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课模式解读文言文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5508920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课模式解读文言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模式解读文言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模式解读文言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模式解读文言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模式解读文言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课模式解读文言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课模式解读文言文(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课模式解读(语文),第五单元课标内文言文 复习,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涉及新课标推荐篇目:21、22课。,复习目标,1、背诵课文、正确解释文言字词。2、准确翻译文中关键句。3、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感情。,【复习目标确定原则】,1.复习目标要明确具体,简明扼要,可测可评。2.复习目标主要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进行两个维度设计。3.目标设计要与课标要求一致,不降低,不拔高。4.有条件的学科,可以结合课时教学的内容,站在课标与中招的高度俯视本节课,从课内到课外,以点带面,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复

2、习指导一:背诵课文、正确解 释文言字词。 内容:课文(21、22)、课下注释 及 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方法:诵读课文,可采用归类法(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时间:5分钟。 检测:背诵课文;给重点字词归类。,【复习指导原则】,复习指导要做到“四个明确”:1、明确复习内容(读教材X页X页;或教师自己精心编写设计的教学内容)。2、复习方法(怎样复习最有效)3、复习时间(结合复习的内容量规定复习时间,让学生有考试的紧张感)4、复习要求(即复习后如何检测)。,【复习指导操作要领】,1、若有条件,最好用课件展示,本环节教师应减少或不用课堂语言。2、复习指导环节可根据情况制定,若不需要本

3、环节可删掉 。,内容,【知识梳理】,方法,文言文,背诵课文,抓住易错字,解释字词,分类法积累,【知识梳理原则】,教师要围绕复习目标的要求,对相关知识进行结构化梳理,可采用图表、知识树、习题等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教师要追求“有我之境”的个性化的知识梳理,不做参考资料的附庸,要达到把知识内容结构化、板块化、条理化的目标。,【知识梳理操作要领】,教师要关注知识梳理形式的多样化,可采用提问、讨论、板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体现“有我之境”的知识结构化、板块化的过程,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复习检测一:背诵课文。,1.自己独自背诵。(背错的做上标记)2.同桌互背。(可提问容易写错的字)3.组内展

4、示。(可提问重点句子的默写)4.班内展示。(及时纠错,查漏补缺),复习检测一:给重点字词归类。,1、一词多义: 寻向所志 便舍船寻 舍 寻病终 屋舍俨然 陶后鲜有闻 鲜 捕鱼为业 芳草鲜美 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香远益清远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古今异义,古义 古义 芳草鲜美 阡陌交通 今义 今义 古义 妻子 古义 绝境 今义 今义 古义 古义 无论 无案牍之劳形 今义 今义,三、通假字,便要还家 请列举出以前学过的通假字的例句。,四、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2、复前行3、欲穷其林4、此中人语云5、处处志之6、有仙则名7、无丝竹之乱耳8、无案牍之劳形9、不蔓不枝,【展示原则】【后教】,1、展示

5、点评:通常按“展示点评讨论点拨”的环节进行:“展示”让学困生展示,以便暴露问题;“点评”即对展示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通常采用“兵教兵”的形式,教师适当引导,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讨论”要尽可能让大家畅所欲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类讨论,便于归纳,避免重复。2、对于需讲的内容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讲的内容复习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或练习中的错误;明确讲的方式先“兵教兵”,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再做精要讲解;明确讲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要由一题讲出一个规律,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展示操作要领】【后教】,1、后教不是指教师教,而是指学生复习检测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

6、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一环节是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尖子生通过帮助差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又是“培尖”。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3、后教的各个环节可根据情况灵活调整顺序。,【复习检测原则】,一、复习检测题做到两个“精”:1、精准:首先精准围绕本环节的复习目标选题或设计活动,要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2、精选:能围绕本环节的复习目标精心设计一组典型性、代表性、新颖

7、性的能暴露复习障碍的高质量题目或活动,题目选择要体现复习课的综合性、拔高性功能,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二、复习检测题做到两个“体现”:1、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题目之间有连贯性和递进性,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或指南针。2、体现练习的“暴露、强化、补救、迁移”功能:选题要能够让学生很好的暴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要适度重复,通过强化训练形成基本能力。可在下面的“后教”“要点归纳”环节完成后,根据需要要再安排一些“补救”类练习题,即针对“复习检测”暴露的问题,针对“要点归纳”总结的规律,进行一些针对性、补救性、应用性的训练。,【复习检测操作要领】,1、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或活动,难度大的可小组

8、讨论。教师要进行课间巡视,提炼倾向性问题,进行二次备课。2、一般以书面练习为主,可以结合提问、板演、小组活动等多种手段进行检测。3、无论是板演还是提问,最好让学困生参与,以便更好地暴露问题。,【要点归纳】,课文背诵:注意关键句和易错字。解释字词:注意采用归类法。,【要点归纳原则】,1、位置:要在恰当处嵌入“要点归纳”板块,一般放在复习检测、订正、讨论后,亦可根据情况而定。2、内容:“要点归纳”侧重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明确易错点,把需识记的知识进行板块化结构化的梳理。3、要求:“要点归纳”要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个性的凝练化、通俗化、个性化表达。方法类的归纳能使学生举一反三,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能

9、指导做题。识记类的归纳能使学生感觉知识结构化、条理清晰、便于识记。4、如有必要,可再安排一些“补救”类练习题,即对“要点归纳”的规律进行一些应用性的训练。,【要点归纳操作要领】,“要点归纳”是体现教师精讲的核心环节,教师要关注要点归纳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做好“引”的角色即“规律让学生去发现,错误让学生去体验,方法让学生去总结,知识让学生去梳理”,学生确实不能归纳总结的,教师再做归纳。,复习指导二:准确翻译文中关键句。,内容:21、22课的重点语句。 方法: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每课中的主旨句 及特殊句式。运用文言文翻译的“五字 诀” (替、 留、删、补、调) 翻译。 时间:5分钟。 检测:翻译重

10、点句子。,文言文,内容,方法,翻译句子,句子翻译五字诀,【知识梳理】,复习检测练二: 翻译下面的句子: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孔子云:何陋之有?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 众矣。6、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要点归纳】,翻译句子: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2、注意采用句子翻译“五字诀”。,复习指导三:把握文章主旨,理解 作者感情。,内容:研读21、22课文,说说文章.表达了什 么情、理、志、趣,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如: 表达作者观点倾向的句子,表明文章 主旨的句子等。 时间:5分钟

11、。 检测:回答检测题。,文言文,内容,方法,主旨、感情,抓关键句,【知识梳理】,自学检测三:,1、阅读思考,简要回答: 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 桃花源记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要点归纳】,把握主旨、理解感情: 抓关键句,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 有仙则名( ) 濯清涟而不妖(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 陶后鲜有闻( ) 便扶向路(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当堂训练,2、翻译下列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中通外直,不蔓

12、不枝。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问所从来,具答之。,3、问答下列问题。,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陋室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作者描写这一世外桃源的用意是什么?,【当堂训练原则】,1、课堂作业时间不少于10分钟;2、选题要围绕复习目标,有典型性、代表性、有梯度。3、高年级可根据需要,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寻找和已学习知识的结合点,结合中招考点,进行“中考链接”,达到“迁移应用”的目的。【1.“当堂训练”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师了解学生目标的达成度,作出相应的处理。3.练习的形式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当堂训练操作要领】,1.“当堂训练”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师了解学生目标的达成度,作出相应的处理。3.练习的形式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