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581183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粮食生产变化及原因分析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因其地理因素从而形成了显著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南部属秦巴山地,中部为号称 八百里秦川 的渭河冲击平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以秦岭为界,南北差异较为显著;南部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区,北部主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陕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陕南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省年平均气温 13.7,年平均降水量 400-1000 毫米,气温水量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多样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区内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陕西省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全省共有21个土类,50个亚类,400 多个土种。主要土类有栗

2、钙土、黑垆土、棕壤、褐土、黄棕壤、黄褐土、风沙土、黄绵土、水稻土、潮土、新积土、沼泽土和盐碱土。多样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壤类型,为陕西省粮食生产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2、陕西省粮食生产的土地资源条件陕西省土地面积2057.946万 hm2,其中山地总面积741 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36%,高原总面积926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平原391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受地势地貌、气候类型、经济水平等影响,全省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201X年全省耕地总面积2855千 hm2,人均耕地面积 0.113hm 2,水田占总面积的 1%,旱地占总面积的 67.33%,水浇地占总面积的31.56%

3、,全省耕地以旱地和坡地为主。201X-201X 陕西省总耕地面积波动变化,总量缓慢增加。从陕西省的三大区域来看,陕北黄土高原区土地面积816.07万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9.65%,其中耕地占全省的 34.3%。该区域沟壑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态环境脆弱,耕地瘠薄,农作物复种指数低,土地生产水平较低;关中平原土地面积481.17 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3.38%,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45%,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水浇地面积占全省的 88.59%,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果生产基地;陕南地区土地面积 760.71 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36.97%,其

4、中耕地面积占全省的23.25%,该区域林区面积大,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全省灌溉水田主要分布区。二、陕西省粮食生产变化分析1、陕西省粮食总产量变化分析陕西省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农业基础较好。近二十多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量扩张,大量耕地被占用,加之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对粮食生产带来了挑战。1980-201X年陕西省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由 1980 年的 757万吨,上升到了201X 年的 1194.70万吨,上涨了57.82%。分析增长过程可以发现,经历了跨速上涨 明显下降 缓慢恢复的演变过程。从地区结构来看,产销区特点更加明显。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继续

5、保持了较大的比重,陕南、陕北粮食产量占总产的比重逐年减少。1980-201X 年,三大区域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关中由54%上升到70.12%,陕南由31%下降到15.75%,陕北由15%变为 14.86%。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比重上升较大,陕北地区几乎没有变化,陕南地区下降最多。2、陕西省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分析自然因素是决定粮食生产结构的关键原因,陕西省多样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地貌类型,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得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较多,主要类型有玉米、小麦、稻谷、薯类和豆类等。从粮食生产结构来看,根据陕西统计年鉴201X的数据,1980 年-到201X年小麦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 31.4%提高到 3

6、5%以上,稻谷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10.18%下降到7.07%,玉米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37.02%提高到 4 6.15%,豆类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49%下降到04%。三十多年来陕西省粮食生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小麦、玉米在粮食产量中的比重提高较多,增幅达到了9.13%,稻谷、豆类比重有所下降,稻谷的比重下降了3.1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也发生了变化,小麦播种面积比重由1978年的从 35.75%提高到201X年的36.25%,稻谷播种面积比重由3.56%提高到3.85%,玉米播种面积比重由从24.30%提高到 37.57%,大豆的生产播种面积比重由从4.59.30%提高到4.84%。玉米

7、播种面积变化最大,其他作物变化较小。三、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原因1、水地资源数量不足,影响粮食产量增加土地是农业赖以发展的根本,是粮食生产的基础。陕西省耕地资源在数量质量两方面影响着粮食生产。依据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1996 年陕西省有耕地总面积 514万 hm2,到201X年全省耕地只有 285.25 万hm2 了,15 年总共减少了 228.75 万hm2 耕地,减少比例达到了 4 4.5%,年均减少速度达到了4%。耕地的减少,使得粮食播种面积显著减少,进而影响了粮食生产。陕西省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80m3,耕地亩均 850m3,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58%和

8、 42%,缺水率19%。陕西省耕地资源中水浇地的比例偏低,201X 年陕西省有水浇地 90.04万公顷、旱地195.21万公顷;水浇地只占总面积的 31.56%,旱地占总面积的 67.33%。2、种粮经济效益较差,农民积极性不高在种植粮食过程中,投入的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生产等成本较大,粮食的实际收益远远不及种植蔬菜和水果等经济性作物。一方面,粮食作物种植的收益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民扩大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选择进城务工获取更大的收益,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数量减少了,劳动投入不足影响了粮食生产。四、提高陕西省粮食生产水平的对策1、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9、耕地是粮食作物生长的根本,只有保护好耕地,防止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是必须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未来在经济发展与城市扩张的大背景下,保护耕地与耕地占用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比例和用地布局安排,提高粮食作物的生产能力,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粮食产量,是保持陕西省耕地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2、利用财政手段,加大种粮补贴,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在稳定粮食总量、保证粮食供给的前提下进行。政府积极利用财政手段,促进粮食生产,根据情况对种植户进行农业补贴,

