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的研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552904 上传时间:2017-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水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的研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供水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的研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供水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的研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供水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的研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供水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的研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水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的研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水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的研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 SCADA 系统的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研制与应用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 袁洪涛 申元甲 施东文 宋向阳摘要:针对管网阀门人工现场操作现状,系统提出实现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的技术解决方案。实施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起到优化管网运行、提高供水系统安全可靠行等重要作用。生产实践验证供水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的研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管网阀门 远程调控 RTU SCADA 系统 管网优化运行 科学调度的实质是根据需要对系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实时调控。一个完整的供水系统是包括从水源、水处理构筑物和供水管网以及到用户终端的连续、密闭系统。全面科学的调度管理对保证供水系统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控制理论指出:

2、完善的控制系统应能实现对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实时调控。技术进步为实现“调度依据信息化、调度决策智能化、调度执行自动化”的“调度三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实施可能。1.管网阀门调控模式现状和不足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改造资金投入,多数供水企业建立了供水数据监测与控制系统(SCADA) ,实现水源和原水输水系统监测、净水构筑物、工艺设备监控以及供水管网测压等功能。部分供水企业还建立“呼叫中心”热线电话系统和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 。上述系统的建立能及时监控供水设备运行和发现管网事故,极大提升了供水服务水平。限于技术、设备和系统设计理念等多方面原因,对管网调度管理和运行调控还限于人工操作。水压遥测和事故

3、信息获取、采集与判断已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但阀门启闭和调节还必须依靠操作工人到现场人工手动完成。这至少有以下几点不足:供水管网工况瞬时万变,实现管网实时优化运行靠人现场调节几乎不可能实现。1.为确保供水系统安全运行,在发生重大供水事故时,需对管网中若干重要阀门多次2.反复调控,人工操作难以胜任。管网事故信息的获取判断到人工现场调控阀门,根据城市规模、抢修力量及交通路3.况情况,会有 1h 左右的延时。这会造成事故损失扩大,引发相关问题媒体已有大量正反面报道。目前管网调度模式对用户端不能实现及时合理的调节和控制。4.2.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的意义管网阀门是供水系统中的重要设施,起到输送、关断、调节供

4、水流量、压力和改变流向等管网调控作用,是供水系统畅通输配和管网抢修、维护、改造的重要保证措施。管网阀门上述功能的及时实现直接影响供水安全和供水行业的服务质量。重要的是,当供水系统发生重大故障以及处理大的爆管事故时,管网阀门如不能及时有效的调控将延误处理事故时机,造成严重后果。供水管网科学调度与实时调控首先要解决阀门远程调控问题,管网中若干重要阀门和关键阀门如能实现及时有效的调控直接影响供水安全,在调度中心直接实现对管网重要阀门远程调控操作对保证供水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3实现方案供水系统实现科学调度的关键是增加控制手段和工作模式与管理制度的创新。针对完全依靠人工操作调控阀门不能及时应对

5、突发事故处理、不利于供水管理和服务的现状。通过对项目目标、设备工作环境以及 RTU、电动执行机构等因素和设备技术参数进行考察和分析研究,提出利用现有管网测压 RTU 设备对管网重要阀门进行遥测、遥控的技术方案,以及时应对管网事故和适应工况变化,提高供水管理和服务水平。31 技术方案远程通讯/控制终端选型 1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和现有 SCADA 系统兼容,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无线频谱等资源。RTU 选用我公司现有 SCADA 系统中采用的 MOSCAD RTU,根据控制目标重新编写相应控制程序。.上位机组态编程 2在调度中心端上位机设定控制窗口和操作画面,通过基于短波电台的无线 SCADA 系

6、统实时检测阀门端运行参数,通过指令控制 MOSCAD RTU 实现对阀门的遥测遥控功能。.执行机构选型 3管网阀门安装在潮湿环境下的阀门井里,工作环境恶劣。为确保控制可靠性和设备安全,选用防护等级为 IP68 电动头和高可靠性阀门配合作为执行机构,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电源 4在被控阀门点附近单位寻找合适的动力/照明电源作为被控阀门系统的工作电源。根据电源情况选择电动头的驱动电源方式。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动力电源作为工作电源。附属仪表 5为及时掌握阀门调控情况和效果,在阀门下游安装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号通过RTU 传输到 SCADA 系统,平时作为测压点使用。32 系统安全措施为保证设

7、备安全和人身安全,方案设计和项目实施采取的技术措施有:供电安全1.由于工作场合特殊,电源箱设计有漏电保护器。电动头电源仅在进行远程调控操作时通过 RTU 控制接通,阀门井内设备平时和市电隔离。阀门井及井盖设计选型: 2良好的外部环境是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尽管设计选用设备能满足“浸水环境”工作,为提高系统可靠性,阀门井设计采用电信防水井盖,防止雨水侵入阀门井。为执行机构提供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阀门井设计考虑对井室积水下渗处理,井室内设计有渗水坑。井室内设定位置设计安装干簧管水位开关,某种原因阀门井进水/渗水,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时 RTU 发送水位报警信息提示检修。操作时管网运行安全 3阀门远程

