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584795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第 1 页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班级:10 级文本(1)班姓名:龙争荣学号:2010021016“于”字的研究,最具权威的是郭锡良先生的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的实词虚化说,在现在,我们把“于”字归在介词里面,实质上是承认了“于”的虚化。但是,对于“于”的起源和发展,却还有不同的说法,在也论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这篇论文中,则认为“于”起源于原始汉语的格助词。那么, “于” 最初成字的时候到底是什么词?简要的论述一下“于”的起源和发展。要了解“于” ,那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介词?所谓介词就是: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

2、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原因介词和其他介词。而“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于”的的确确是介词,如: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 ,或仍作“于”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第 2 页例: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 。那么“于”最初出现于那里?于的字形演变如下:由此可见, “于”最早应是起源于商朝的

3、甲骨文。并且“于”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用的很多,这样看来“于”应该是一个常用字,就像我们今天用的“人” 、 “水” 、 “吃”等词,初步推断:“于”应该是名词,或动词。在篆文时期, “于”的写法就比较少了,说明这时候“于”字开始虚化。到了汉朝时,许慎说文解字说:“于,於也。象气之舒。 ”本义为叹词,音 x。许慎说“于”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所以“于”最初是个感叹词,只是在甲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第 3 页骨文使用之初, “于”就被引申为“大于”超过,这多半是大声出气,就有了超越。 “于”的其他虚词义是其假借用法,今音读 y。可用作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介词“于”早在甲

4、骨文中就已大量出现,西周以后,随着介词“於”的出现, “于”的一些用法逐渐被“於”所代替,魏晋以后,除了在引用古籍或固定格式中以外, “于”就很少出现了。 “于”的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的用法只出现在先秦汉语中,汉代以后逐渐消失了。如: (1) 、穆姜出於房。 (左传成公九年 ) (2) 、仲尼适楚,出於林中。 (庄子达生 ) (3) 、民以为将拯己於水火之中也。 (孟子梁惠王上 ) 庄子齐物论借南郭子纂云:“夫大块隐气,其名为风前者唱于 ,而随者唱隅 。 ”可见古人以“于”状风声。上古于、乎二字同音(匣纽、鱼韵) ,甲骨文乎字即呼字(金文亦然),可见上古以“于”状风声,犹若以“呼”状风声。而今语

5、状风声之词正是“呼” ,可见状风声之词古今一脉相承。此可证明以“于”状风声乃是古今共识,不可以为庄子一家之言而轻忽视之。 易以翼下、坤上为升卦(奎) ,坤为地,也就是 庄子所谓“大块” ,粪为风,整个卦象呈现“大块隐气”之趋势。 “大块隐气”就是风出于地而升,故卦以“升”为名。所以“于”在先秦上古时期,应该是一个名词类型的词。到了史记 , “于”才开始变的虚化,虽然之前有,但是不是很明显。“于”作介词时,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第 4 页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主要有以下用法:(一) 、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1、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6、。(1) 、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在” 。如: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 。明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关使者袁环中(袁可立子)来晤,即于舟次报谢。 ”2、引介行为发生或状态存在的场所,可翻译成“在”。例如:(1)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 2)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诗经召南采蘩 )( 3) 、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公孙丑上 )( 4) 、季氏于鲁相二君矣。 (左传成公二年 )( 1)“ 于”引介的处所成分表示状态存在的场所;例(

7、2 )“ 于”引介的处所成分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例(3)(4 )的“ 于”和例(5)的“ 乎”引介的处所成分都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 (二) 、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1、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第 5 页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可译为“在” 。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 ) 。2、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到时” “至” ,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

8、不亦远乎(报任安书 ) 。(三) 、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 “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以” “把”等。例:今予其敷心腹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四) 、引介工具、方式或凭借的依据成分引介工具成分可翻译成“用”,引介方式及凭借的依据可翻译成“凭”“ 依靠”“按照”等。例如:( 1)是故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 (管子乘马 )(2)民保于城,城保于德。 (左传哀公七年 )(五) 、引介对象成分。(1) 、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 (尚书 盘庚下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第 6 页(2) 、与人善言,暖于是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六) 、引介施事成分。相当于被动句。(2) 、郄克伤于矢。 ( 左传 成公二年 )(七) 、引介原因成分“于”引介原因成分可翻译成“因为”。例如:(1)余必使尔罢(疲)于奔命以死。 (左传成公七年 )(2)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孟子公孙丑上 )汉代以后这种用法被“因” “缘”代替。“于”除了作介词外,还有好多用法,如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其实,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字都有它的历史背景,每一个字都是一个传说,每一个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应该爱护文字,了解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