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定价系列专题二:担保何时被市场认可如何定其溢价

上传人:Co****e 文档编号:25557901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债定价系列专题二:担保何时被市场认可如何定其溢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用债定价系列专题二:担保何时被市场认可如何定其溢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用债定价系列专题二:担保何时被市场认可如何定其溢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用债定价系列专题二:担保何时被市场认可如何定其溢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用债定价系列专题二:担保何时被市场认可如何定其溢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用债定价系列专题二:担保何时被市场认可如何定其溢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债定价系列专题二:担保何时被市场认可如何定其溢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策略研究 2017年 10月 16日 信用 策略专题 担保何时被市场 认可?如何定 其溢价? 信用债定价系列专题二兴业研究策略团队 摘要: 实践表明 , 市场拥有一套自己的对担保有效程度的认知逻辑。 基于市场有效的假设 ,我们比较担保方与被担保方在某一时刻的隐含评级级别差:若市场对担保效果认可度高,则被担保方隐含评级应接近或者等于担保方隐含评级;反之则远离。 我们发现 , 市场对担保效果的认可程度与被担保主体自身资质相关,自身资质越好(体现在债项隐含评级或外部主体评级越好),担保受认可度越高。 而这一认可度 与担保方资质、被担保方企业性质、被担保方财务数据 无直接关系。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发现

2、 , 关联方担保形式下,被担保方外部主体评级 AA+及以上、隐含评级 AAA-及以上 , 担保完全有效;被担保方隐含评级 BBB+及以下,担保基本无效。专业机构担保形式下,被担保方外部主体评级 AA+及以上、隐含评级 AAA-及以上,担保完全有效 ; 被担保方外部主体评级 A+及以下级别 担保基本无效。非关联方担保形式下,被担保方外部主体评级 AA+及以上、隐含评级 AAA及以上,担保完全有效;被担保方外部主体评级 A及以下、隐含评级 BBB+及以下担保基本无效 。 市场对不同形式担保有效性的认可程度为关联担保 专业机构担保 非关联担保 , 与直观印象一致。 最后 结合信评结果,我们 制定了一

3、套 机构通用 的担保溢价 合理 定价方法 ,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与公式。 毕 成 手机 /微信:13162037205 E-mail: 苗枥文 E-mail: 兴业研究: 2017年 10月 16日 第 2页 1、 担保及 担保溢价 概述 在上一篇信用债定价专题中 ( 详见 兴业研究信用策略报告:收益率曲线怎么编?怎么用于筛债? 信用债定价系列专题一 20171011 ) , 我们介绍了如何 编制 收益率曲线 进行信用债 的统一定价 与筛选。 文末提到 ,基于 信用风险和剩余期限能给出债券的初步定价。 若 债券 附带 一些债项条款,应在初步定价基础上再进行调整 。其中 第三方担保 是 一类

4、重要的债项条款,存在一定的担保溢价。 本文将对这 一溢价 的合理制定方法 进行分析与归纳。 根据担保法, 担保 形式分 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 其中保证 即是第三方担保 , 也 是债项条款中常见的担保形式,下文的研究也将围绕此 展开 。 根据 担保方 的性质、 担保方 与被担保方的关系 , 第三 方 担保大致可以分为: 关联方 担保 (由母公司 、集团兄弟公司等 提供担保) 、 非关联方担保 (由无关的公司 、 生意往来公司 等 提供担保) 、专业机构担保 (由 中债信用增信、中国投融资担保等专业担保增信公司提供担保 ) 三种类型 。 图表 1: 担保形式分类 数据来源:兴业研究

5、第三方评级机构 会考虑担保条款 适当提高主体的债项评级 ,理论上遵循最终 债项 评级 不低于 被担保方 主体 评级与担保方主体评级 的 最好 水平 。 例如 ,若 评级机构 认为担保较为有效 , 且 担保方信用资质 更 好, 则 被担保方 的债项评级 会被调高到 担保方主体评级的水平。 统计 有担保 存量信用债的 主体评级与 债项 评级 (剔除 数据不完整和主体评级已经是最高 AAA的券 ),债项评级高于主体评级的比例为 82%,即评级机构认为约有八成的债券其担保是具有 兴业研究: 2017年 10月 16日 第 3页 一定效果的。 然而 在实际 的 债券发行交易中, 经常 会出现担保方资质较

