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5580046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论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论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论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论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论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论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论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内容摘要:一堂 45 分钟的课,怎 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一篇同样的课文,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走进课文,延伸社会。我想语文老师对教材钻研的深度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深度,语文老师的教学智慧决定了学生的学 习效果。要做到深度和效果的紧密联系,语文老师应在课前备课上下足功夫,在 课上灵活应用。把握好每一篇课文的特点,关注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优化环节,步步落实,求新求变,提高课时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教学精彩纷呈。在本文中我就从课文切入的角度 谈谈我的做法:第一、文题解读切入,窥一斑而见全豹:1、依题置疑,用疑启思,激发兴趣;2、理解文 题, 紧扣线索,把握重点。第二、

2、疑点解 读切入,柳暗花明又一村:1、于细枝末 节之处设疑切入,启 发学生思 维的火花;2、于看似矛盾之处设疑切入,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第三、文眼解读切入,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四、创境解读切入,为有源头活水来:1、朗读切入; 2、音 乐切入;3、插图切入。希望我的这些做法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得来同行们的指 导。关键词:依题 疑点 文眼 创境 切入王荣生先生认为:“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 ”是的, “教什么”要比“怎么教”重要,然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比教学形式的运用重要,是有一个前提的,

3、那就是人们纷纷追逐教法的花样翻新,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和规定性,导致教学内容的混乱甚至消弭,而不是说,教学形式不重要。从一堂具体的课来看,内容和形式总是互相依存的,内容的呈现总是以一种形式作为渠道或者载体的。我们也应选择一条最直接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在本文中我将阐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具体做法:一、文题解读切入,窥一斑而见全豹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都知道,题目在文中的作用无非就是:充当线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用比喻双关等修辞来增强文章的趣味与悬念。尤其对于叙事性散文山水散文乡土回忆散文、小说及玄思哲理散文类文本更是如此,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 。这就让我们在课堂

4、开头单刀直入文章的题目,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并从中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1、依题置疑,用疑启思,激发兴趣文题是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一视觉停驻点,是学生阅读文本时获得的第一信息。因而,在日常文本解读实践中,围绕文题做文章,设置一些相关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切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对学生正确语文思维的形成综合评价类论文2大有裨益。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 ,在新课导入并板书课题后,问:我们看标题。 “最后”两个字传递了什么信息?大家都是“顺向”思考的,能不能逆向思考一下?从“先前”到“最后”体现了一个什么过程?从

5、情感的角度考虑, “最后”可以让我们想到什么呢?由原先的“不珍惜”到“留恋”的变化,又是一个“变” 。那么“最后一课”对应的应该是先前一课!其中也有一个“变” 。现在我们很容易知道作者通过什么(一堂课)写“变”了。课堂上有什么?黑板、课桌、讲台等一起上叫什么?是布置,叫教室环境更准确。到此,我们可以推测这篇文章应该是通过老师、学生、环境以及人物心情的“变”来表达一种东西的。这是这堂课的切入部分:猜测,教学生如何读书。看题目,猜内容,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也是文章构思方法的启示。似乎罗嗦的开头,是有意识的阅读和写作思路的指导,并为下面的推进做铺垫,初读文本,补充猜想,加深印象。这样的切入,学生思维

6、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此法正如俗话所说:“题是文眼睛” 。这题的“眼睛”一旦被我们抓准,文章的理解便迎刃而解了,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2、理解文题,紧扣线索,把握重点所谓线索主要是指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像一条链子,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就能加深对课文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教学就绝不会走弯路。如我在第一次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时,就紧扣“第一本书”这条线索展开问题设计:这是一本什么书?由这本书牵扯出哪些人?为什么它不是一本完整的书?通过这

7、些小问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这人生中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我的第一本书镶嵌着父亲深情、同学友情、童年乐趣、生活苦难抗争。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又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忘记了知识源头和人生起点,即忘了过去,忘本。这样一来课后的一切问题都一举攻破,水到渠成地分析出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主题。这样从文题线索着手,学生就会紧紧围绕线索来思考,绕过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遵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二、疑点解读切入,柳暗花明又一村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

8、,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基础。在文本解读中我们如果能够抓住课文的疑点,引导学生去探求,就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 所以可以说课文的疑点是引导学生向纵深推进理解课文的突破口。1、于细枝末节之处设疑切入,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细枝末节来源于礼记乐记:“铺筵席,陈遵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它的意思指:末节:小事情,小节。细小的树枝,策末的环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3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所以在文本阅读中往往被我们所忽略,而这也许就是我们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突破处。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

