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洋深造冷思考探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521257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洋深造冷思考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留洋深造冷思考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留洋深造冷思考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洋深造冷思考探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洋深造冷思考探讨留洋深造冷思考探讨借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举办的东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领导上周在北京密会意大利足协主席。据称,双方就中、意两国足球的全面合作计划达成共识。按照设想,体育总局将投入 3000 万元到4000万元,精挑细选 200 个好苗子,送到意大利深造,让这些孩子融入当地的俱乐部,接受先进足球理念的熏陶。此举被比做“借鸡生蛋”,美好设想是:“这 200人将来回国效力,哪怕只成材 20 人,只有 10%的成材率,我们就可以从容地组建起一支实力不俗的 国字号球队。长此以往,有望形成良性循环! ”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当年“健力宝模式”的失败已经证明,这种空中楼阁式的留洋根本无法拯救中国

2、足球,它顶多是花费巨资培养出几个足球人才,而无法影响一代球员,更无法给中国足球带来质的飞跃。制度不改、理念不变,派 200名小球员出去就能让中国足球强大起来? 诚然,撒出去200 个苗子,收获 20 个精品的可能性自然很大,但这同样透露出一个残酷的信息:那就是其中大部分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留洋生活后,不幸沦为“金字塔”底层的牺牲者。就像当初健力宝队中的大多数队员那样,既然无法做到脱颖而出,很快就泯然众人矣。 说到底,中国足球的根基还在于自己的联赛、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如果自己的联赛始终在一个低水平层次上循环往复甚至日渐衰退,再多的天才少年学成之后仍然无法将中超变成意甲。而且,用留洋的手段培养后备力量,其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很难形成长效机制,所谓“良性循环”更遥不可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然体育总局有意谋划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就应该屏弃继续以“举国体制”的形式牺牲大多数人,而成就金字塔尖那部分人成功的旧思路,利用这笔经费仿效足球强国那般体教结合培养人才,真正把中国足球的根基打牢,岂不美哉。所以说,发展中国足球的心可以热,但脑子千万不能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