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考场作文(超越与回归)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584982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考场作文(超越与回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优秀考场作文(超越与回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优秀考场作文(超越与回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优秀考场作文(超越与回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优秀考场作文(超越与回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考场作文(超越与回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考场作文(超越与回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优秀考场作文1超越与回归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有位用剑的高手,叫“独孤求败”。相传在他剑术大成之后,寻常宝剑已不趁手。他便使起了一把大铁剑,而当他到了“只此一生,但求一败”的境界时,早已不再使剑。从彼时的不断寻求从剑上超越自我至此时的弃剑回归,领悟“人剑合一”的本意,他的身上体现着的是一件事物发展的历程:由超越到回归。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前进都是由不断的“超越”堆积而来。从艺术特征上来说,这个过程便是由汉的古朴,到唐的繁华,至宋的精致,再成就之后的个性解放、独抒性灵。其具体表现则可以从文体上一观,即由两汉骈文至唐诗、宋词、元曲,再至明清散文。不仅艺术上如此,科学也是这般。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

2、对论便是最为熟知的一例。超越的意义在于进步与探索,没有超越,事物便一成不变,不会有飞跃。而“回归”则是事物的境界。王国维曾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形容人生的最后境界,这便是回归。回归是一种状态,一种眼光。遇事待物不再就眼前所见,就此论此,而是在考虑了全过程后再行抉择。正是回归以后,我们才知道“文以载道”是一种狭隘的审美观点,才主张不拘一格,唯求真意;正是回归以后,我们才知道相对论也不是终点,科学家因此默默求索;正是回归以后,独孤求败才会懂得一味追求剑与剑招只是下乘,关键是剑意,剑随意动才是至高境界。“超越”与“回归”,二者不可分割。“回归”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超越”,

3、若“超越”是量变,“回归”则是质变。然而,明确二者的内涵带给我们却有实际意义。如前所述,“超越”予以我们前进的动力,而“回归”则带给我们平和的眼光和高瞻远瞩的心态。当今社会下,“超越”的意义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异常拔高,而“回归”的境界却被远远抛弃。于是,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差距问题,高铁事件,腐败案件纷至沓来。原因何在?整个社会缺乏一种稳健的气质,即“回归”的境界。2心境的高低决定了处事的方法,执迷于利益,执迷于眼前,必然不会懂得人生的意义,发展的意义。我想,现今,超越与回归应该是急需被认识的一个问题了。2超越与回归当一门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是超越抑或回归,或许便成了一道必做不可的选择题。中国的二

4、胡音乐,以其或清丽或凄婉的自然的乐声而绽放为中国民间音乐的一朵奇葩,而那些诸如“瞎子阿炳”的传奇更为这一传统音乐注入了故事性,使其引人入胜。然而,当时代驶入全球化时期,西方流行音乐开始充斥于青年一代的双耳,二胡何去何从,开始茫然。于是,在热闹的大型节日晚会上,我们看到时尚女郎穿着摩登地拉着二胡,而那二胡则是插了电,高调地叫嚣着所谓“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创新音乐”。看着她们卖力的演出,我却感到担忧这就是二胡的超越吗?这就是所谓创新吗?这是真正的“与时俱进”吗?为什么,我的心中激不起一点共鸣,却急着去回忆似已被时光蒙上灰尘的“二泉映月”、“昭君出塞”?超越,不是流于形式的改良,而应是对艺术内涵的

5、进一步挖掘,应来自于艺术工作者灵魂的思索与对这门艺术真正的热爱。同时,人们又想到了回归当中国传统艺术进入瓶颈时,建筑艺术也陷入了困境面对西方摩天大楼,不甘示弱的中国人建起了园林、修起了石库门,试图以此来吸引世界的瞩目。然而。我依旧不以为然正如一滴眼泪难以在实验室中完成复制一样,那些历史的沧桑感、旧事的尘埃感,也不是色彩逼真的油漆可以刷就的。当艺术的回归染上了功利的竞争色彩,其结局将是徒劳无获。真正的回归,是灵魂对自然的回归,是艺术卸妆后最本真的思考。韩国古代宫廷舞女黄真伊的舞蹈遇到了困惑,于是她投身自然,赤脚于流水中,用双手拂过落叶,从自然中获得启迪,用心的灵感点燃生命的舞步。无独有偶,当代台

