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十五年来重要的做多机会回顾

上传人:Co****e 文档编号:25557405 上传时间:2017-12-15 格式:PDF 页数:208 大小:10.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研究:十五年来重要的做多机会回顾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专题研究:十五年来重要的做多机会回顾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专题研究:十五年来重要的做多机会回顾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专题研究:十五年来重要的做多机会回顾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专题研究:十五年来重要的做多机会回顾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研究:十五年来重要的做多机会回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研究:十五年来重要的做多机会回顾(2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源于数据 1研究创造价值 Table_Summary 十五年来 最重要的十四次做多机会 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 策略研究 2017.08.13 分析师: 郭艳红 执业证书编号: S1220514070001 TEL: 15010705788 E-mail 分析师: 胡国鹏 执业证书编号: S1220514080001 TEL: 15210653408 E-mail 分析师: 郑 小霞 执业证书编号: S1220512080002 TEL: 13391921291 E-mail Table_Author 联 系 人 :人: 孟欣 TEL: 18800008772 E-ma

2、il: 丁炎煊 TEL: 18888833161 E-mail: 袁稻雨 TEL: 13691353139 E-mail: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1、 重要的做多机会有限,耐心是更好的策略。 近 15 年来出现过十四次重要的做多机会。其中持续最短的有四次,分别是: 03 年 1 至 4 月、 05 年 7 至 9 月、 12 年 1 至 5 月和15 年 8 至 12 月,持续时间均在一个季度左右。其中 03 年的反弹因SARS 疫情蔓延而中断,但在 03 年底再次续演; 05 年 7 月的反弹是牛市的前奏,因对股权分置认识的局限性而中断; 12 年初的反弹是对经济的企稳预期,随后

3、因被证伪而中断; 15 年 8 月为超跌反弹,被汇率、政策面以及经济的不及预期打 断。 涨幅低于 20%的有四次,分别是: 09 年 9 月至 10 年 4 月涨幅18%,经济虽然在好转,但刺激政策退出的预期一直扰动,结构性机会异常突出,战略性新产业萌芽; 12 年初反弹 11%,经济企稳被证伪; 12 年 12 月至 13 年 5 月,经济处于阶段性企稳或改善过程,金融风险一直扰动,结构性机会一直突出,战略新兴行业;随后的13 年 6 月至年底,表现类似。 当剔除持续时间较短及涨幅低于 20%的反弹,那么最近 15 年来只有 7 次重要的全面做多机会! 2、 最重要的做多机会至少需要两个因素

4、,逻辑简单顺畅。 在全面持续的做多机会出现时,需具备 增长(盈利)、流动性(估值)和政策(催化剂)三因素中至少两个,三因素出现顺序可能不同,但总是不断集齐。其中 02 年初的熊市第一次反弹,具备经济恢复,降息大周期流动性历史宽松,以及国有股减持方案暂停的点火器; 03 年底的反弹具备经济好转及国九条政策催化; 05 年底至 07 年 10 月的大牛市则同时具备了经济持续繁荣,流动性高位泛滥和股权分置改革实质性推进释放改革红利这三个关键因素; 09年 9 月开始的机会具备 4 万亿稳增长、流动性和政策三个催化剂;10 年 7 月开始的机会具备经济改善和海外 QE 两个因素; 14 年初开始的牛市

5、具备流动性 和政策催化剂; 16 年初开始的机会具备经济改善和供给侧带来的政策催化剂。其中经济处于改善过程中,总是存在结构性机会,且只需要政策催化剂的出现就可以迎来全面的机会,这些政策可以来自各个方向,只是引导市场信心的催化剂。 3、 把握兑现收益 远难于 把握介入机会 ,贪婪比恐惧更难战胜。 与进场机会相似,每一次重要的离场机会也是三因素不断变化、发酵、确认的过程,但理性离场却往往意味着高昂的机会成本。 其中一个重要的线索在于引爆该轮行情的关键因素演绎到什么地步,是否发生了重要的拐点性的转折。如 02 年熊市中的第一次反弹,连续降息 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随后出现流动性的趋势性收紧变化,这是

6、之前趋势的转折;而另一个因素,国有股减持暂停在 6 月底兑现,成为反弹结束的另一个标志。对于 07 年的大牛市,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在 530 是一次标志性冲击,而二季度经济开专题研究 研究源于数据 2研究创造价值 始下行是一个确认性因素,意味着拐点出现,此时离场是符合两个因素转折的条件,但却需要丧失接近 50%的指数空间,不能不说是一个触及灵魂的考验。当 12 月份经济工作会议明确防过热防通胀时,意味着质的变化,是典型的再次离场信号; 15 年牛市类似,最重要的因素,流动性在 2015 年初不再继续改善,是第一个信号 ,政策性因素中,查配资是第二个标志性信号,这时离场将丧失 20%以上的指数收益

7、。 风险提示: 历史 研究 具有局限性 专题研究 研究源于数据 3研究创造价值 目录 1 2002.01.29 至 2002.06.25 熊市第一波反弹:始于国有股减持暂停、流动 性历史宽松;终于国有股减持意见出台、流动性一阶拐点 . 17 1.1 涨前背景:经济二次触底,降息大周期尾部流动性历史宽松,供给侧改革红利 . 17 1.1.1 经济二次触底,稳增长压力仍在 . 17 1.1.2 降息大周期尾部,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 19 1.1.3 从调结构到稳增长、扩大内需,政策友好 . 20 1.2 反弹催化剂:国有股减持遭暂停,降息 . 20 1.2.1 国有股减持遭暂停,加入世贸倒逼市场化

8、改 革 . 20 1.2.2 第八次(本轮最后一次)降息,流动性历史宽松 . 21 1.2.3 投资拉动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企业盈利小幅改善 . 22 1.3 结束的原因:国有股减持意见出台利好兑现,降息大周期结束、流动性一阶拐点 . 24 1.3.1 国有股减持意见出台,利好兑现 . 24 1.3.2 从通缩到通胀,降息大周期结束,流动性一阶拐点 . 24 1.4 市场风格及行业表现:估值超跌反弹叠加业绩改善;主线在金融地产及零售渠道 . 26 2 2003.01.03 至 2003.04.15 熊市第二波反弹:始于企业盈利大幅改善;终 于 SARS 疫情蔓延、货币政策正式转向 . 30 2

9、.1 涨前背景: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流动性阶段性紧张,政策中性 . 31 2.1.1 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恢复性增长,企业盈利开始兑现 . 31 2.1.2 央行回笼基础货币,利率水平继续抬升 . 33 2.1.3 十六大召开,开启政治新周期;宏观调控稳增长、保就业 . 34 2.2 支撑上涨的因素:企业盈利大幅改善,新增资金预期、尚福林上任 . 34 2.2.1 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企业利润显著增加 . 34 2.2.2 QFII 放开带来新增资金预期;政府完成换届、尚福林上任证监会主席 . 36 2.3 结束的原因: SARS 疫情拖累经济增长,流动性趋势向紧 . 37 2.3.1 SARS 疫情蔓延影响,第三产业及消费拖累经济增长 . 37 2.3.2 流动性向紧大趋势不变 . 38 2.4 市场风格及行业表现:五朵金花引领 5%行情 . 39 3 2003.11.13 至 2004.04.07 熊市第三波反弹:始于 SARS 影响结束、盈利大幅改善;终于经济降温、回笼流动性 . 42 3.1 涨前背景:投资、消费拉动经济高速增长、企业盈利历史高点,流动性紧张,政策防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