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调整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25514 上传时间:2016-11-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轮定位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轮定位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轮定位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轮定位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轮定位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轮定位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轮定位调整(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满意一百底盘四轮定位知识及故障分析服务站名称:北京大通远鑫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参赛人:张强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满意一百2学习目标1、掌握四轮定位各参数定义和作用2、掌握 握四轮定位排除和判断车辆故障的方法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满意一百31. 四轮定位的定义为了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和操纵的轻便性,减少汽车轮胎和其它机件的磨损,必需考虑许多因素来确定车轮与地面的角度,转向车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与车架的安装应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这种具有一定位置的安装称为转向轮定位,也称前轮定位。以前通常的车轮定位是指前轮

2、定位,现在的车辆除前轮定位外还需要后轮定位,即四轮定位。四轮定位就是检测汽车车架、悬挂构件 ,车轮三者之间及四个车轮之间 ,在 过专用的仪器对车辆进行精确的测量后,根据测量结果及原厂设计标准对照,对车辆进行综合诊断后、进行调整、维修等作业,意在使汽车恢复原厂标准 ,达到最佳的操纵和行驶状态,统称之为汽车四轮定位。第一章 四轮定位各参数定义和作用车底盘是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组成。 在制造汽车底盘时为了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在底盘上设置一些特定的技术参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位角度。新车出厂后行驶一定时间后,底盘上各零部件间配合发生变化,或由于各个部件发生变形,以及维修

3、人员在更换零部件时没有完全恢复出厂参数,导致定位角度发生变化。另外,由于交通事故和车辆长期行驶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使车辆出厂参数遭到破坏,也会使定位角度发生变化。当定位角度发生变化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就会出现跑偏、吃胎、转向故障 ,油耗增加、安全系数下降、底盘部件快速磨损、等不良现象。当发生上述现象时,车辆底盘就需要用四轮定位仪进行检测,并通过调整使已变化的定位角度恢复到标准出厂参数,从而保证汽车正常安全行驶等功能。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轮中心线( 1)轮胎与地面接触形成的一条直线 ,垂直于这条线的直线即为车轮中心线。车轮接触点( 2)车轮中心线与车轮旋转轴的交点。几何轴线(角)( 3)后轴总前

4、束的中心线,对于前轮的测量与此轴有关,它同时也是汽车直线行驶的延伸的轴线。后轴的前束是以前面中心对称面为基准测出的。几何轴线由后轴前束决定,也是车辆行驶时的 推力线 ,也是前轮前束的测量基准。车轮中心线车轮接触点几何轴线(角)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满意一百5车辆中心对称面车辆中心对称面( 4)是汽车几何中心平面,它垂直于行驶平面并通过前后轴的轮距中点;它是后轮前束的测量基准。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一个轴上的总前束由两个车轮的前束角之和计算得出。指几何轴线与车轮中心线的夹角,如果车轮的前面对着车辆中心线的内侧为正,对着外侧则为负值。指车辆中心线与车

5、轮中心线的夹角,如果车轮的前面对着车辆中心线的内侧为正,对着外侧则为负值。确的前束角与外倾角配合能够减少车辆行进时对轮胎的磨损。它补偿了由于车轮外倾角使得地面对轮胎产生的侧向力,使驾驶稳定。过大的正前束 (前轮前束),会导致轮胎外侧磨损,直线行驶差;过大的负前束(后轮前束),会导致轮胎内侧磨损,驾驶性能差。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后轮外倾角指车轮中心接触点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如果车轮顶部偏向车的垂直中心线外侧则为正,反之为负。外倾角与主销内倾角构成主销偏距( 即包容角 )。合适的主销偏距使车辆易于驾驶,既可以减小路面的冲击,又可以使方向盘有很好的回正能力。外倾角以度为单位

6、,后轮外倾角在正前打直位置时测量。定位仪在第一次打正方向时测得。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b: 主销倾角指主销向内倾斜与铅垂线所形成的角度。该角可以在车轮转向时,产生一个使车轮和方向盘回到正直位置的力矩。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内倾角决定了轮胎与地面接触点的位置。主销内倾角 影响方向稳定性, 是方向控制角,使方向稳定性加强,提供转向回位能力。定位仪在第一次对中后,向左右打 20 转向角时测得,以度为单位。L: 主销偏置距这是沿路面测量的轮胎中心线和主销轴线延伸线与路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向旋转轴(即主销线)与汽车轴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当主

