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5517124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17.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17.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17.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17.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旧西藏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占全区总人口不到5%的农奴主,拥有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占全区人口95%以上的农奴,百万农奴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没有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做人的基本尊严。他们“能带走的只是自己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图一:在解放前的西藏,这些山洞就是农奴的家园。他们在吃人的农奴制度下过着非人的生活。,图二:左图为被挖去双眼的农奴格达在民主改革中控诉农奴主的罪行:农奴主将沉重的石帽戴在农奴头上,用石头敲击将眼珠挤压出来,再用利刀把眼珠剜下。右上为鞭笞人的法

2、鞭,右下为夹手指刑具。,图三:被害得家破人亡的女农奴格桑拿着她丈夫被活埋前被砍下的一只断手,向群众控诉万恶的农奴制度。,图四:西藏日喀则专区奴隶出身的多扎瓦在控诉吃人的农奴制度。领主的儿子为了玩乐把多扎瓦当作活靶,用枪打断了他的左臂。多扎瓦残废后,被领主赶了出来,带着断了的干枯手臂到处讨饭。,图五:在解放前的拉萨街头,一位藏族老人饱受饥饿和疾病的折磨,生命垂危,还在向行人乞讨。,1959年,西藏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昔日的农奴,主宰了自己的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西藏人民的生活生活水平也有了未有的提高。目前绝大数数农牧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群众生活进入了小康。,学生活动:,西

3、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了什么?,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边疆 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探究活动:用五个字概括我国少数民族状况,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我国少数民族可以概括五个字, 第一个是多:55个少数民族,成分也多,人口也多; 第二个是大:少数民族地区占地面积大,占全国面积的 64; 第三个是长:历史很长,我国是自古以来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和捍卫祖国,共同创造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

4、这个历史的特点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原苏联完全不同,有自己历史的特点; 第四个特点是边:边疆的边,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聚集在边疆地区,我举一个数字讲,我国陆地边境线是22000公里,其中19000公里占少数民族地区; 还有一个特点我不愿意说,但不得不说,相对来说和全国相比,穷: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却占贫困人口45%。,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学生活动:阅读P7374,举例分 析三大原则的相关内容。,(1)民族平等首要原则,基本内涵: A.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

5、高低优劣之分 B.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举例:P74的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分布图,辨析:,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我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A.基本含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B.意义: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恶化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A.基本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

6、裕、共同繁荣。B.原因分析: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学生活动:你觉得怎样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P75,了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义。,(4)三大原则的关系,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B.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C.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D.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法律的

7、确认,也是我们各族人民在生活中都能够感受到的,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2.处理好民族关系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1)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2)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探究活动:,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作为汉族学生,你的态度是:遇到有人片面强调民族特点,忽视国家整体利益,甚至制造民族纠纷时,你会: 如果自己所在地区与某个民族自治地方有对口支援关系,你能做的是:,1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共有428人,占代表总数的14.37%,比同期少数民族

8、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高出约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 B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发展 D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消除了不平衡,( B ),巩固练习:,2自1995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和15个援藏省市先后派出1260多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西藏工作,并投资32亿元,实施援藏项目716个。自50年代以来,中央给西藏的财政补贴和各类投资累计达500多亿元。上述事实表明A没有国家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就不会有任何发展B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援助减慢了整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但这是民族团结的需要C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D发达地区的援助是少数

9、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的关键,( C ),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说明我国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当前已经不存在民族问题 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消除各民族之间是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关系 A B C D,( D ),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A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经消失B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C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权利的平等D各民族已实现了共同繁荣,( B ),52004年6月22日,青藏铁路西藏段正式开始铺轨。青藏铁路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

10、的,青藏铁路的修建表明A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得以具体落实B在我国少数民族受到特殊照顾C在我国,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D各民族在政治权利上实现了平等,( A ),6十五期间,在国家的扶持、兄弟省区市的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将按照三纵两横,六个通道骨架公路网的设想,投资100多亿元建设近100个工程项目。这一事实表明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是分不开的 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充分条件 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A B C D,( B ),7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白皮书指出,在全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主席、州

11、长、县长或旗长都由少数民族人员担任。白皮书说,1993年,国家增加的财政投资用于中西部地区的占62%。这表明我国政府的_ 政策和_原则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真正贯彻落实。A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共同繁荣 各民族政治平等C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A ),8自2000年9月28日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造成儿百人死亡,给中东和平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而我国却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这说明A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符合我国国情B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D我们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

12、和宗教政策,( D ),9我国的配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分布特点是A以汉族为主体,小杂居、大聚居、交错杂居B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C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10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所说的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是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布特点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实际A B C D,( A ),要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东部地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据此回答1112题。11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是为了A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B实现各民族平等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12在我国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使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根本出路在于A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加大扶贫力度,加大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D依靠本地区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与国家扶贫相结合,( D ),( 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