6、好 、 被担保方债券收益率 却 很高的情况 , 显然担保有效的比例没有 82%这么高 。 这表明 不同于评级机构 ,市场 拥有一套自己的对担保有效 程度 的认知 逻辑 。 我们认为 之所以存在 上述差异 ,主要有以下原因: ( 1)外部评级 存在虚高, 且市场 逐步认识到这点。( 2) 很大一部分 主体评级为 AAA,此时已看不出债项评级与主体评级的差异。( 3) 依靠 担保提高债项评级,可能是为了顺利发行而有意为之。 ( 4) 评级 调整非零即一,跨度太大, 且 区分度低。 ( 5)担保效果 难以量化, 存在一定的 的主观 认知 差异 。 鉴于 对信用债定价是要给出市场认可的合理价值, 因而

7、 在 确定 担保有效程度、 制定 担保溢价 时不应使用 外部评级的数据。 那么 该用什么数据 来定 担保溢价呢? 基于市场整体有效的 假设, 市场 对担保有效程度的认知逻辑 应是 合理 的 , 可以用于担保溢价的制定 ; 而市场的认知 体 则 现在 债券 价格( 收益率 ) 中 。 为了消除 债券价格中 剩余期限的影响,我们选用 隐含评级作为 最终 的考察指标 。比较 担保方与被担保方在某一时刻的隐含评级 级别差,判断逻辑为 : 在没有其他 因 素干扰下,隐含评级主要反映了市场对主体风险的认知 ; 若市场对担保效果认可度高,则被担保方隐含评级应接近或者等于担保方隐含评级;反之则远离。 2、 担

8、保受认可 度与什么因素相关 基于以上逻辑 ,我们来分析市场对担保的认可程度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我们从 2010年以来 存续过 的中票、短融、公司债、企业债、定向工具中 剔除城投 债 、集合企业 债, 再从中 筛选出 有担保 条款 ,且担保方也曾为发债主体的债券 (这样 担保方才也有隐含评级 )。 为了 提取同一天的 两个 隐含评级,担保方债券与被担保方债券的存续期也得保证有 交集 。 共得到有效 样本 476 对 ,约占 目前 有 担保存量债的 二成 , 具有一定的 市场 代表性 。 筛选完样本后 ,我们计算 担保方隐含评级比 相应 被担保方隐含评级高出多少 个 级 别 , 寻找这个 级别差

9、 与什么因素有关 。考虑 信评中的一些常用 标签 , 备选 的因素有: 担保方和 兴业研究: 2017年 10月 16日 第 4页 被担保方的资质(主体隐含评级 、 主体外部评级)、企业性质 (国企 、民企 ) 、资产负债率、净利率 。 分析 平均 级别差随 备选因素 的分布情况 如下 。 ( 1)级别差 随被担保方资质 减弱 而增大 。 我们用 主体 外部 评级和债券隐含评级来 表征 主体信用资质。可以看到 ,不论是含私募 债 还是不含私募债 的样本,其级别差的分布 从左到右 都呈 以下规律 :在某个 外部评级 或隐含评级之前,级别差很小,甚至倒挂,如图中左侧红框所示 。 在 这一外部评级或

10、隐含评级之后,级别差逐渐增大,如 各图 第一个 箭头所示 。随隐含评级 分布 时 , 最后一组 的 级别差较前一个跃度较大, 数值达到了 67, 如 第二个 箭头所示 。 图表 2: 级别差随 被担保 方 资质 的分布 数据来源: Wind、兴业研究 注: 纵轴为 各组 平均 级别差,横轴为隐含评级或主体评级。部分 评级 样本较少,并未展示。私募 债数量占比不可忽视, 但 整体上 对 结果 影响 不大, 下文 将使用 包含私募的全样本 。 观察过后 我们认为, 级别差 随 被担保主体资质 的分布规律较为明显 。 那么这一规律 该如何解读? 当被担保方信用 资质较好 时 ,隐含评级与 外部 主体