7、销线在汽车轴垂直线后面时,主销后倾角为正,反之为负。主销后倾角保证车轮向前的驱动,同主销内倾角一样,还可产生恢复力促使车轮回到正前位置。主销后倾角是在向两侧打方向 20 度时测量。主销后倾角的作用主销后倾角为正时,方向控制能力与制动力增强;主销后倾角为负时,转向复位能力变差,易损坏轮胎,造成轮胎打滑,对方向过于敏感。左右主销后倾角不相等,容易引起车身倾斜。主销后倾拖距 是指轮胎的接地中心与主销轴延长线触地点之间的距离。车辆沿直线行驶的能力随主销后倾拖距而提高。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满意一百10 车辆的几何轴线是车辆的实际推力线,它是车辆后轴前束的角平分线。 当车辆后轴变

8、形,后轴前束发生变化,都会使推力线方向发生变化。 如果车身变形过大,车轮定位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应该先做大梁矫正再做四轮定位; 驱动角是由后轴的前束、横向偏移和轴偏位产生,调整时应先调整后轴,再调整前轴。 前轴前束是根据后轴前束形成的几何轴线进行调整的。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导使用者对车轮定位参数进行相应调整使其符合原厂设计要求以达到理想的汽车行驶性能,即操纵轻便行驶稳定可靠并较少轮胎磨损的精密测量仪器。第二章 四轮定位调整方法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进行定位前检查 检查轮胎气压,调整至规定压力 检查车身高度 检查车轮轴承间隙,必要时则更换前轮轴承。 检查轮辋及轮胎的状态。

9、 检查转向传动杆系及球节头的松动程度。 将车停放于水平地面并且不带行李或人。 检查车轮,检查前悬挂松动程度。 检查减振器能否正常运作。 将车辆安装到定位架上 摇动车辆前部和后部 调整顺序是先调整后轴再调整前轴。 对于单个轴,先调整主销后倾角和外倾角,再调整前束角。 其原因是调整主销后倾角时会使前束角度变化。 调整前束时不会影响主销角度和外倾角 。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1步: 根据测试仪需要,将车轮定位做好调整前准备。第 2步: 松开右转向横拉杆的锁紧螺母及弹性护套卡环,根据需要拧动前束调整杆调整长度,直到规定数值。前束值 :0 10第 3步: 紧固锁紧螺母,重新安装好护

10、套弹性卡环,并检查锁紧螺母是否拧紧,护套位置是否正确。力矩: 35 3N步: 前轮前束调整好后,检查方向盘是否水平 ,否则松开方向盘锁紧螺母,调整方向盘至水平位置,拧紧方向盘锁紧螺母至力矩要求。以 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20说明:正常情况下独立悬架和车轮转向节装配后不必调整外倾角,如果发现车轮外倾角因其它原因偏离公差范围,可用独立悬架与转向节的连接螺栓来校正。调整步骤:第 1步: 校正前先检查(目测)行驶系部件有无损坏,并对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第 2步: 若发现前轮外倾角超差,松开前减振器与转向节的连接螺栓,搬动车轮加以矫正。用中无需调整。主销后倾角参数: 30 ,主销内

11、倾角参数: 30如果参数超出规定范围,只能更换转向节。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前轮主销后倾角左右不对称 , 偏差超过 车辆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 前轮外倾角左右不对称 , 偏差超过 车辆向前轮外倾角正值较大的一侧跑偏 。 后轮外倾角左右不对称 , 偏差超过 车辆向后轮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 由于车辆前后轴距离变化引起的退缩角之差超过 车辆向轴距小的一侧跑偏 。 侧滑 。 多数由轮胎引起 。 两侧轮胎胎压不均匀 。 刹车不对称 , 打滑 。 转向助力不平衡 悬挂零件磨损 、 失调 。第三章 四轮定位故障案例分析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

12、技艺超群 主销后倾角过大; 外倾角不正确 , 形成负值时; 剧烈颠簸后的悬挂零件轻 微变形 。前束角形成内八字或外八字 。主销后倾 , 主销内倾太小 ; 转向机问题; 其他角度不正确造 成的别劲; 轮胎气压有问题;主要由后轮束角不正确造成 。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轮胎外缘磨损 , 外倾角太大或悬挂件磨损 。 轮胎内缘磨损 , 外倾角太小或悬挂件磨损 。 轮胎外缘羽毛状磨损 , 轮胎外缘快速磨损 , 前束角太大形成内八字 。 轮胎内缘羽毛状磨损 , 轮胎内缘快速磨损 , 前束角成负值形成外八字 。 轮胎块状磨损:车轮静态不平衡或后轮前束不良 。 凸波状磨损:车轮动态不平衡或后轮前束不良 。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满意一百19课后测试一、填空题1. 主销后倾角的的主要作用是: 。2. 前束会影响轮胎的羽毛壮磨损,那么用手从内侧向外侧扶摸,胎纹外缘有锐利的刺手感觉是前束过 。3. 外倾角从汽车前方看,是轮胎 和 之间的夹角。4. 定位可以防止四轮定位后方向盘不正的问题。二、:2010技术总监区域赛试题 教材编制技艺超群 满意一百20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