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1、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5527001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1、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1、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1、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1、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1、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1、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版《三维设计》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1、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高考考点,配套课时检测,模块三,考点一,专题十一,线索一,复习线索,线索二,考点二,一、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旧三民主义 (1)标志: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2)内容: 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 (3)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新三民主义 (1)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2)内容: 民族主义:对外反帝,对内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帝和反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2、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3)作用: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二、毛泽东思想 1诞生 (1)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阐明了农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2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 (1)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 (2)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1)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

3、内部矛盾的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 1酝酿 1977年,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工作。,2形成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4)1992年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5)十四大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6)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3地位 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过程

4、 (1)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主要内容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历史地位(1)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2)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史论必记】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引导中国人民建立民主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实现了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继而又顺应时代潮流,

5、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发展成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使中国革命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逐步走向胜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和指路明灯,指导着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一、新中国的科技发展 1两弹一星 (1)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2)1970年,中国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1975年,又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2东方魔稻 袁隆平于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3计算机技术 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号

6、”型机诞生。1997年,“银河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4航天技术 2003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二、新中国的教育 1扫盲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扫盲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2义务教育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3高等教育的发展 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

7、三级学位制度。,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了“双百”方针。 2发展状况 (1)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的干扰和损害。 (2)“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又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双百”方针为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重现生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新中国教育的探索历程,【史论必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为科技、教育、文艺发展制定了长远规划。经过广大知识分子的努力,建国初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文革”时期,受极“

8、左”思潮影响,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艺事业受到极大摧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重视科技文化事业,科技、教育和文艺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2012广东高考)右图为某时期的招 贴画,从中可知 ()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解析:选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招贴画中的有效信息。画中含有“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农工兵商学大联合”“民众的力量”“联合起来打倒军阀及一切帝国主义”等信息,符合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的时代特点,故答案为D项。A项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发生于1915年,B项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

9、,C项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故排除A、B、C三项。,D,2(2012重庆高考)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 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解析:选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A项说明 孙中山主张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因此A项正确。B、D两项符 合民族主义的思想,C项符合民生主义的思想。,A,知高考考什么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一脉相承,3多角度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

10、义 (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谋定高考快行动,1(2012常德模拟)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 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

11、去之易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材料中“举政治 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 ()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 免出现贫富不均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 求政治民主,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相结合,避 免出现贫富不均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相结合,追 求政治民主解析:选 材料中“政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社会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是要避免在革命成功后出现像欧美革命后出现的贫富不均

12、的现象。A项正确。其他三项表述都不是准确的理解。,A,2(2012北京西城区模拟)孙中山认为:“井田之法既板滞而不可复用,则惟有师其意而已。”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什么主张中 ()A民生主义B民权主义C民族主义 D三大政策解析:选 题目涉及土地制度问题,而田地制度属于民生问题,故选A项。,A,3(2012武汉调研)孙中山说:“俄国今日所行之政策,实非纯粹共产主义,不过为解决民生问题之政策而已。本党同志于此便可十分了解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围有大小耳。诸君既能明白民生主义生之真义,则新旧同志(因)误会、怀疑而生之暗潮,从此使可打消。”他这样说的目的之一是 ()A消除国民党内对国共合作的顾

13、虑B说明中国适合共产主义C完全消除国共之间的根本性分歧D阐明三大政策的合理性解析:选 材料中的“新旧同志”,是指新加入的共产党员与原来的国民党员,孙中山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统一起来是为了消除国民党内对国共合作的顾虑。,A,看高考怎么考1(2012广东高考)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析:选

14、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材料中“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的含义。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深入到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但是,对此,共产国际一直持怀疑态度,所以有了上述的观点。A项出现在五四运动前,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C项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外交政策,A、B、C三项都可以排除。,D,2(2012福建高考)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