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诗歌表达技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5514486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诗歌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诗歌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诗歌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诗歌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诗歌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诗歌表达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诗歌表达技巧(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变万变不离它 诗歌中的表达技巧,高考专题复习(诗歌),1.回顾诗歌的表技技巧。2.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3.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4.学习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学习目标,表达技巧,1 抒情手法2 描写手法3 修辞手法4 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比喻 比拟 夸张 借代 对偶 反问 设问 双关 顶真 互文 通感,用典、象征、对比、衬托、抑扬结合、动静结合、想象、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正面、侧面、细节、白描,表达技巧,直接、间接抒情,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借景抒情、对比

2、、烘托、反衬、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借古讽今以及比喻、比拟、对偶等表达技巧的设题角度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结合,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互文 : 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

3、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泊秦淮 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象征,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比兴,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

4、是“兴”,又是“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还有李白的将进酒等。,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3.托物言志托物寓理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5.用典抒情,描写手法,1、衬托:正衬 / 烘托 反衬2、反衬: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 以乐景衬哀情3、虚实结合 / 联想和想象4、对比5、白描6、细节描写7、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如:以对方写自己)8、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9、侧面虚写 / 曲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田园乐,写景手法:衬托渲染层次

5、安排运用修辞联想想象 色彩搭配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画结合 近景远景动静结合 明暗结合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工笔细描粗笔勾勒 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设题方法,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3、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手法的?,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例题分析1,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参考答案:,主

6、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步骤一).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步骤二).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花自落” 、“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例题分析2,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答案要点:A、a.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绘形绘色。 b.以声衬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B、渲染了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答案要点:闲适恬静。乐于归隐。,写景,例题分析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