气是对自己患病感到不满,而非针对护理人员。其次,应引导其向医护人员或家属哭诉倾泄苦衷,借此使其悲郁之情得以发泄而舒展,使气调而有益疾病,解除其悲郁情绪后,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移情易性法: 移情易性的心理护理方法是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病所转移于他处,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其从某种情感转移于另外的人或物上等。古文中说: 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护士应鼓励患者多看

4、看书,听听广播、音乐,与家属朋友谈心,用良好的情绪去抑制不良的情绪,起到调神去疾的作用。 1. 3 治疗性中医护理法 皮肤刺激法: 如冷敷可减轻炎性水肿,但注意在不影响患肢血运的情况下使用,热敷可减轻肌肉痉挛,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输液部位肿胀用土豆片貼敷可迅速消肿,压疮创面用蛋壳内膜貼敷能很快恢复。中医护理操作疗法: 长期卧床腰背部酸痛者可用拔火罐、按摩及中药涂擦等中医疗法来化瘀缓解症状。肿胀疼痛患者,可用我院自制的中药金黄膏贴敷疗法,使中药直接接触患处以驱风散寒,达到消肿止痛减轻症状的目的。对一些骨折后关节屈伸不利的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类骨质增生疾病,用中药熏洗或艾灸法可达到疏通

5、奏理,通畅气血,清热解毒,驱风祛湿的功效。 1. 4 辨证施膳方法 骨折初期: 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为主,常用田七瘦肉汤、鱼片汤、金针木耳汤等。骨折中期: 饮食宜补气和血、接骨续筋之品,如续断猪脚筋汤、桂圆红枣鹌鹑汤、北芪乌鸡汤等。骨折后期: 饮食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品,如杜仲、枸杞子煲乌鸡、兔肉等。其他慢性等骨病患者: 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饮食调护,如肾阳虚者多食温补之品,如羊肉、猪肉、桂圆等; 肝肾阳虚者,多食清补之品,如山药、鸭肉、牛肉、百合、枸杞等; 一般患者可食胡桃、瘦肉、骨头汤、黑芝麻等补肝肾强筋骨的食物。 1. 5 健康指导 当医生诊疗结束后,护士给患者详细明确说明药物的使用

6、方法,并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及程度对患者做出相应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在回家后应注意的事项,嘱咐患者定期复诊。护士应该建立电话回访制度,经电话回访,加强医院和患者的关系,并将医疗护理服务从医院拓展到社会,从患者拓展到健康人,进而使全社会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回访的沟通,使患者的整个诊疗过程有良好结局,并经随访建立与患者之间稳定长久牢固的联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升全民的健康意识。 2 结 果 通过回访,本组 130 例骨科患者,在心理和生理均有明显改善,满意率达 9 9.5%,护理纠纷下降为 0%。 3 讨 论 中医护理学是针对功能障碍的学科,而骨科是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学科,骨科与中医护理有

7、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护理所带来的显著疗效,也逐渐被骨科医师所认可。实践证明,把中医护理运用到骨科患者的护理是一种积极的、可行的选择。对骨科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是主动的服务过程,可使患者积极参与。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使患者不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能力。总之,将中医护理引入骨科,不但可以满足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且还可以通过系统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避免发生并发症。它顺应了整体护理的趋势,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内容简介: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连年升高。呼

8、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肺部、气管以及胸腔组织的病变,患者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据报道,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连年升高。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肺部、气管以及胸腔组织的病变,患者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据报道,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疗效,笔者比较了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X 年 11 月 201X 年 12 月间入住我院的呼吸

9、内科重症患者 90 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42 例,肺癌患者7 例,支气管扩张患者 41 例。男 56 例,女 44 例,年龄51 79 岁,平均岁。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患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神志、体温、呼吸等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处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方法如下:心理干预: 大部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并发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因此要及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其

10、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心理压力。环境干预: 为患者提供卫生、清洁、舒适的环境,定期消毒、通风,保持病房的湿度和适宜温度; 定期检查患者的床单被罩,并进行消毒,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病情干预: 大部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快,要对其密切观察,如果出现病情或者临床症状突然变化要及时配合医生处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对患者的脉搏、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一旦患者出现脉搏和心率突变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给予吸氧治疗,并及时调节氧气的流量,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如果患者需要静脉滴注,要控制滴注的速度,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通气干预: 如果患

11、者出现呼吸困难,则要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从而保证气流通畅。在通气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引流痰液,防止发生呼吸道损伤。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呼吸频率以及心率进行观察,护理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表示。其中显效: 患者呼吸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身体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 有效:患者呼吸无显著障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身体状态明显好转;无效:患者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没有显著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例数占该组总例数的百分比。 1. 4 统计学分析: 以 SPSS 17. 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

12、用 2检验。以 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 91. 1% ,对照组有效率为6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呼吸频率、心率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显著改善。见表2。 3 讨论 随大气的污染,人口的老年化加速,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连年升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其中,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脉搏和心率异常以及呼吸系统的严重损伤,而且具有病情变化快,死亡率较高的特点。据报道,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提供及时的护理干预可以提供护理效果,同时提高疗效。李晓艳等人为呼吸内科重

13、症患者提供了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其护理有效率高达95%。本观察,笔者比较了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影响。护理干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干预、环境干预、病情干预以及通气干预。通过干预消除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为患者提供了无毒、舒适、清洁的环境,避免了二次感染和交叉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一旦患者发生呼吸困难、脉搏和心率突变等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并给予相应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1. 1% ,显著高于对照组; 干预后两组患

14、者呼吸频率、心率显著改善。结果和笔者的预期相符,而且与李晓艳等人的报道结果一致。总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护理有效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内容简介: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情严重,起病较急,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实施外科手术,然而其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且对小出血量患者并不适用。内科保守治疗在近年来不断得到应用,配合综合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情严重,起病较急,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实施外科手术,然而其具有较

15、大的风险性,且对小出血量患者并不适用。内科保守治疗在近年来不断得到应用,配合综合性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 201X 年 8 月份到 201X 年 8 月份收治的 1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 88 例男性患者以及 68 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 50 岁到 82 岁,平均年龄为岁。所有患者经 CT 检查,均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156 例患者均实施内科保守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78 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均相仿,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

16、理、健康宣教等。实验组患者在临床上实施综合护理,详细内容如下:1.1 强化心理护理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时,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普及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流程,并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护理人员还需要具备耐心和责任心,以患者为中心,给予患者更多关爱和照顾。 1.2 消化道出血护理脑出血后的患者为应激状态,容易因此出现应激性溃疡,因此在护理上需要对患者呕吐物进行观察,包括性状和颜色。并留取患者大便标本进行检查,实施大便潜血试验。遵医嘱给予患者胃黏膜保护剂以及抑酸剂治疗,预防应激性溃疡。 1.3 呼吸道护理脑出血患者大多为昏迷状态,在饱胃情况下易引起反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头部垫高,并偏向一侧,以利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自然引流;床旁备置负压吸引器,及时吸痰预防患者误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呕吐患者,需要及时实施负压吸引,并翻身拍背以利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