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知识》试题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595909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知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知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知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知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知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知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知识》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相关专业知识一、A11、 分离霍乱弧菌应选择的培养基是A、血清肉汤B、碱性蛋白胨水C、葡萄糖蛋白胨水D、肉浸液E、疱肉培养基【正确答案】 B2、 尿胆原呈强阳性,尿胆红素呈阴性的是A、溶血性贫血B、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C、胰头癌D、胆石症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间接胆红素,超出了肝脏的加工能力,间接胆红素滞留在血液中,肠道吸收的尿胆原增多,虽然尿胆红素呈阴性,但尿胆原呈强阳性。3、 贫血而常需输血的患者应输用 A、全血B、少白细胞的红细胞C、白细胞D、新鲜血浆E、免疫球蛋白【正确答案】 B4、 评价方法的精密度时常用的统计学指标是

2、A、标准差和变异系数B、偏倚C、平均数D、相关系数E、标准误【正确答案】 A5、 常用的鉴定酶纯度的方法包括A、溶解度法B、分光光度法C、超速离心法D、原子吸收法E、免疫学法【正确答案】 E6、 临床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点中,未涉及的是 A、注重质量策划和整体优化B、强调预防为主和过程概念C、满足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要求为中心D、重视质量和效益的统一E、实现自动化控制程序【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临床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点包括注重质量策划恩赫整体优化、强调预防为主和过程概念,以满足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要求为中心、重视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未涉及实现自动化控制程序。7、 临床实验室的

3、作用是提供有益及科学的信息,以下对象最为贴切的是 A、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状况评估B、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医疗保险评估C、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教学评估D、疾病的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评估E、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医疗保险评估【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提供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状况评估的有益及科学的信息。8、 常规细胞培养较难分离的病毒是 A、HAVB、柯萨奇病毒C、冠状病毒D、汉坦病毒E、风疹病毒【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冠状病毒的培养特性。冠状病毒采用常规的细胞培养方法较难分离出病毒,但用人胚器官等器官培养可分离出病毒。9、

4、在肉汤中培养 24 小时后培养液变清的是A、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大肠埃希菌E、新型隐球菌【正确答案】 C10、 在肠外感染中很少分离到的病原菌为 A、大肠埃希菌B、肺炎克雷伯菌C、奇异变形杆菌D、阴沟肠杆菌E、志贺菌【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考查志贺菌属致病机制,志贺菌感染只限于局部,不入血液,仅停留于肠壁,故在肠外感染中很少分离到。11、 关于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是细菌的病毒B、不具有抗原性C、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D、形态多呈蝌蚪状E、较细菌的抵抗力强【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放线菌、真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具有病毒的一般性质。电

5、子显微镜下可见噬菌体多呈蝌蚪形,也有微球形和细杆形主要由核酸和蛋白组成,具有抗原性。12、 关于芽胞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是细菌的一种基本结构B、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C、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D、一个细菌只可形成一个芽胞E、抵抗力弱【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在一定的环境下,如营养缺乏时某些阳性杆菌能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的不易着色的小体称为芽孢。不同的细菌形成芽孢的条件不一样。芽孢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不易变性,又具有很好的隔离作用,以利于细菌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芽孢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也不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13、 下列试验属于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的是 A、CAMP 试验B、丙二酸盐利

6、用试验C、胆汁溶菌试验D、硝酸盐还原试验E、尿素分解试验【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A 项鉴定的 B 群链球菌的试验,B 项检测的细菌碳源和氮源利用的试验,C 项是鉴别肺炎链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试验,D 项是检测细菌酶类的试验,E 项是鉴定肠杆菌科细菌中变形杆菌属的试验。14、 在化学发光分析中,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的发光底物是 A、邻苯二胺B、鲁米诺C、AMPPDD、吖啶酯E、对硝基苯酚【正确答案】 B15、 下列属于生物电极的是 A、免疫电极B、气敏电极C、玻璃电极D、离子交换电极E、pH 电极【正确答案】 A16、 关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正确的是 A、是移动界面电泳的一种B、分离血清蛋白

7、质可以得到 20 种以上的组分C、是最早使用的电泳技术D、电泳时除能产生电荷效应外还有分子筛效应E、有被纤维素薄膜电泳替代的趋势【正确答案】 D17、 不属于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的是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B、G-6-PD 缺乏C、异常血红蛋白病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A18、 溶血性疾病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的是 A、PNHB、黑尿热C、蚕豆病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正确答案】 D19、 慢性溶血性贫血时,评价尿中尿胆原下列不正确的是 A、粪中粪胆原增高比尿中尿胆原增高为早B、尿胆原增高同时隐血试验阳性C、受肝脏及消化功能影

8、响D、受肠道菌群及使用抗生素影响E、尿胆原不增高【正确答案】 B20、 不属红细胞外在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的是 A、自身免疫性B、脾功能亢进C、酶缺陷D、铅中毒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正确答案】 C21、 下列有关尿含铁血黄素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慢性血管内溶血的有力证据B、含铁血黄素内主要为二价铁C、急性溶血者尿中始终为阴性D、经肝细胞分解为含铁血黄素E、阴性时能排除血管内溶血【正确答案】 A22、 血管内溶血最严重的标志是 A、血浆血红素结合蛋白减低B、含铁血黄素尿出现C、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D、血浆结合珠蛋白减低E、游离血红蛋白出现【正确答案】 C23、 表现为再生障碍危象的

