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5539 上传时间:2016-11-1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9.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 节目 录一、荒漠化的含义二、荒漠化的危害三、荒漠化的防治一、荒漠化的含义一、荒漠化的含义1定义:是指由 _和 _等因素所造成的 _。土地退化:由于使用土地不当其它因素,所导致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 生产能力下降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土地退化2. 主要表现:耕地退化、 退化、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草地林地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漠有区别吗?录面板开关知识点导航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带在干旱多风和疏松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利用土地等因素,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 风沙活动 的土地退化过程。想一想知识点导航二、北干旱半干旱区)南丘陵地区)贵

2、高原地区)土高原地区)北地区)水蚀风蚀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云贵高原的石质荒漠化目录面板开关知识点导航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西北地区严重的草场退化目录面板开关知识点导航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红色荒漠目录面板开关知识点导航漠化的具体表现黑土退化水土流失冻融荒漠化 / 荒漠化的含义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目录面板开关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 阿尔金山 古长城以北行政范围: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目录面板开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知识点导航三、 / 荒漠化的含义请从自然条件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气候干湿地形影响季风影响目录面板开

3、关知识点导航单击图片放大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景观的变化目录面板开关知识点导航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1、从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 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从而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降水少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 海拔高,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气候 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系、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挡,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气候: 以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主, 降水稀少 ,大风频繁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河流: 多为 内流河 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植被: 植被稀疏,自东向西

4、为 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地理位置 地形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荒漠化的关系1. 地理位置:2. 地形:3. 气候:4. 河流 :5. 植被: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 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两季。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覆盖率低,主要为草原、荒漠,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多沙质沉积物。显著自然地理特征 :干旱 景观 :以草原、荒漠为主知识点导航荒漠化的成因A、自然原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动力条件: 大风频繁物质基础: 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

5、护。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人 口 压 力水源减少 用水量加大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荒漠化土地扩大资源不足过牧 过垦过樵植被破坏 耕地扩大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 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荒漠化的成因A、自然原因B、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动力条件 :大风频繁物质基础 :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 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知识点导航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黄土高原如今到处是千

6、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目录面板开关地形: 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降水: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土壤: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自然因素活动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人为因素过度樵采毁林开荒轮荒开矿人类破坏了植被加速了水土流失。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 “ 帮凶 ” 的角色,且起主要作用地形:降水:土壤:植被:知识点导航活动题( 2): 有人说, “ 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 ”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正确。因

7、为由于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物,结果就是土地荒漠化。胡杨林干枯的胡杨林干枯的胡杨林滥牧 垦荒植被破坏 耕地扩大水源减少河流水量减少用水量加大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枯死荒漠化土地扩大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人口增长过快2、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 “ 红色荒漠 ”( 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 )。查阅资料,找出 “ 红色荒漠 ”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红壤性状

8、: 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300N( 2)自主探究:课本 然原因: “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人为原因: 前者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后者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1)“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 湖南、江西、福建、广东 等省。相同之处: 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不同之处:4. 盐碱化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地势低洼,频繁的旱涝灾害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大水漫灌)二、荒漠化的危害知识点导航四、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阅读课本 约距今三千多年前,欧州

9、一个古老的种族在一次战争失败后,沿着欧亚大陆桥向中亚迁徙。来到了罗布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并建立了楼兰国。他们之中的另一支,在敦煌、玉门一带建立了大月氏国。在经历了被称为前所末有的繁荣和文明之后,楼兰国却神秘的消失了。被历史学家称为古楼兰文明发祥地的罗布泊,也在三十多年前彻底的干涸了。古楼兰的突然消失,使造就了古楼兰文明的罗布人或称为楼兰人的他们,从此一直追寻着“阿布旦”的去处。他们放弃了古楼兰的废墟逆塔里木河而上,放弃了盐渍的罗布泊,逐水草而行,一代一代定居在被称为水草丰美的“阿不旦”的地方。古楼兰的消亡兴 :( 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2)大

10、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衰 :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 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思考: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三、荒漠化的防治三、荒漠化的防治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 17日 )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 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1、防治荒漠化需要 全球合作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措施: 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

11、荒漠化严的状况, 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 “ 三北 ”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4、我国的具体措施( 1) .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2) . 解决生活能源问题( 3) . 发展节水农业( 4) . 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5) . 设置草沙障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改善生态环境建防护林带乳化沥青固沙治沙措施 生物治沙治沙措施 工程治沙沙枣 胡杨锦鸡 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柽柳狼尾草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沙成就一治沙成就二农牧业交错带京津周边地区草原带荒漠绿化带以建立生态屏障为重点以退耕还草 ,以草定畜为重点土地绿化、硬化,发展高效农业,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以退

12、耕还草、还林为重点科尔沁草原1、看图思考,回答问题(l)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使周边地区出现沙尘暴、扬沙、浮尘的天气增多,降低大气能见度,污染周边的地区环境,使周边地区气候发生改变,如光照减少等,严重影响周边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 垦殖 放牧 垦殖的过程,沙丘有三层土壤,说明它历史上曾有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方式,宜农则农,宜牧则牧。2、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应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脱贫致富,要在保护环

13、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3、 什么是“生态移民” ? “ 生态移民 ”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 ?当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时,就有可能出现种种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应有计划地将一部分人口迁移到其他有接受能力的地区,这就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对自然的尊重。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一、荒漠化的含义:二、荒漠化的主要表现三、荒漠化的成因四、荒漠化的危害五、胁基础设施。成系列经济、地退化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北干旱半干旱区)南丘陵地区)贵高原地区)土高于地区)北地区)风蚀水蚀(因地制宜)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2. 解决生活能源问题3. 发展节水农业4. 植树种草,防风固沙5. 设置草沙障(因地制宜)四、课堂巩固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课堂巩固1. 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 江南丘陵 次生盐渍化B. 西南喀斯特地区 红漠化C. 西北干旱地区 沙漠化D. 黄淮海平原 石漠化 / 课堂巩固2. 土地荒漠化问题是我国西北地区表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回答( 1) ( 2)题。( 1)有关荒漠化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