8、操作采取“动停动”的间歇运行模式进行控制,减少因阀门调控产生压力波动对管网安全运行影响。该控制过程由“调度端上位机现场 RTU”在程序控制下共同实现。.操作权限及系统管理 4关键阀门是影响供水运行的重要设备,为防止误操作,调度中心上位机设有登陆密码和管理权限(见操作画面截图) 。制定相应的管理操作规程,如:对阀门远程调控系统操作实行操作票制度、定期对阀门进行启闭操作防止设备锈蚀、根据季节定时远控接通电动头内置防潮除湿电热装置等。33 调度中心上位机操作画面截图:4.实际应用情况和运行效果:根据技术方案和实施计划,对省纺机 DN800 管网关键阀门进行改造施工。2005 年 10月系统调试完毕投

9、入运行,近一年生产运行情况表明系统稳定可靠,达到预期目的:41 生产调度调控应用该阀门是我公司管网中重要调控阀门,起到调整柿园水厂、石佛水厂主力水厂供水区域和调节西区局部管网压力作用。阀门远程调控系统投入使用后,调度中心根据生产需要和优化调度方案随时对该阀门进行调控操作,达到优化生产目的。42 应对供水重大事故应用2006 年 7 月 1 日晚 20:58 分,受河南省电网出现震荡重大故障影响,我公司柿园、石佛、东周、井水厂等水厂全部停产,所有测压点均低压报警。电网正常供水系统逐步恢复时,由于管网大面积停水,管道内积有气体,管道压力低。在此情况下为安全起见,调度中心对省纺机遥控阀门远程操作,配

10、合京广路等阀门人工调整,根据压力变化调度水厂依次开车,使供水系统得以在短时间恢复。 43 应对管网重大事故应用2006 年 6 月 19 日 14 时 10 分,中法供水厂 DN1200 原水管道在黄河桥收费站附近爆管,该水厂不能维持正常供水。根据应急预案,调度中心多次对省纺机遥控阀门进行远程操作,配合中原路等阀门人工调整,改变柿园、石佛两水厂供水区域,补给市区中部、北部供水不足,保持市区管网正常的压力。上述措施使市区供水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管网供水压力均衡。43 扩大应用对管网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阀门实现远程调控,是优化供水系统运行、提高供水安全可靠行的重要技术保证,同时也是对目前管网运行调度模

11、式的创新。由于管网阀门远程调控系统在上述应用中起到关键作用,公司决定对航海路 DN1000、华山路 DN1200、农业路 DN800 等 6 个管网中关键阀门全部进行远程调控系统改造,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5.应用展望:试验方案选用的 RTU、电动头的设备组合模式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强大等特点。规模应用可考虑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51 降低系统费用试验应用时远程通讯/遥控装置选用基于短波通讯的 RTU。虽然功能强大,但单站设备造价高。可以尝试选型具有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功能、基于无线数字公网的功能模块,如 GPRSRTU、CDMARTU 等,以降低单站建设费用。52 电源是瓶颈问题管网阀门安装在市政道

12、路地下,合适的动力/照明市电电源不一定能得到。在关键阀门需要远程调控而又不能解决市电电源时,可以选用直流供电、高输出扭矩、低转速的电动头,电源采用铅酸电池。选用电动车常用的 48V14AH 铅酸电池组,以一个月为轮换充电周期,经计算,在充电轮换周期内可以完成 50 次以上的全开全闭阀门操作,满足功能要求。通过加强电瓶充电维护管理,没有市电电源情况下可以实现阀门远程调控。53 对内部有大容量清水池用户定时调控可尝试根据管网工况对其进行定时遥控供水,以充分利用用户清水池对管网的“调峰”功能。结语: 应用实践表明:实现管网阀门远程调控,能及时应对事故和提高供水管理服务水平;对关键和重要阀门规模应用可

13、以实现管网实时优化运行,降低制供水成本。是实现“调度执行自动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和举措,也是对现有运行调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 参考资料:1.MOSCAD 设备技术手册, 摩托罗拉公司 2.AUMA 电动头技术手册, 德国 AUMA 公司3. 蓄电池手册 ,朱松然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04作者单位: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水技术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袁洪涛,男,1971 年 9 月,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水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给水工程专业和自动化控制专业研究方向。地址:郑州市郑上路 78 号 柿园水厂老办公楼 2 楼 总公司水技术研究中心。Tel:(0371)6769 5406FAX: (0371)6769 5408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