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精神文明建设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517508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精神文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精神文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精神文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精神文明建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由软到硬的运行机制首先,领导要有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意识;二是建立工作制度,诸如定期研究、报告分析等等;三是建立约束制度,要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精神文明建设约束软化的问题。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多头管理实质上无人管理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建立健全目标机制。目标体系可分解成四个主要方面,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全面提高职工文明素质;以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为目标,大力提高单位的文明程度;以推动经济建设为目标,不断增强精神文明的促进功能;以创造一流工作、成就一流事业为目标,

2、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并且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目标责任制。为了从总体上保证目标的实施,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应像经济建设那样有一个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投入机制。牢固树立各级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投入的责任观念;树立精神文明建设投入要职工全体参与、多方面支持的观念。建立投入机制,一是要从规划上得到保证,使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要完善并落实经济政策,建立有利于宣传思想、企业文化、科技部门建设发展的保障机制。三是要建立精神文明建设投入运行机制,要有载体、阵地、有活动空间、有人员、有精力、有责任部门。建立健全网络计划。精神文明建设日益趋向一种大宣传、大文化、大政治、大教育的发展态势。为此,要形成以精神文明建

3、设指导委员会为龙头,以各部门、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为基础,党政各部门、各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并重视基层组织机构的建设,诸如单位政工机构的建设,班组建设、职工小家的建设等。同时,必须抓好宣传文化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管理工作队伍、专门人才队伍的建设。文秘 114版权所有树立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由虚到实的指导思想要注意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上级的精神变为本单位的政策办法,把人家的经验融入自身优势之中。从单纯强调依靠政工部门力量转到协助各职能部门力量结合起来抓。要立足于自身的努力,更要注重“借助外脑”、“延长手臂”、搞“统一战线”,全方位地开展

4、工作。把思想意识与语言行为规范结合起来抓。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意识与看得见摸得着的语言行为结合起来,透过语言行为反观思想意识,通过规范语言行为达到影响思想意识的效果。把政治、道德教育与文化陶冶结合起来抓。充分利用文化的普遍性、普及性和可接受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陶冶结合起来,通过文化陶冶可实现政治、道德的教化。把提高职工内在文明素质与提高外部环境,即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的文明建设一起抓。软件硬件建设一起抓,硬件不仅是软件的载体,同时也是文明的标志和体现。要把硬件建设上升到文明建设、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来规划,以硬件建设来促进软件,实现虚实结合。领导重视、上层重视与基层落实、基础夯实结合

5、起来抓。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目标、制度、要求落实到基层,各项活动开展到基层,各项服务提供到基层,组织建立到基层,目标责任制落实到基层。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只有始终让人民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舞台上的主角,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有声有色,才会变被动为主动。文秘114 版权所有重在自觉参与。这是改变精神文明建设“上热下冷”的最佳途径。职工是否自觉参与,关键在于单位所组织的活动是否与群众的实际相结合,与职工的觉悟程度相适应。重在引起共鸣。只有采用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引起思想的共鸣。重在打动心弦。生搬硬套,囫囵吞枣的刻板说教,难以触及职工的灵魂深处。只有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才能起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征服人心的目的。重在贴近职工。要坚持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具体困难问题及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完善社区文化娱乐设施。重在夯实基础。打好基础就必须从未成年人抓起、从家庭、自身抓起。从小培养未成年人讲礼貌、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文明影响社会文明。社会文明反映在个人行为上,家庭美德、个人行为品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