9、是 A、慢性溶血者突发全血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减少B、急发全身症状,发热,休克,出现血红蛋白尿症C、急发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5%,出现肾衰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骤降,出现血红蛋白血症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A24、 关于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下列哪一项正确 A、在我国 Rh 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较 ABO 血型不合引起者多见B、Rh 阴性的孕母从未接受输血,胎儿为 Rh 阳性,则第一胎即可发生严重溶血C、ABO 溶血病较易发生核黄疸D、ABO 溶血病可发生于父为 A 血型,母为 O 血型的新生儿E、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正确答案】 D25、 下列哪种疾病在输血时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A

10、、蚕豆病B、地中海贫血C、AB0 血型不合D、PNHE、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正确答案】 C26、 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检查红细胞表面不完全抗体B、加抗人球蛋白血清发生凝集C、直接试验阳性并有溶血者,其间接试验可能是阴性D、直接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法:表面附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与不完全抗体结合之后称为致敏红细胞,经盐水洗涤过的致敏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不发生凝集,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后出现凝集,即为阳性。直接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这是由于抗体数量少。不足以引起溶血。27、 新生儿 HbF 酸洗脱试验的正常值为 A、2

11、%B、30%C、30%40%D、55%85%E、90%【正确答案】 D28、 正常血细胞 PAS 反应,下列哪项不正确 A、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B、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C、大多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时,原始单核细胞的阳性反应物质呈红色颗粒状,弥散分布【正确答案】 B29、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慢粒时 NAP 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B、急淋时 NAP 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C、PNH 病时 NAP 积分明显降低,

12、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 NAP 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 NAP 无明显变化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NAP 积分值减低,骨髓纤维化 NAP 可增高【正确答案】 B30、 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3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ALP 积分 5 分,PAS 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NBE(-),据此,下述最可能的选择是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 A31、 为了鉴别小型原始粒细胞与原始淋巴细胞,下列首选试验是 A、POX 染色B、PAS 染

13、色C、ALP 染色D、ASD NCE 染色E、SB 染色【正确答案】 A32、 透射电镜下的 Auer 小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透明的棒状体,内有疏松的纤维状物质B、内含电子密度低的颗粒,兼有膜样结构C、电子密度高的杆状或裂片状包涵体D、Auer 小体常位于溶酶体区内E、Auer 小体常见于急粒,也可见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正确答案】 D33、 中性粒细胞中的颗粒在生长过程中受阻或发生变性后可形成 A、中毒颗粒B、空泡C、杜勒(Dobhle)小体D、核棘突E、核变性【正确答案】 A34、 扫描电镜下细胞表面微结构以皱膜型为主,该特征与下列哪项相符A、急粒B、急淋C、急单D、多毛细胞性白

14、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正确答案】 C35、 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 A、原粒+早幼粒占 6%B、红系占有核细胞的 20%C、原淋+幼淋占 10%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 20 个E、可见极少量的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骨髓成分【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细胞极罕见。36、 除下列哪项外,骨髓检查可表现有巨核细胞减少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再生障碍性贫血C、急性白血病D、放射病E、浆细胞性白血病【正确答案】 A37、 正常成人骨髓象中,幼红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为 A、10%B、20%C、30%D、40%E、50%【正确答案】 B38、 下列关联组合

15、错误的是 A、大红细胞见于维生素 B12 或叶酸缺乏B、靶形红细胞见于地中海性贫血C、红细胞苍白区扩大见于缺铁性贫血D、Cabot 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E、Howell-Jolly 小体见于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在红细胞内染成紫红色的纤细的大环形或 8 字形物质,常出现于嗜多色性、点彩和含 H-J 小体的红细胞内,其确切来源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人工形成的变性蛋白,也有人认为是残留的纺锤丝或融合的微管。一般很少见到,偶见于铅中毒或恶性贫血患者血片中,但多数人认为无显著临床意义。39、 血细胞由幼稚到成熟过程中其形态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胞体由小到大B、胞核由大到小C、染色质由紧密

16、到疏松D、核仁由无到有E、胞浆由多到少【正确答案】 B40、 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的依据是 A、白细胞明显增高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Ph 染色体阳性E、贫血、脾肿大【正确答案】 D41、 关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铁摄入过多B、铁利用不良C、血红蛋白合成障碍D、红细胞无效生成E、本病有遗传性【正确答案】 A42、 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A、造血干细胞损伤B、造血微环境损伤C、免疫性造血抑制D、DNA 合成障碍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 D43、 Coombs 试验是诊断哪一类溶血性贫血最重要的试验 A、膜缺陷B、酶缺陷C、血红蛋白病D、自身免疫性E、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 D44、 珠蛋白分子结构异常称为A、 地中海贫血B、 地中海贫血C、血红蛋白病D、PNHE、蚕豆病【正确答案】 C45、 关于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