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课件7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5520145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3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课件7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课件7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课件7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课件7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课件7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课件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课件7(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六选择题解题指导,第一讲材料型选择题,该题型是以文字材料、图片、地图、数据图表为载体而设计的选择题。,此类题型的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另一种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第一种是其主要呈现形式。,在考试能力要求上,材料型选择题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题型特征】在题干中引

2、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解题技法】(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的

3、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广东卷)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解析】注意两个关键信息“1873年”和“法国”,当时共和政体还没有最终确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3年,法国新调整的议会开始了制宪工作。议会围绕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直至1875年1月,国民议会才以一

4、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从题目中至少看出三个派别:“读者”所代表的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和派、君主派。“读者”所代表的派别不希望君主派获胜,也不希望共和派获得更多的选票,可见当时的政治局面错综复杂。【答案】A,(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A“心无外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本题以全新的视角考查与王安石提出的“形者,有生之本”相对立的观点,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形体是“有生之本”,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由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这种从

5、“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B项“天地为万物之本”即万物之本是天地,C项“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意思是物形于天地之间,D项“舍天地则无以为道”即天地为道,B、C、D三项都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A项“心外无物”体现了唯心论。,【实战演练】1(2010年宁波市高三六校联考)“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A BC D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

6、济。与自然经济这一现象无关。,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一国两制”方针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错误,故选A。,3(2010年广州一模)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

7、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解析:选A。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材料强调“为学有三要”,表明德清禅师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题型特征】(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的命题形式。(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解题技法】在解答本类题型时,第一步,要仔细读表格,对表格要“三看”:一看表格所反

8、映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表格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第二步,要高度关注提示语,提示语是指题干中的限定词和答题要求等,表格类题目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第三步,捕捉表格中潜在的动态信息,即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第四步,联系所学知识,利用阶段特征,分析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最后综合判断,得出答案。,【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中国外交没

9、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ABCD【解析】从表格中建交国家的数据分析,建交国家逐渐增多,从1969年的49个到1978年达到112个,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1969年到1971年,建交国家数量没有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1978年,建交国家数量却急剧增加,说明中国外交受到“文革”的影响,排除含有的选项。1970年与中国建交数是54个,但到1971年和1972年迅速增至69个和87个,说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表格中的年份是19691978年,而中美正式建交时间是在1979年,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A,

10、(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右图示意全球8个始终开放与40个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年经济平均增长率(19661990年)。下列关于右图的解读,正确的有()始终开放的经济体70年代经济波动最大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多数时期经济呈现负增长始终开放的经济体包括美国和欧盟本图所涉及的经济不可能包括中国ABC D,【解析】从图中可以直接得出信息,正确;从总体上看经济是发展的,只是在80年代时期出现了负增长,错;从图中无法得出;中国在1978年才实行对外开放,故既不符合始终封闭的经济体,也不符合始终开放的经济体。【答案】B,【实战演练】4(2010年湖南浏阳一中月考)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

11、到的信息包括()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ABC D,解析:选B。从趋势图中看出,农业税基本在2000万两多一点,正确;工商杂税增长较快达到将近6000万两,并超过农业税,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且从图中不能得出资本主义萌芽这一信息,错误。,5(2010年浙江杭州十四中第三次考试)下图是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导致出现图中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左”倾错误的发展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中苏关系的逐渐恶化解析:选B。解

12、读产量变化标注图看出,19571961年间,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糖料、油料、棉花产量,都呈下降趋势。而这一时期正是由“左”倾错误导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61978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解析:选B。“1978年”表明了图表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时间信息;“国民经济发展”是核心内容,表中数字是随时间推移而迅速发展的态势。,【题型特征】地图、图片类材料题主要以地图、历史照片、图片或漫画等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

13、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解题技法】(1)地图类材料选择题应观察地图材料信息判断历史事件所指;审题弄清题目要求;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再认再现基础知识准确做出选择。(2)解答图片类材料选择题,要注意分析图片反映的事件、寓意,从图片反映的信息中判断选项,找出正确答案。,【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安徽卷)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

14、斗”C“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识读地图,通过图中的黑色箭头分析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A项含义是指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建立;B项中“努力国民革命”符合北伐战争;C项“共赴国难”是指面对日本侵华,中华民族奋起抵抗;D项是指渡江作战时毛泽东发出的号召。故B项符合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答案】B,(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右图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解析】据所学知识: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解放军迅速入关,同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平津战役。又据图片中文字信息“东北解放军入关”综合判断,C项

15、平津战役符合题意。A项辽沈战役发生在关外;B项淮海战役主力是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D项渡江战役发生较晚,晚于三大战役,不符合题干中的“即将参加”,故A、B、D三项不正确。【答案】C,(2010年高考安徽卷)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图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题干信息点“汉墓”分析,题干中“汉墓”表明该墓穴所属的朝代是汉代。水稻在母系氏族公社时就已经种植,可能在墓穴中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青铜器,在墓穴中可能存在;青花瓷在元朝时才出现,晚于汉代,不可能在墓穴中出现;漆器出现于商周,汉代时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更大,产地分布更广,墓穴中有可能出现。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