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538515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系观与发展观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测评一、选择题1. 2014广东深圳二模下图“赢”蕴含的哲理是 ()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要在不断超越历史条件中实现人生价值事物的量变过程就是事物的质变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A. B. C. D. 解析:通过“赢”字的分解,告诉人们树立危机意识,才有可能“赢” ,故选 。 “赢” 字分解中, 时间、金钱 、沟通是“赢”的条件,故可选出。 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条件,故排除。混淆了量变和质变,故排除。答案:A2. 2014南昌一模“给植物放音乐,植物会长得比较好。 ”这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呢?许多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和人一样都喜欢音乐。音乐是有声波的,

2、声波可以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所以植物就生长得快。听音乐的植物会长得比较好,进一步佐证了()不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反应特性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反应特性、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等知识。植物和人一样都喜欢音乐,说明了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正确;音乐声波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所以植物就生长得快,这体现出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正确;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但并非不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反应特性,说法错误;植物没有意识,排除。答案:D3. 2014山东济宁一模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深刻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

3、带”的构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见()A. 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B. 人们能够根据需要创造联系C.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D. 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解析: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B 观点 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不等于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 观点错误。建 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使欧亚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强调的是人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而非 强调联系的普遍性,故选 D,不 选 A。答案:D4.

4、 李克强在 2014 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指出,不同国家经济走势分化,全球复苏进程缓慢艰难,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任重道远。这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充满曲折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必要条件没有人的努力就没有世界的发展A B C D解析:全球复苏进程缓慢艰难,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任重道远,体现了发展的曲折性,正确;增长动力不足导致经济复苏缓慢, 说明发展离不开必要条件,正确;错误,内部矛盾( 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观点本身不科学,世界的 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答案:C5. 2014北京东城综合练习(一)这是一则列

5、入教科书的工业设计案例:“面包机出口价 4 美元,煮蛋器 3 美元,通过工业设计把两种功能合成在一台设备中,原理没有改进,成本没有增加,出口价立刻上升为 12 美元。 ”从哲学角度看,实现利润倍增的秘笈在于()A. 注重联系,系统优化,追求综合效益B. 立足现实,解放思想,不断适应变化C. 舍弃传统,批判创新,变革思维方式D.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赢得竞争优势解析:“把两种功能合成在一台设备中”强调的是联系与系统优化,故 A 切题, B、D 不切题。 “舍弃传统”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错误,故排除 C。答案选 A。答案:A6. 2014广州调研金秋时节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

6、透的柿子给喜鹊作食物。喜鹊会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这个事例告诉我们()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农民发现并创造规律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变化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农民留一些熟透的柿子给喜鹊作食物,使喜鹊在果树上筑巢过冬,而喜鹊却可以在春天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这样做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们把握事物本质联系的体现, 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排除;规

7、律不能被创造,错误。答案:C7. 2014辽宁五校联考漫画人生如同坐公交车 ,我们知道它有起点和终点,却无法预知沿途的经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要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准备走曲折的路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实践具有目的性,实践活动的规模和水平可以有所不同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有关知识。漫画反映了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曲折,我们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说法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答案:C8. 2014浙江温州二模为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国务院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 2014 年的经济增长

8、预期目标定在 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这蕴含的道理是()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辩证否定源于外来力量,其实质是“扬弃”事物发展需要多种条件,必须统筹兼顾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缺点,应该全面分析A. B. C. D. 解析: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故排除。任何事物都有两点,但两点不等于优点和缺点,故不选。确定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兼顾各方,体现了 。量 变是 质变的前提,将 经济增 长确定上限和下限,体现了这一点,故 选。答案:B9. 2014南京一模 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 365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

9、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 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B. 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C.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D. 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材料中的数学公式及“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强调要重视量的积累,故选 A。B 强调 抓住时 机,促成 质变,C 强调量变与质变的过程,D 强调坚持适度原则,都与题目要求不符。答案:A10. 2014东北三校联考中国科学家最近自主研发出一台生物材料 3D 打印机。这台 3D 打印机支持活细胞打印,活

10、细胞的存活率高达 90%,存活时间最长为 4 个月。不过,从人体细胞、组织乃至器官被“打印”出来,到真正应用于临床,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3D 打印机的研发表明科技创新是一个()从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发展过程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不断超越自身、不断完善的上升过程矛盾双方从同一到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A. B. C. D. 解析: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所以错误。从人体 细胞、 组织 乃至器官被“打印”出来,到真正应用于临床,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不断完善的上升过程, 正确。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排除。选

11、C 项。答案:C11. 2014河北石家庄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列诗句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哲理相近的是()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D.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解析:题干中的诗句强调的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 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B 说明的是事物的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 强调的是树立群众观点,D 说明的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选 D。答案:D12. 2014襄阳调研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谈到学习书法的过程时说:“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

12、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这一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事物发展是一个量变不断积累的过程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等知识。学习书法经历平正到险绝,再回归平正的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故符合题意;错误,其否定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和上升的运动;错误,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仅有量变不可能实现事物的发展。答案:C二、非选择题13. 2014 年 7 月 30 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入

13、全面实施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一些人“扎根城市却不是城里的人” “住在城市却难享城里的好” ,种种新的矛盾对户籍制度形成了倒逼机制、提出了改革要求。从教育、就业、医 疗到养老、土地、住房,户籍制度改革与一系列制度密切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合理规划城镇布局,户籍制度改革与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 化、农业现代化息息相关,一子落而满盘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实施一刀切的落户政策。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意见

14、确立了差异化落户政策。请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解析:要依据联系观点的内容结合材料,分别从联系的属性、联系与发展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答案:(1)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有助于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合理规划城镇布局,保障流动人口权利,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加快城镇化进程。(2)联系着的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户籍制度改革与一系列制度密切相连,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推动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3)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搞好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

15、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14. 互联网的普及给电视 行业带来巨大冲击,随着电视开机率大幅下降,电视销售增幅大幅下降,业内甚至出现“电视将死”的悲观言论。 2014 年上半年国内电视市场销量不足 2000 万台,将迎来近 30年来电视市场的首次负增长。也有人认为将死的不是电视而是传统电视。面对消费者新的使用习惯,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品正在扭转电视在家庭中遭到冷遇的局面。拥有互联网基因的电视,将焕发生命力。你是否赞成“电视将死”的观点?请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理由。解析:可以回答赞成或不赞成,然后分别运用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过程等知识说明自己的理由。回答赞成或不赞成时,虽然用的原理相同,但各自的侧重点有差异。答案:不赞成。理由: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电视在互联网时代会不断进步,融入互联网元素的新电视会重新获得消费者的喜爱,电视不会死亡;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传统电视仍会被老观众喜爱,不会马上死亡。赞成。理由: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电视已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必然被新的产品所取代;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