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增长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25583608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的增长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城市的增长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城市的增长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城市的增长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城市的增长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的增长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的增长教学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城市的增长,一个英国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2010),发达国家,人均GDP :$35,580预期寿命: 79 岁成人识字率:99%,一个墨西哥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2010),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 : $11,410预期寿命: 76 岁成人识字率: 92%,一个马里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2010),发展中国家,人均GDP :$1,130预期寿命: 50 岁成人识字率:46%,5,事实 1: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着巨大差别(人均真实GDP)事实 2: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率有很大差别(人均真实GDP增长率),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第一节 城市经济增长的概念,一、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增长是指

2、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一般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是宏观经济动态运动的理论阐述,“增长”在多数情况下与宏观经济分析相联系,因此城市经济增长能否在城市层次上讨论?增长可以在城市层次上讨论,原因在于:对增长问题的研究并不完全局限于宏观经济分析城市经济的分析并不是作为一种介于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之间的“中间层次”而存在的,将城市经济学视为“中观经济学”的理解不妥。,城市经济增长可以区别于一般经济增长而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存在,其原因在于:首先,一般经济增长考察一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动态演化过程,而城市经济增长是将某一特定城市的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城市经济的

3、发展运动固然有与整体国民经济运动一般规律契合之处,但城市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其动态演化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其次,城市经济增长分析中有一般经济增长所没有的重要因素分析,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是由城市经济自身特性决定的。例如,城市经济增长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前提,而多数一般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中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是限制递增规模经济的。又如,聚集经济是城市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变量,这在一般增长理论中得不到反映。,再次,一般增长理论是抽象掉空间因素之后的动态分析,而城市经济增长的讨论必须考虑空间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城市经济增长过程的空间表现上:一方面增长极的产生取决于空间、区位因素;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增长的扩散及对

4、整个城市体系的影响也蕴含着许多空间经济问题。最后,区别于一般经济增长理论,城市经济增长对于制度、政策给予相当的重视。一般经济增长理论中对于制度性变化、政府干预、公共政策的研究薄弱;而在城市经济增长的分析中,这些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决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城市政策和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城市增长”与“城市经济增长” 的关系“城市增长”(Urban Growth)是西方城市经济学中常见的概念,与对城市经济增长概念的明确界定相比,它是一个含混的概念,有时指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扩张;有时指城市经济(国民收入的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的扩张。后者显然与城市经济增长(Urban Eco

5、nomic Growth)是相通的。从前者看,二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重叠的,因为决定城市增长的最大动力源于城市经济的增长。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二、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指标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两个:就业量指标和国民收入指标。1. 就业量(Employment) 就业量之所以被用作测度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源于两点:一是城市就业量与人口之间存在稳定的对应关系,而人口规模是测度城市规模最适宜的工具,在城市增长与城市经济增长大部分相通的情况下,就业量自然被用来作为测度工具;二是就业量在外部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与城市的经济规模存在稳定的对应关系。,采用就业量作为测度指标

6、时,用一个城市经济系统中的就业量代表该城市的经济规模,用就业量的变动表示城市经济的运动。在现实运用中,就业量指标是一个系列指标,总就业量是各部门就业量的总和,一般被分解为两个部分:向城市域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的就业量和向城市域内市场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的就业量。,2. 国民收入指标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发明之前,经济增长的讨论是无法落实的。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因此将国民收入及人均国民收入测度指标从一般经济增长领域移植到城市经济增长领域是理所当然的。但城市经济增长考察的不是一国的国民收入,而是某一特定城市的国民收入。所以与

7、国民收入总额(Total Income)相比,人均国民收入(per Capita Income)是一个更有意义的指标,要对城市经济增长作更全面深入的考察,需要利用人均国民收入这一重要指标。,13,生产率:作用及其决定因素,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劳动生产率(Productivity):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Y = 真实GDP = 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数量L = 劳动数量 因此劳动生产率 = Y/L (人均产出或劳动生产率),14,为什么生产率如此重要?,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关键决定因素,而生产率的增长是生活水平提高的

8、关键决定因素。当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很高,那么它的真实GDP和人均收入都会很高 如果生产率快速增长,那生活水平也会提高很快那么,什么决定了生产率及其增长率?,15,生产率是如何决定的?,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称为物质资本(K),简称资本。资本的重要特征是,它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K/L = 人均物质资本 如果普通工人有更多的资本(机器、设备等),那么其劳动生产率会更高就是说:K/L的增加导致Y/L的增加,人均物质资本存量(Physical Capital),16,人力资本(H):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人力资本包括在早期儿童教育、小学、中学、大学和成人劳动

9、力在职培训中所积累的技能。 H/L =人均人力资本 如果普通工人有更多的人力资本(知识、技能等),那其劳动生产率会更高就是说:H/L的增加会导致Y/L的增加,人均人力资本存量(Human Capital),生产率是如何决定的?,17,自然资源 (N):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有更多的N便可以生产出更多的Y 。N/L的增加会导致Y/L的增加一些国家很富裕是因为它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沙特阿拉伯有大量的石油)但国家并不需要有大量的自然资源才能使自己富裕(比如日本进口它所需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