6、湾亦有一群舞者,他们或与麦浪共舞,或在赤裸的土地上打坐冥想,亦造就了其独一无二的辉煌。3因此,无论是超越还是回归,都应该回到对艺术本真的探索上,从自然中吸取灵气,再次绽放。而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首先是回归一种洗尽铅华、“粪土”当年荣与辱的潜心思索,也只有这样,艺术才会超越那是一种内涵的丰富与修炼达到一定境界后,最终如蝶破蛹般冲破形式甚而创造新形式的真正意义上的超越。由此看来,当对内涵的反思成为艺术追求的第一要义,超越与回归,或许已是一道无需再做的题。3超越与回归 有一群人,豪放豁达,飘逸而无拘无束。有一群人,爱憎分明,情深而有所坚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文人。回望历史,这批特殊的人无时无刻

7、不在为我们展现“超越与回归”的历史剧。超越之于文人,是一种超脱的哲学,是一把砍断世俗枷锁的利斧。“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诗仙,还有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坡。他们呼的是世俗气,吐的是飘逸风。他们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情志趣。他们看淡世俗纷争,只求心安自适。回归之于文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份坚守。延展开去,是一份将整个天下的苦难担在肩子上的决心,是一份为国家兴亡而奔走呼号的爱国情怀。回归,是把眼光与心力撒向四周的一种伟大。不知杜甫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是怎样的一种愤慨?不知林觉民在一尺白布上血书“为天下人之永福”时是如何的一份悲壮与决绝?是的,

8、这也是中国文人,他们在超然于物外之时,也有此等的悲情,此等的忧愁与愤怒。然而,超脱的文人却不因挣脱世俗的枷锁,不闻世事而被斥为“无爱国之心”,相反,他们总因超脱后的那份“返璞归真”的情怀,那份以洒脱来济世安民的情感而被人称道。相同的,回归坚守的文人从不被评为“目光浅陋”。从他们身上升华出的是一份高尚的贞洁情操于国家,于民族,乃至于整个世界,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巨大财富。4不错,洒脱的文人最终也会回归到最基本最细微的地方上去,而始终坚守的文人们都能在身后凝练,萃取到超越世俗的情操。超越与回归,这是一对永恒的轮回。当你超越一切,势必将回头审视曾经的基础,当你在坚实的地面上筑好稳固的基石,当然能跳得更

9、高。这一点,在中国的文人身上,淋漓尽致。超越与回归,是一出亘古不变的历史悲喜剧,而中国的文人,也一定会为我们写下更多或飘逸或可歌可泣的剧本。尼采说,我爱这样的人,他们呕心沥血,缔造出超越自己的伟大,并因此而毁灭。我们也因此爱中国文人。4超越与回归从口语化的歌咏到四言一句的诗经,再到七言一句的楚辞,由诗到赋,终于在汉魏六朝形成了骈文,词律之工整,语言之华美,一步步超越,终于到达文笔辞藻之巅峰。然而到了唐朝,韩愈柳宗元携手同挥“文以载道”之大旗,一扫前朝之绮丽文风,回归最初,苏轼赞其“文起八代之衰”。可见超越与回归看似相背相离,实则相辅相成,只有一步步超越,才有最后那涅槃般的回归。所谓“绚烂之极归

10、于平淡”,没有超越以致那“绚烂之极”,何以至其最后归于平淡?然而超越的总只是形式,内容却是真正的回归。回归到本性,回归到人的真、善、美。鲁迅先生运用“揭伤疤”来展现国民劣根性,沈从文先生却为读者营造一个桃花源般的纯美世界,谁超越了谁,千人自有千般看法,但彼此却同样归于对人的真善美的呼吁与渴求,起些“疗救的作用”。诗文歌赋如此,治国平天下不亦是如此?纵观西方历史,一次次战争,一次次革命,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入而彻底,从英国到德国到法国,是不断地模仿更是不断地超越。国家由君主立宪到共和到三权分立到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而其最后呢?不再是盲目地瓜分国土,而是转向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11、力。从农业国家到工业国家再到第三产业,亦是超越。无论是改革或是科技最终仍是回归于社会,欧洲诸多资本主义国家,却亦是高福利国家,其最终仍是回归于百姓,回归于社会。5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发展都是一个不断超越有不断被超越的过程。然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其最终目的认识为了人类自身的更好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状态。超越是回归的基础,回归则是更高境界的超越。反观现在的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GDP 增长不断刷新,不断超越。然而居民的幸福度呢?相认的诚信与良知呢?文人学者的治学该有的审慎态度呢?专家科学研究者的实事求是呢?百姓民众的助人为乐热情包容呢?我们将要继续“超越”到何时?