9、时,我抓住诗中这么一句话:“你看那朵流星,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问学生:“这句诗中的“朵”是否用错了?”多数学生认为没有错,却又说不出什么道理。于是接连提出三个问题:“朵是一个量词,一般用来修饰什么?”学生回答:“花” 。 “花会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美。 ”“诗人用朵来修饰流星,说明流星与花有相似之处,相似点是什么?”学生很快领悟了:“流星和花一样美。 ”这时,我趁热打铁进行总结:“可见,诗中这个朵字不仅没有用错,而且用得很恰当,很形象,很有艺术性,同进也十分符合诗歌语言必须优美的要求。 ”2、于看似矛盾之处设疑切入,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初中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如果我

10、们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直接引进矛盾的对立面,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例如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就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 “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 )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 )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问题一出,学生就议论纷纷,探究课文的热情就上来了,这样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就发挥的淋漓尽致。另外也可以从课文现成结论相反的角度提出问题。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杨修之

11、死一文时,课文把曹操写成多疑奸诈的形象,而与观沧海中曹操的形象一样吗?怎样理解这两个不同的形象呢?学生在争论孰真孰假上激情倍增,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分析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的曹操的区别。这样,学生不仅能记得牢知识,而且分清了文学作品与历史的不同。的确,借助问题的形式,悬念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辩,形成学生思维在那一刻激流勇进,不仅收获活跃的课堂气氛,还使学生充分挖掘课文内容,感知语文的“美” 。三、文眼解读切入,咬定青山不放松本文所说的“文眼”指的是文章中的亮点,具体的说就是文章中关键性的字、词、句和细节等重点或难点及中心句。而文中的这些关键的字、词、句和细节是文章中心或主旨的直接或间接的体现,抓住了

12、它们,就可以顺藤摸瓜,更好地去解读文本,对文本的解读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如我在第二轮教学八年级下册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时,就围绕课文最后一句:“人不能忘本”作为全文的切入口设计问题:1、 “忘本”什么意思?2、作者小时候的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如何?请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3、在那个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文中是如何描述的?4、这些人和事作者用什么把他们串联在一起?5、从上所述,作者难忘第一本书,其实就是难忘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就这样一问激起千层浪,课文内容一下子被学生读懂。又如教学鲁迅的社戏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了解文章的内容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对于这件事作者有着什么样

13、的态度。这样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就能知道作者在文章中的大体情感对乡间生活的喜爱,对观看社4戏的喜爱。然后,我就抓住文章最后的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再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豆是怎样的,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是否好吃?戏是怎样的,到底好不好看?为什么其实并不好看的戏、并不好吃的豆,作者却要如此称赞呢?其实这一句话就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去看书,学生自然就能理解文章为什么要如此行文,作者的情感思路也就清楚明白了。进而也就解决了鲁迅文章难教的困惑。这样一来,我们在上一节课前,根据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只要先确定本课的重难点,

14、进而把我们的切入点恰好的放在这重难点上,再对课文进行讲解分析,就会分析得深刻透彻,学生学起来也得心应手。真是教的放松,学得轻松,很好的提升了课堂 45 分钟的效率。四、创境解读切入,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是社会生活的内涵与外延,我们的课文离不开特定的“情”和“景” 。在语文日常课堂教学中,就是老师和学生也都是充满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每一天,每一课我们老师的情感总会不同,在 45 分钟里我们的老师会有意或者无意地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不仅能够焕发出语文课本身所具有的活力,而且也能有效地点燃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成为学生增长知识、陶冶品质、培育情感和进行审美

15、体验的过程。1、朗读切入,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大家都知道,朗读训练有一个最浅显,也是最基本的一点作用,那就是有效的朗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究其原因,无非是: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因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适当进行朗读切入或安排一定比例的朗读环节,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便于理解课文。我在这里探索的朗读方法是:朗读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并用的方法,除通常的赛读、评价打分式的朗读,还要采用“神入角色,心驻课文”的方法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冰心、当作盲孩子、甚至当作被关在笼中的华

16、南虎去“亲临亲历” , “深入体会” ,大声地,动情地,陶醉地朗读,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朗读效果明显,热情高涨。2、音乐切入,是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艺术课堂文本切入可以利用音乐或歌词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文本的氛围中,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之中,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进而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主要内容。如教学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背影时,我是这样切入的:“有这样几句歌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 ”学生很自然的进入到文本的情景中,这样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情感,为文本的解读奠定了了基调。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