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639245 上传时间:2017-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工程管理理论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2 施工管理与砼强度离散性控制 许多从事现场施工多年的施工员都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现象,为使两批强度一样的砼试件所代表的砼强度的保证率一样,强度分布较分散的一批必须提高砼平均强度,也就相应地增加了水泥用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砼强度离散性可解决这一问题。 离散性是表示砼强度的分散情况,它通常用两种指标表示,一种是绝对指标,另一种是变异系数.标准差越大,砼强度分布越分散,则说明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越低,那么控制砼强度离散性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大家都知道,砼强度离散性的波动大小反映在砼强度的波动上,所以控制离散性须从影响砼强度波动的原因下手。

2、摘要: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管理人员的努力下有的会迎刃而解,有的却在磕磕碰碰中造成工期损失、质量损失、经济损失.在今天工程管理理论较以往已相对成熟,大多数现场管理人员都经过严格的项目经理培训.对工程管理有一定的认识,如果能把这些理论应用在现场的生产活动中,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安装 项目 现场生产 工程管理 0 引言 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管理人员的努力下有的会迎刃而解,有的却在磕磕碰碰中造成工期损失、质量损失、经济损失。在今天工程管理理论较以往已相对成熟,大多数现场管理人员都经过

3、严格的项目经理培训,对工程管理有一定的认识,如果能把这些理论应用在现场的生产活动中,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举三个例子与各位同行相互探讨。 1 因果分析与泵送砼施工裂缝控制 某综合大楼的混凝土浇筑量达15000 立方米,全部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泵送商品砼比常规作业砼出现的裂缝多,量值也比较大,需在施工中查原因,定措施,力争取得较好的质量效益。 1.1 原因分析 泵送商品砼由于浇灌速度快、一次入模量大而受到好评,但由于泵送工艺的不利因素,如混凝土塌落度大、水泥用量多、加水量大等,使混凝土产生各种裂缝的机会大大增加。一种是温差裂缝:浇灌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泥用量的增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

4、很高,当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混凝土与外界温差过大时,会因混凝土表面急剧冷却收缩,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另一种是收缩裂缝,它产生于混凝土凝结的初期及凝结硬化过程中,水分的急剧蒸发和胶凝体失水后紧缩,使混凝土的体积变小,当受到约束时也会产生裂缝,虽然常规作业混凝土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泵送商品砼出现的量值比较大,产生的机会也比较多. 1.2 防治措施 1.1 防止和消除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防止和消除混凝土的收缩裂缝,首先要设法控制夏季施工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常用的措施有: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罐车保温,淋水; 砂、石场地用彩条布遮盖,石子场地在浇灌前 3天浇

5、水降温.,设法降低混凝土搅拌用水的水温;喷水淋湿钢筋、模板一泵送管用喷水淋湿的麻袋片包住降温;混凝土浇灌后应及时覆盖草袋等;防止混凝土的表面裂缝一般采用二次抹压工艺,“多遍抹压,分遍成活”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1.2 防止出现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 为防止出现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施工前应按二维温度应力公式进行计算,按一维温度应力公式进行验算,计算时应考虑外加剂的影响及混凝土保温情况下的降温系数等,验算后并拟定预防措施.如:采用中、低热水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和水的用量。采用合理的砂、石级配,严格控制含泥量,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微膨胀剂或粉煤灰等。在施工中应做好保温养护,做好结构内外温差控制,用科

6、学数据指导施工,当内外温差 25时表面保温层可撤除。 由于作好充分的准备,施工中降温速率及内外温差控制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经过细致观察,混凝土表面未发现裂缝,取得较好的效果。 2 施工管理与砼强度离散性控制 许多从事现场施工多年的施工员都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现象,为使两批强度一样的砼试件所代表的砼强度的保证率一样,强度分布较分散的一批必须提高砼平均强度,也就相应地增加了水泥用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砼强度离散性可解决这一问题。 离散性是表示砼强度的分散情况,它通常用两种指标表示,一种是绝对指标,另一种是变异系数.标准差越大,砼强度分布越分散,则说明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越低,那

7、么控制砼强度离散性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大家都知道,砼强度离散性的波动大小反映在砼强度的波动上,所以控制离散性须从影响砼强度波动的原因下手。2、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凡是按时间计算的成本费用,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情况下,都会有明显的节约。因此,加快施工进度也是降低项目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也会增加一定的成本支出,如在组织两班制施工的时候,需要增加模板的使用费、夜间施工的照明费和工效损失等费用。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根据业主要求和赶工情况,将赶工费列入施工图预算。 忽视工期对成本的影响。比如工期延长造成设备租赁费等费用的增加,为了抢工期额外发生很多质量上

8、的事故而造成成本增加。海岛地区发展旅游有着潜在的优势,一方面海岛是复杂地质、构造运动的见证,具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海岛所处海洋包围之中,与大陆生态系统相比,海岛生态环境更具有多层次性,为多样性生态类型提供了生态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生物生态种群,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特有的海洋与渔业文化,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与地质资源,使海岛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之一。然而海岛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即:海洋与大陆相分割这种隔离必然限制了海岛与大陆之间的能量和物质的循环,造成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海岛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我国近几十年来掀起了海岛旅游开发的热潮,先后有海南岛、厦门鼓浪屿

9、、浙江普陀岛、山东长岛等海岛得到大力开发。与此同时,许多沿海一些小型岛屿也在积极进行海岛旅游的开发,由于受直接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地区的海岛往往在缺乏相应的旅游开发论证和开发规划的前提下,粗放式进行海岛旅游的开发,这种盲目的旅游开发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往往是对海岛旅游资源的过度性甚至是掠夺性开发,必然会对海岛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通过低碳的旅游发展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旅游对海岛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海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可持续循环,成为发展海岛旅游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 自 世纪以来,以碳氢化合物的发现和使用的工业文明给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进步,以煤炭

10、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成为衡量人类物质社会和财富的重要的标准。但是另一方面,以碳氢化合物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正线性增长,并正在影响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而随着人类意识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性,低碳概念就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作为人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低碳旅游是从低碳经济这一理念衍生出来的,“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在 201X

11、年 5 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在我国最早以低碳旅游为题的文章,是 201X 年 5 月刘啸在中国集体经济上发表的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一文,刘啸认为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之后,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低碳旅游概念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黄文胜在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一文中,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减少 CO2排

12、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 尊重当地的文化资源和生活方式; 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措施。蔡萌与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观念与发展、消费模式,它实质上一种降低“碳”的旅游,它要求旅游过程中,在不降低游客体验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节能和减少 CO2的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涉及到旅游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生产过程与旅游消费过程。 低碳的发展方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和能源危机的首要选择。关键词:建筑学,施工管理建设工程项目合同是工程建设业主及其他参与主体签订的相关项目合作文件,其在保障建设工程项目有序施工建设方面作用较为显著。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逐步扩大 关键词:工程施工,阶段,石油关键词:建立,财务管理,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