10、s),18,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如农业技术进步,少数人就可以生产足以养活整个国家的食物(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技术进步并不仅仅意味着更快的计算机、更清晰的电视或者更智能的手机 它意味着能提高生产率的一切高级知识(使社会从已有的资源中得到更多的产出)公共知识。比如亨利福特的生产线私人知识。比如可口可乐的饮料秘方短期内私人拥有的知识。比如新药专利。,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19,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关系的图表或等式:Y = A F(L, K, H, N)F() 是一个表示投入如何结合起来以生产产出的函数;“A

11、” 表示技术水平 “A”乘以F( ),因此技术进步( “A”的增加)会使经济可以用既定的投入组合生产出更多产量(Y),第二节 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一、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增长机制,是指引起城市经济增长的城市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阐释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分析城市经济运行的内在结构及关系的主要的城市经济模型有:城市基础模型、城市经济投入产出模型(I/O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我们下面主要利用城市基础模型,从宏观的角度来描述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基础模型(Export Base Model)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各种模型中最为古老、常见和简单的模型,类似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中的

12、乘数模型。1. 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二分法城市基础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二分法。即将城市的产业部门按照是否向城市域外“出口”产品和劳务分成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基础部门指那些向城市域外“出口”产品和劳务从而为城市带来收入的部门;而非基础部门则指那些只为城市域内的市场而生产的部门。基础部门的“出口”带来收入以支付城市的“进口”,因而基础部门决定了城市经济的规模。基础部门向非基础部门提供需求,城市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比例。若其它条件不变,则这一比例越高,城市经济增长率就越高。,2乘数(Multiplier)乘数是指基础部门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城市经济整体规模增长的倍

13、数,在数量上等于城市整体部门(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之和)与城市基础部门之比。如果以就业量指标测度,则乘数计算如下式: MT/B式中,M为乘数,T为城市总就业量,B为基础(出口)部门就业量。,乘数作用过程如下: 假定在二分法的城市经济中没有税收、储蓄等漏出,当基础部门得到的出口收入增加100元时,如果进口支出占收入的20,则这100元出口收入中将有80元用于购买非基础部门的产品和劳务,20元用于购买进口品;购买本地产品和劳务的80元又成为本地居民的收入,其中又将有64元用于购买非基础部门的产品和劳务,16元用于购买进口品。如此往复,循环不止。将这一循环过程中各期收入相加,有:,由此可见,乘数等于

14、5,等于城市经济整体(1)与基础部门(0.2)之比。于是,城市经济的增长可以描述如下: TT/BBMultiplierB 其中,T为总就业量的增长额,B为基础部门就业量的增长额。采用就业量指标,是因为现实中两类部门之间的收入流是难以测定的。当然,在更复杂的分析中可以分析两类部门间的收入流动,并用收入指标更全面更深入地测度城市经济增长。,3. 乘数与城市规模以上对乘数作用的分析不是真正的动态分析,而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T(T/B)B,式中的乘数T/B是一个常数,但在实际的增长过程中乘数是变动的,与城市经济的规模相关。随着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规模扩大将导致城市地方市场的扩大,以前需进口的产品和劳

15、务将改出城市内部的非基础部门生产。因此,随着城市经济的增长,乘数会变大。,4. 对城市基础模型的评价城市基础模型在城市经济学中是历史最长的一个经济模型。从20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这一模型虽然受到各方面的批评,但因为它简单、易于理解和实际运用,而且与凯恩斯宏观经济乘数模型十分契合,因此它始终是城市经济学中分析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凯恩斯式的需求管理式经济学受到批判,作为对同样是需求指向的城市基础模型的批判也日益尖锐。,对此模型的批判主要是两个方面:次要方面的批评:集中于模型的一些细节方面,包括:对乘数是否稳定及其局限性的批评,对城市出口收入以外其它收入的作用的批评

16、等。这类批评导致对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修正,但未直接动摇对此模型的信心。主要方面的批评:认为需求指向模型对城市经济实质的理解是根本错误的。城市域内的商业活动和服务业是稳定和持续的,它们才是城市经济中基础的、第一位的组成部分;不断变动中的出口产业只是城市经济中附属性的、第二位的组成部分,因此模型对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相互决定关系的结论是本末倒置的。,具体而言,城市基础模型是一种需求拉上的模型(Demand Driven Model),它认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源于需求的变动,而这种变动完全是由域外对城市基础部门出口产品的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即只有当域外对城市出口产品的需求增长时城市经济的增长才可能发生,并通过乘数作用最终决定城市经济的增长幅度。,二、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中的供给方面城市基础模型属需求指向模型,强调外部需求变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下面从供给方面对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作进一步的探讨。1. 供给方面研究的意义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供给方面的原因在于仅有需求方面的阐释不足以全面认识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质。城市经济增长机制与国家层次的宏观经济增长机制是不同的。经济增长是两个方面作用的结果:投入的增加和生产率的提高。供给方面的研究就是遵循这一思路去寻找需求指向模型中不曾研究也未能包含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