10、以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鼓励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粮食单量。3、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水资源短缺,旱地比例过大,影响了粮食生产,原因在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成了制约陕西粮食生产的重要瓶颈。各地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应利用多种融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和其他农业基础设施。内容简介: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不同种族不同语种之间的交际,现在说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语言和不容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双方必然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之间的文化圈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人生观不一样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11、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不同种族不同语种之间的交际,现在说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语言和不容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双方必然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之间的文化圈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人生观不一样,这些差异就是文化差异。往往跨文化交际会因为这些差异而导致出现失误,比如一些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彼此的文化圈不一样,就到产生不同的文化取向。当然,在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才能进行交流,这就要求要学会对方的语言才能正常沟通,对于一方来说是自己的母语,但是对于另一方来说就是一门外语,如果不懂词汇所蕴含的意义就容易造成笑话。跨文化交际的途径非常多,可以用

12、语言来交际也可以用其他非语言来交际,比如书画、影像等,可以面对面的交际,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交际,还可以通过书信等书面交际,只要选择对交际的途径,跨文化交际也会变得容易。当前,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未来需要用到的交际大多为言语交际,就是用口语传递,跨文化言语交际用的最多的就是英语交际,因为英语作于全球第一交流语言,会讲英语的人也是最多的。 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文化发展也逐渐全球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们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但是由于各国教育、文化、经济发展都不一样,导致文化背景也各不一样,特别是我国,中国式的文化思维模式根深蒂固,所以经常会发生

13、在与国外比如英美国家的客户商务洽谈时,我国的人员喜欢寒暄,用其他方面的话题推进或者暗示问题,但是往往这样的谈判方式会让他们转移注意力,转移话题,导致谈判失败,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成为交际障碍,比如老外特别注意隐私权,他们在交流中不会谈起双方的家庭、年龄、婚姻状况等,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在交流中会涉及到这些话题。比如在国外,哪怕是在公众场合,比如公园的椅子,只要有人坐了,其他人不会再去坐了,因为这已经是他的临时私人领域,如果要去坐就要征求对方的意见,而在我国,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跨文化交际还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比如,韩国人非常喜欢吃狗肉,而在吃狗

14、肉之前,他们会用棍子击打狗,让狗的肉可以松一些,增加口感,但是这种行为对欧美国家来说恰恰过于残忍,他们非常不认同这样的行为,甚至美国政府提出交涉,申明要去掉用棍子打狗的环节,否则就要对韩国实行经济制裁。这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价值观对同一件事不同的看法与理解,价值观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不同,带来的后果也会不一样。许多讲英语的外国人实际上更加注重的是交际内容,语言或者语法错误是能被原谅的,但是讲话规则违反了就会让他们觉得非常不礼貌。因此,了解英语语言所蕴含的意思以及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也非常重要,什么场合讲什么话对他们来说都非常严谨。比如谈话的距离、社交礼仪、政治信仰话题、女宾客的体重、女士优

15、先等都要非常清楚的了解与遵守。种种情况表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只有相互了解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因此首先要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特点以及文化背景,要熟练掌握对方的文化方面的细节,包括对方不愿提起的领域都要熟悉,只有这样才能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达到交际目的。 三、酒店管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现状 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测试发现,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强一些,而影响酒店管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英语能力水平上面,英语能力直接影响了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具备基本的服务操作水平与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是现代酒店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16、许多高校也已经注意到了这方面,直接在这方面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比如聘请外籍教师,通过外籍教师直接的文化观念的传输,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技能的同时也了解到不同文化风情与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差异。 四、酒店管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在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要像所学语言国家的当地人一样去想问题去思考问题及反应,要能及时作出与所学语言的当地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但是由于大多数的酒店专业学生在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还处在把语言学好的阶段,采用死记硬背的形式,只要能应付文化考试就可以,这样的一种错误观念导致学生在学习跨文化交际时不能得到有效的效果,今后,他们在实际运用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不能很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其次,从教材内容上看,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课程内容较少涉及到文化交际相关内容,另一方面,酒店管理更多的是酒店服务技能,与文化相关的课时较少。学生在学校中较少涉及这一方面的内容,在实际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