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5518465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说课人: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的冬天的第一课时,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1、 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 1931 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 编者把本文安排在第三单元,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2、课文解读: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个性的写景散文,是引导学生调动

2、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去阅读文本、观察生活的极好范例。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亲切、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作者对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平中见奇,常处见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观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应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另外,还可以把本文与春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作用。文章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写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特点;接着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

3、自然。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点。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 3 段和第 5 段。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不是采取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如这样一句话,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作者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3、教学目的 1) 知识与能力: a、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的细致描绘。b、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4、,品味优美的语言。c、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2) 过程与方法: a、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冬天之美。b、 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特点、灵活性。c、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和审美能力。b、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感情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通过读品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侧重赏析第 3 段和第 5 段,让学生在反复的读的过程中,领会要旨。教学难点则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我准备用读写说的综合教学方法来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出美的句子中,说出独

5、特的感受,进一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情感。最后,用写来升华。二、 说教法 1、 尊重学生个性,实行个性化教学。 在研究新课标时,我体会到“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于是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用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去发现美、感知美、探究美。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读、写、说相结合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6、,结合课改精神,我在教授本课时,注重了构筑读的平台,创设说的动机,让学生通过摹写,做到学以致用,加强了与文本的对话。从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读说写都到位,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很好,这就坚定了我课改的决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应坚定的引入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最终领会文章所蕴涵的丰富情感。三、 说学法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练习法。 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

7、主地发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进行拓展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 2 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第二课时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感情;并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比较,理解散文的特点及作用。本说课教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五、说教程(一)课前准备:主要分为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作者的生平资

8、料及代表作品,还可阅读老舍先生的另一篇佳作济南的秋天,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意识的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所带来的困难。在课前,我精心准备了电教平台、录音等辅助手段来丰富教学,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二)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是按“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反馈练习”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我先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一提起北国的冬天,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 、 “寒冬凛冽”这样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与众不同:它的气候温晴,它的水在冬天“不

9、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这个地方就是济南。这节课,我们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导下,一起到济南领略济南冬天的奇景。2、讲授新课:(1)初读课文,采用默读法,限定时间,要求学生不回读,全神贯注的读,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问题用课件打出如下: 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设题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读去整体感知文本,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找出能够支撑作者说法的地方,并谈出自己的见解。(2)精读关键段落(3-5 段)老师可适时发问:你最喜欢那一句,为什么?设题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品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感情。也是突破本文难点的很重要的环节。解

10、题思路:让学生先读再说,甚至用多种形式去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句的妙处。(3)以写促情要求:请仿照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结合以前本地的下的大雪,写一写我们汤池的冬天。设题目的: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抒发自己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感情。写完后让学生交流,老师予以鼓励,达到本课高潮。3、归纳小结让学生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见解都予以肯定)4、反馈练习让学生讨论: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设题目的:让学生领悟散文的特点、结构及抒发感情的作用,以便引入下一课时。六、二点补充: 1、时间安排:引入新课(3 分钟)讲授新课(35 分钟)归纳总结(2 分钟)反馈练习(5 分钟) 2、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总特点:无风、响晴、温晴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小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景中有情 热爱、赞美 城外远山小水墨画 水:温暖、清亮、透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