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年级百校联考语文试题详细讲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5530575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4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年级百校联考语文试题详细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4届高三年级百校联考语文试题详细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4届高三年级百校联考语文试题详细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4届高三年级百校联考语文试题详细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4届高三年级百校联考语文试题详细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年级百校联考语文试题详细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年级百校联考语文试题详细讲评(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届高三年级百校调研语文试卷讲评 2014.4江苏 海门,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收讫/迄无音信 拮据/奇货可居 堤坝/提心吊胆B.赝品/义愤填膺 栅栏/春意阑珊 纤毫/阡陌纵横C.箴言/缄默无语 蠕动/耳濡目染 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收讫q / 迄q无音信 拮据j / 奇货可居 j 堤坝d / 提t心吊胆B.赝品yn /义愤填膺yn 栅栏zh/春意阑珊 shn 纤xin毫/阡qin

2、陌纵横C.箴zhn言/缄jin默无语 蠕r动/耳濡r目染 粗犷un/旷kun日持久D.湍tun急/惴惴zhu不安 讳hu言/经天纬wi地 勘kn察/堪kn称一绝,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社会蓝皮书描绘了2013年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涵盖了社会发展中的居民收入、人口、就业、教育、民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B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它的应用常常握在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那些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C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这本书,选配了十几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

3、间。D“人们说2013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这是央视2014年第一期新闻联播温馨的结束语。,2(3分)D A项成分残缺,“涵盖了”缺少宾语,应在句尾加上“的内容”。 B项语序不当,“那些”应置于“没有任何科学知识”之前。 C项句式杂糅,应将“选配了”改为“选配的”),3请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旨(15个字以内)。(4分) 为充分利用运力资源,引导旅客增强购票计划性,方便更多旅客购票出行,铁路部门决定:自2013年9月1日起,旅客退票和改签可在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到任意一个车站办理;退票时按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

4、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收取票价20%的退票费。,火车票通退通签按梯次收退票费(通退通签,2分;梯次收费,2分),4.【参考示例一】手机进校园利大于弊。现时代,使用手机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手机已像老师和家长一样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生活的帮手。【参考示例二】手机不应该进校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课偷偷玩手机,就像吸了鸦片一样上瘾,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影响学习。(观点1分,理由2分,修辞1分,简明、连贯、合乎字数1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蜀伐楚,取兹方。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

5、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蜀攻打楚,占领了兹方。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曾身为官吏,在向老百姓征税时吃了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任用他。” 子思说:“圣人选用人任官,就如同木匠使用木料,取用它的长处,扬弃它的短处;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国君你正处在战国纷争的年代,要收罗能为你效力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

6、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卫侯提出的计谋不正确,可大臣们却附和的如同一张嘴所说。子思说:“依我的眼光来看卫国,真是个所谓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的国家!”公丘懿子问道:“为什么竟会像这个样子?”子思说:“君王自以为善,那么大家的谋略便不敢提出来

7、。事情对了就自我赞扬,还要排斥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不正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却以让别人赞扬自己为乐,昏暗的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不揣度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求得君王的好脸色,谄媚的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君主昏暗臣下谄媚,凭这种样子位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赞同的。假如这样的局面不改变,国家就不像国家了。”,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

8、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子思对卫侯说:“你的国事将要一天天错下去。”卫侯问:“什么缘故?”子思回答说:“是有道理原因这样(讲)。国君你说话自以为是,可卿大夫等官员没有人敢纠正你的错误;卿大夫他们说话也自以为是,可士人百姓也没人敢纠正他们的错误。君臣既然都自以为贤能,因而下属也就齐声称赞他们贤能,称赞贤能就能顺达并且有福份,指出错误就会不顺并且有灾祸,这样的话,那好的情况又会从哪里来!诗经说:都称道自己是圣贤,乌鸦雌雄谁能辨?这或许正像你的君臣关系吧!”,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二卵弃干城之将 干:动词,守卫B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于:介词,对C事是而臧之,犹