12、又将到何处“回归”?当“超越”已丧失了回归之处,又有何意义呢?请慢下来吧!停下盲目的超越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回归我们彼此渴望而向往的真正的身心共同的小康。超越的终只是形式,内容才是真正的回归。5超越与回归如果说超越是为了追求成功,那么回归便是在成功后的一种回望,回望自己的本心,重新拾起在超越过程中丢失的东西。超越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超越的是自我,回归则是为了心灵的安宁,回归于信仰。生而为人,我们需要超越,因为人的价值正是在不断超越中逐步深化的。贝利说:“我踢得最完美的球是下一次。”揭示的便是永不满足、不断超越的决心,也正是这种决心,使他站在了足球的顶峰,被无数人膜拜。超越他人,超越自己,我们才

13、能成功。然而,如此便够了吗?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坐拥繁华,若是心灵没有栖息的地方,纵使拥有万贯家财又如何,心灵无法安宁,到哪里都是流浪。而找到灵魂的栖息地,便需要回归。回归本心。叩问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真正所想,才能不被浮华所惑,不被乱花所迷,怀揣自己最初的梦想不断向前。现实中,有太多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中被各种诱惑所阻挡,或是投机以谋取暴利,或是因为收入就业等因素,放弃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他们追求超越,却忘记了回归本心,看看究竟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乔布斯说:“不要被规则所迷惑,因为遵从常理是生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要时刻叩问自己的内心,只有你的心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6么样的人。”在超越的同时,不忘回

14、归,唯有如此,你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个人如此,国家亦然。不同的是个人需要回归本心,国家则需要回归信仰。这里的信仰,不是宗教,而是诚信与道德,那些曾经拥有却似乎逐渐消失的东西。回归信仰,需要我们捍卫常识 ,重建理性。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社会的浮躁之风也愈演愈烈。从食品安全到企业诚信,从“三鹿”到“达芬奇”,诚信、道德那些原来的“常识”似乎离我们飘然远去,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当代,回归常识,回归理想,走出浮躁之风,为民族的魂灵寻找一个栖息处,也为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更和谐、更幸福的未来。白岩松曾呼吁道:“从明天开始信仰。”超越与回归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依存,密不可分,唯

15、有在实现价值的同时不忘捍卫本心,捍卫信仰,我们才能实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悠然,找到心灵的安宁6超越与回归闲来时,总爱读些旧书。我所定义的旧书是指那些初版年代已经久远的书。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些旧书总是被主流有意无意地忽略。虽然,大部分旧书并不能如同追忆似水年华那般,比得上“一根上好的哈瓦那雪茄,可以挂在嘴边,彰显品味,使心情大为愉悦”。然而在旧书之中,我总能体会到一些“超越”与“回归”的真谛。十八世纪末,德国人洪堡写出了论国家的作用,当 1848 年革命失败后,人们再次发现了尘封的书稿,惊觉其堪称德国自由主义之大宪章。此后,用王怡的话来说:“德国近代史上,每当国家主义崩溃之时,这本书

16、就会再次刊印。”无论是威廉政权的倒台,还是第三帝国的崩溃,这本书又一次在思想界刮起飓风。一九八四可以说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其 1948 年出版时人们对于第三帝国灭亡的反思,到 1984 年时红色高棉政权正制造的人间地狱,以及日后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措手不及中阅读,却每次都读出似曾相识的恍惚,和捶胸顿足的悔恨。7大概,这也是旧书被弃若敝履的原因之一。当人们正渴望以三百公里的时速超越现在,却需要被这些旧书提醒着不断回归过去,回到当年逝者垂死挣扎的现场。所以,人们常常会视旧书若无物,继续地超越现在,直到相同的悲剧再一次发生之后,才会重温自己多年来刻意忘记地张皇和愚昧,回归到旧书里又或者,更悲剧的是直到状况发生后仍有眼无珠,不曾意识到真理曾从自己的鼻尖下流过,不曾设想到回归旧书中去寻找一个时代的救赎。超越与回归,从一定意义上说从来不曾分割,它们如历史上的两个车轮,不断促进者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超越今天,仰望未来灿烂的星空。没有超越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