11、评级 较高 ,此时级别差很小甚至倒挂,表明 市场认为 被担保方信用资质比较接近或等同 于 担保方,担保效果受认可度高。 之后 随着 被担保方 信用资质的减弱,级别差逐渐上升 , 市场对担保认可度逐渐下降。当 被担保方信用 资质较 兴业研究: 2017年 10月 16日 第 5页 差时 ,隐含评级与 外部 主体评级 较低 , 此时 级别差大幅跃升 ; 这一现象只有 在担保方隐含评级很高且被担保方隐含评级很低 时 才可能实现 , 表明 被担保方的隐含评级 基本 没有得到 提 升,市场此时 认为 担保 基本 不具 效力 。 ( 2)级别差 随担保方资质 、被担保方 企业性质 、 被担保方财务数据的

12、分布 无明显 规律。 随着担保方 信用资质的减弱 , 级别差逐渐 缩小 ,当担保方隐含评级较低时,级别差很小甚至倒挂。 这一规律 看似和上文相同, 但实际情况下 发行人不太可能去寻找低资质的担保方,因而此条规律真正 含义 是由于担保方本身资质较差,和被担保方一个水平,所以级别差较小,而非 体现 担保有效的规律 。 级别差 随被担保方企业性质存在央企小于 国企小于民企的规律,但差异度并不大。 此外 , 级别差 随担保方外部评级、担保方企业性质、 被担保方平均资产负债率 、担保方平均 资产负债率 、被担保方平均净利率、担保方平均净利率等 因素的分布没有出现明显的规律 , 因而我们认为 市场对 担保

13、效果 的 认可程度 与这些 因素 均 无 直接 关系 ( 这些因素会影响 对主体信用资质 的综合评价,与 级别差 或多或少 形成间接关系 , 但不在此讨论 )。 图表 3: 级别差随 担保 方 资质 、 企业性质 的分布 数据来源: Wind、兴业研究 兴业研究: 2017年 10月 16日 第 6页 图表 4: 级别差随资产负债率 、 净利率的分布 数据来源: Wind、兴业研究 ( 3)最终认为 ,市场对担保效果的认可程度与被担保主体自身资质相关,自身资质越好 (体现在债项 隐含评级或外部主体评级 越好) ,担保受认可度越 高 ,被担保方的评级或收益率将更接近担保方。 基于此, 下文 我们

14、将从被担保方的 隐含评级 与外部 主体 评级 角度, 进一步展开 研究 。 图表 5: 级别差随 各因素分布规律小结 备选要素 级别差 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说明 被担保方资质 隐含评级 AAA-及以上 或 主体评级 AA+及以上,级别差 1且 随 隐含 评级降低而线性上升 主体 资质 减弱 , 担保有效性 下降 隐含评级 BBB+及以下,级别差大幅上升 主体 低资质 , 担保基本无效 担保方资质 无明显规律 担保有效性与担保方资质关系不大 被担保方财务数据 无明显规律 担保有效性与被担保方财务数据关系不大 担保方财务数据 无明显规律 担保有效性与担保方财务数据关系不大 被担保方企业性质 无明显规

15、律 担保有效性与被担保方企业性质关系不大 担保方企业性质 无明显规律 担保有效性与 担保方企业性质关系不大 数据来源: Wind、 兴业研究 兴业研究: 2017年 10月 16日 第 7页 3、 三种担保类型 何时有效 何时无效 考虑到 不同类型的担保方会有不同的担保特征 ,我们 在 第 2 部分 样本券的基础上,将担保方按照是否是被担保方的母公司 或 实控人或兄弟公司,是否是专业担保增信机构,是否以上两者都不是 来 进行区分 , 对应图表 1 中的关联方担保、专业机构担保、非关联方担保这三种担保形式。 分别绘制 三种形式下,级别差随被担保方隐含评级和主体评级的分布情况,寻找规律。 图表 6

16、: 关联方 担保形式下 级别差 随 被 担保方 信用 资质 的分布 数据来源: Wind、兴业研究 关联方担保 形式 下, 被担保方外部主体评级 AA+及以上、隐含评级 AAA-及以上,级别差 专业机构 担保。( 2) 在担保无效 级别相同的 情况下, 关联 担保的 有 效 级别 要低于 非关联 担保,说明 前者 的 兴业研究: 2017年 10月 16日 第 9页 有效区间更大,因而 市场认可程度是 关联 担保 非关联 担保。 ( 3) 而 对比专业机构与非关联企业 , 虽然担保 有效、无效 的级别 都不同, 但 我们认为担保有效级别的重要程度更大 , 专业机构 担保的 有 效 级别 要低于 非关联 担保 , 因而市场认可程度专业机构 担保 非关联方 担保。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