9、却众谋 却:动词,排斥D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乎:表揣度语气,吧,B(于:用在动词动词后,表引介对象的介词),6. 下列对文中有关语句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意谓选材要看主流,不可以偏概全。B“和非以长恶乎!”意谓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的话必定会助长歪风邪气。C“若此不已,国无类矣!”意谓如果这样做是不得已,国也就不像国了。D“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意谓都自称是圣贤,乌鸦的雌雄也没人能分辨。,C(不已,指不停止),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思以工匠选用木材的标准作比,形象地阐发了人才任用应全面考察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

10、B身为一国之君的卫侯,他的想法和谋略得到了手下大臣们的一致赞同,也就自以为是起来。C. 子思认为国君不能明察是非,就会被属下的阿谀和谄媚所迷惑,并会给歪风邪气推波助澜。D为言明事理说服君王,子思多以引用、类比的手法来剖析因果,体现出他高超的论辩水平。,B(卫侯自以为是,才令手下大臣们 一致赞同),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称赞贤能就能顺达并且有福份,指出错误就会不顺并且有灾祸,这样的话,那好的情况又会从哪里来!(4分。每句1分,语意通顺,1分),(2)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3) 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

11、则善安从生!,君王自以为善,那么大家的谋略便不敢提出来。(3分。每句1分,语意通顺,1分),君主昏暗臣下谄媚,凭这种样子位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赞同的。(3分。每句1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曹 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 迟日:指和煦的春日。,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曹 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 迟日:指和煦的春日。,(1)“幽径无人独自芳”一句中,“独自芳”指的是什么?(2分

12、),(2分)孤高自赏的兰花。(特征、对象,每点1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曹 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 迟日:指和煦的春日。,(2)“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蕴含着词人什么样的情怀?(4分),(4分)志向高洁(2分);渴望寻到志同道合者得到赏识(2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曹 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 迟日:指和煦的春日。,(3)请赏析结句“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的精妙

13、之处?(4分),(4分)借花写人,以香抒怀(2分);不肯香,表明不愿趋炎附势(1分);香在无心处,表达坚守节操的心态(1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可以横绝峨眉颠 (2)人间重晚晴(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猿鸣三声泪沾裳(5)山雨欲来风满楼 (6)君子不齿 (7)萧关逢候骑 (8)山河表里潼关路(每空1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11.文章开头说:“整天的春雨,接着是整天的春阴,这真是世上最愉快的事情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4分)开篇点题,奠定喜爱春雨的感情基调;领起全文内容,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2.文中第节说“所谓生

14、活术恐怕就在于怎么样当这么一个临风的征人吧”,请简析作者心目中真正“临风的征人”的特点。(6分),(6分)心存理想,惦记着花一般的家乡;能够忍受,能够多情;像春雨一样遮住阳光,滋润百草同千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3请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4分)“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很可以象征我们孑立人间,尝尽辛酸,远望来日大难的气概,真好像思乡的客子拍着栏干,看到郭外的牛羊,想起故里的田园,怀念着宿草新坟里当年的竹马之交,泪眼里仿佛模糊辨出龙钟的父老蹒跚走着,或者只瞧见几根靠在破壁上的拐杖的影子。,引用“山雨欲来风满楼”和化用辛弃疾“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等古诗词名句,描摹游子征

15、人历经人生“风雨”磨难的情状,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运用化虚为实(以虚写实)的手法,联想想象“临风的征人”“远望来日大难的气概”,充实了文中的主题。细节描写与精练的议论、抒情相结合,描摹游子征人历经人生“风雨”磨难的情状,准确真实的再现了游子怨者对家园的深深愁思和不屈的精神。运用象征和联想的手法,以自然界的“雨”象征人生的“风雨”(磨难), 形象含蓄地表达出征人坚忍的品格,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答出其中的2点即可给4分),14.请联系全文探究作者笔下“春雨”的意义。(6分),春雨让财主苦闷,不能如晴天那般盛气凌人,略带人味。春雨让穷苦人受安抚慰藉,感觉到四周都是同情的空气,感到人世的温情可爱。春雨让征人客子受到滋润,能够忍受“雨”的洗礼和磨难,坚强而多情地活在异乡。春雨能够释放内心的哀乐,净化心灵(焦躁、倦怠的心境得到涅槃)(答出4点给6分,答出3点给4分,答出2点给2分,答出1点给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