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480980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分类 名 称 分 科 来 源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 味 备 注狗脊 蚌壳蕨科 金毛狗脊 根茎 隆起木质部条纹 无臭、味淡、微涩蕨类植物绵马贯众 林毛蕨科 粗茎鳞毛蕨 根茎和叶柄残基 间隙腺毛 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 紫萁贯众:周韧维管束“U”形细辛 马兜铃科 北细辛、汉城细辛(辽细辛) ,华细辛 根和根茎 后生表皮 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阴干大黄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 跟及根茎 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黏牙,有砂粒感 藏边大黄无星点虎杖 虎杖 根及根茎 草酸钙簇晶较多 气微、味微苦、涩何首乌廖科植物何首乌 块根 云锦

2、状花纹 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外韧型维管束牛膝 牛膝 根 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 24 轮 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川牛膝苋科川牛膝 根 有多数淡黄色小点(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气微,味甜商陆 商陆科 商陆、垂序商陆 根 罗盘纹 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银柴胡 银柴胡 根 砂眼、珍珠盘 气微、味甘 栽培品几无砂眼太子参 石竹科 孩儿参 块根 含草酸钙簇晶 气微、味微甜双子叶植物威灵仙 毛茛科 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 根和根茎威灵仙:韧皮部外侧常有纤维束及石细胞;棉团铁线莲:无纤维束及石细胞;东北铁线莲:偶有纤维束及石细胞威灵仙:气微、味淡;棉团铁线莲:味

3、咸;东北铁线莲:味辛辣2分类 名 称 分 科 来 源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 味 备 注川乌 乌头 母根 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 气微、味辛辣、麻舌后生皮层;木质部呈“V”形排列,有髓草乌 北乌头 块根 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 气微、味辛辣、麻舌附子 乌头 子根加工品盐附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黑顺片:气微、味淡白芍 芍药 根 草酸钙簇晶较多 气微、味微苦、酸赤芍 芍药、川赤芍 根 表面棕褐色,糟皮粉碴 气微香、味微苦、酸涩黄连 黄连、三角黄连、云连 根茎 味连:过桥;雅连:过桥较长;云连:多为单枝 气微、味极苦味连:皮层、中柱鞘有少许石细胞,髓部无石细胞;雅连:均有石细胞;云连:均无石细胞升

4、麻毛茛科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升麻 根茎 气微,味微苦而涩 断面深绿色者佳防己 粉防己 根 车轮纹 气微,味苦北豆根 防己科 蝙蝠葛 根茎 气微、味苦延胡索 罂粟科 延胡索 块茎 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 气微、味苦 浙八味之一板蓝根 十字花科 菘蓝 根 气微,味微甜后苦涩南板蓝根 爵床科 马蓝 根茎及根 薄壁细胞中含有椭圆形的钟乳体 气微、味淡双子叶植物地榆 蔷薇科 地榆、长叶地榆(绵地榆) 根 气微、味微苦涩3苦参 豆科 苦参 根 具异性维管束呈同心性环列或不规则散在 气微,味极苦 有晶鞘纤维分类 名 称 分 科 来 源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 味 备 注山豆根 越南槐 根及根茎 有豆腥气,味极

5、苦葛根 野葛 根 气微、味微甜 有晶鞘纤维粉葛 甘葛藤 根 气微,味微甜甘草 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根及根茎甘草:菊花心,有粉性;胀果甘草:外皮粗糙,粉性小;光果甘草:不粗糙气微,味甜而特殊黄芪豆科蒙古黄芪、膜荚黄芪 根 菊花心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远志 远志科 远志、卵叶远志 根 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去净木心白蔹 葡萄科 白蔹 块根 气微、味甜人参 人参 根和根茎 芦头、芦碗、艼;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 香气特异,味微苦、甘栽培品:园参;播种自然生长:林下参,又称籽海。冷冻干燥:活性参西洋参 西洋参 根 草酸钙簇晶棱角较长而尖 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 含拟人参皂苷-F11

6、,人参不含三七五加科三七 根和根茎 三七:主根;筋条:支根;剪口:根茎;绒根:须根 气微,味苦回甜铜皮铁骨;淀粉粒甚多,土三七无白芷 白芷、杭白芷 根 形成层患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 气芳香,味辛、味苦 分泌组织是油管双子叶植物当归伞形科当归 根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 香气浓郁,味甘、辛、 烟火慢慢熏干;4微苦 油室羌活 羌活、宽叶羌活 根茎及根 蚕羌、竹节羌;条羌,大头羌 气香,味微苦而辛;气味较淡 断面朱砂点多者、香气浓郁者佳前胡 白花前胡 根 棕色形成层环及放射纹理 气芳香、味微苦、辛 分泌组织油室分类 名 称 分 科 来 源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 味 备 注川芎 川芎 根茎 波状环纹(形

7、成层 0 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 蝴蝶片;油室藁本 藁本、辽藁本 根及根茎 气浓香、味辛、苦、微麻防风 防风(关防风) 根 蚯蚓头、菊花心、凤眼圈 气特异、味微甜 油管柴胡 柴胡(北柴胡) 、狭叶柴胡(南柴胡) 根 北柴胡: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具败油气 油管;大叶柴胡有毒北沙参伞形科珊瑚菜 根 木质部导管呈“V”形 气特异,味微甘龙胆 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滇龙胆(坚龙胆) 根及根茎 龙胆(有髓) ;坚龙胆(无髓) 气微,味极苦秦艽龙胆科 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 根 气特殊,味苦,微涩徐长卿 徐长卿 根及根茎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内皮层细胞垂周波细波状弯曲气

8、香,味微辛白前 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 根及根茎 鹅管白前 气微,味微甜白薇萝藦科白薇、蔓生白薇 根及根茎 气微,味微苦 色棕黄者为佳紫草 紫草科 新疆紫草(软紫草) 、内蒙紫草 根 软紫草:皮部 10 余层重叠;内蒙紫草:数层相叠 气特异,味微苦、涩 加热红色气体,红褐色油滴丹参 丹参 根和根茎 气微,味微苦涩 色紫红者佳黄芩 唇形科 黄芩 根 木间木栓 气微,味苦双子叶植物玄参 玄参科 玄参 根 后生皮层 气特异似焦糖,味甘, 断面乌黑(环烯5微苦 醚萜苷)地黄 地黄 新鲜或干燥块根 表面淡红黄色 气微,味微甜,微苦胡黄连 胡黄连 根茎 气微,味极苦续断 川续断科 川续断 根 皮部墨绿色或棕

9、色 气微香,味苦微甜后涩分类 名 称 分 科 来 源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 味 备 注巴戟天 巴戟天 根 断面连珠状 气微,味甘而微涩 韧皮部无石细胞茜草 茜草科 茜草 根及根茎 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木部 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天花粉 葫芦科 栝楼、双边栝楼 根 富粉性,切面可见木质部小孔略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天花粉蛋白引产、恶性葡萄胎和绒癌治疗桔梗 桔梗 根 金井玉栏 气微、味微甜后稍苦 北大,南好;菊糖党参 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 根 狮子头 香气特殊,味微甜 栽培品环纹较少南沙参桔梗科轮叶沙参、沙参 根 切面有多数不规则裂隙,呈花纹状 气微,味微甘 菊糖、淀粉粒木香 木香 根

10、菊花心 气香特异,味微苦 油室川木香 川木香、灰毛川木香 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根头偶有黑色发黏胶状物(油头)气微香,味苦,嚼之黏牙形成层环波状弯曲白术 白术 根茎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苍术 茅苍术、北苍术 根茎 茅苍术:断面朱砂点,起霜茅苍术: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北苍术:香气较淡,味辛、苦油室双子叶植物紫菀菊科紫菀 根及根茎 多编成辫状 气微香,味甜,微苦 质柔韧者为佳单 三棱 黑三棱科 黑三棱(荆三棱) 削去外皮的干燥块茎 切面有多数明显的细筋脉 气微,味淡,嚼之有麻6点 辣感泽泻 泽泻科 泽泻 块茎 脐点人字形、短缝状或三叉状 气微,味微苦

11、油室子叶植物 香附 莎草科 莎草 根茎 表面有 610 个略隆起的环节 气香,味微苦分类 名 称 分 科 来 源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 味 备 注天南星 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 块茎 顶端有凹陷的茎痕 气微辛、味麻辣半夏 半夏 块茎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石菖蒲天南星科石菖蒲 根茎 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 气芳香,味苦,微辛 油细胞百部 百部科 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 块根 直立百部:致密细条纹;对叶百部:无细条纹 气微,味甘,苦川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鳞茎松贝:怀中抱月;青贝:大小相近,相对环抱;炉

12、贝:顶端开裂而略尖;栽培品:顶端开裂而较平气微,味微苦浙贝母 浙贝母 鳞茎 元宝形 气微,味微苦 亮绿色荧光黄精 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 根茎 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 气微,微甜,嚼之有黏性 味苦者不能药用玉竹 玉竹 根茎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 气微,味甘,嚼之发黏重楼 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 根茎 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 气微,味微苦、麻单子叶植物土茯苓百合科光叶菝葜 根茎 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润湿后有黏滑感 气微,味微甘、涩 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7天冬 天冬 块根 中柱黄白色 气微,味甜、微苦 半透明者为佳麦冬 麦冬 块根 半透明,中柱细小 气微香,味甘、微苦 嚼之发黏者为佳山麦冬

13、湖北山麦冬、短亭山麦冬 块根 具不规则纵皱纹 气微,味甜,嚼之发黏知母 知母 根茎 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 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待黏性分类 名 称 分 科 来 源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 味 备 注山药 薯蓣科 薯蓣 根茎 草酸钙针晶存在于黏液细胞中 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射干 射干 根茎 表面皱缩,有较密的环纹 气微,味苦、微辛 质硬川射干 鸢尾科 鸢尾 根茎 表面有环纹和纵沟 气微,味甘、苦 质松脆莪术 蓬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 根茎 蓬莪术:断面蜡样蓬莪术:气微香,味微苦而辛;温莪术:气香或微香姜黄 姜黄 根茎 维管束外韧型 气香特异,味苦、辛 蒸或煮至透心郁金姜科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蓬莪术 块根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温郁金:气微香,味微苦;黄丝郁金:气芳香,味辛辣;桂郁金:气微,味微辛苦;绿丝郁金:气微,味淡黄丝郁金为最佳天麻 天麻 块茎冬麻:横环纹,鹦哥嘴,肚脐眼;春麻:肚脐眼,残留茎基、空心气微,味甘 周韧维管束散在单子叶植物白及兰科白及 块茎 有数圈同心环和棕色点状须根痕 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