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文言现象整理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480067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将军列传文言现象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将军列传文言现象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将军列传文言现象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李将军列传文言现象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李将军列传文言现象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将军列传文言现象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将军列传文言现象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将军列传一、 一词多义(实词)1.从: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从人田间饮(跟从)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使动,带领)大军不知广所从,故弗从(接应)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参 加 ; 参 与 )故弗从/虽令不从(依 顺 ; 听 信 )2.用:用善骑射,杀首虏多(因为) 士以此爱乐为用(使用、调遣)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凭借)3.数: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几)广数字请行(屡次)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数)4. 当:吏当广所失云多(判罪)为虏所生得,当斩(应当)大将军亦欲使傲与俱当单于(抵挡)5. 居:家居数岁(住)居无何(经过,指时间)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相处)6. 勒: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

2、匈奴 李将军列传 (统率)勒兵下令军中 魏公子列传 (约束,整顿)7. 致: 得李广必生致之李将军列传 (使来, “招致”的引申)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表达)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魏公子列传 (招致)8. 阴: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李将军列传 (暗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阴暗)9. 走: 乃自以精兵走之李将军列传 (追逐)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逃跑)10. 没: 中石没镞( 陷入 ) 是时广军几没(覆灭,消失)11. 辞: 固自辞于大将军( 告辞,告别 ) 口不能道辞( 言辞说话

3、 )12.中: 中石没镞( 射中 ) 军中自是服其勇( 在某范围内 )13.可: 行可数百里( 大约 ) 可伏兵 ( 可以 )14.发: 发即应弦而倒( 发箭)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童年初能胜冠时)15. 解: 胡虏益解(通“懈” ) 匈奴军乃解去( 退去,退兵 )二、一词多义(虚词)且杀其骑且尽(将)虏多且尽(并且)且广年六十余矣(况且)为秦时为将(担任)赎为庶人(成为)为虏所生得(被)如如令子当高帝时(假使)急诣部,如书(按照)因因推堕儿(趁机)因引而入塞(于是)因问广、食其失道状(趁机)以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凭借)今如此以百骑走 (凭借)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认为)今皆解鞍以示不

4、走 (表目的 用来)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表目的 来)以故得脱:(以故,因此)之大军不知广所之(去)得李广必生致之 (代词,代李广)其李将军之谓也 (助词,的)胡兵终怪之(代词)非在数十步之内(用于方位名词之前)乃良久,乃许之(才)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却,竟然)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是)而络而盛卧广(表修饰)而又迷失道(表转折,却)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表顺承)三、通假字1、 尝从行:“尝” 同“常”,经常2、 广详死:“详”同“佯” ,佯死3、 与人居则画地为陈:“陈”通“阵” ,阵势、军阵4、 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通“幕”5、 或失道:“或”通“惑” ,迷惑6、 南绝幕:“幕”同

5、“漠” ,沙漠7、 至莫府:“莫”同“幕”8、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 ,诚恳的样子9、 汉军罢:“罢”同“疲” ,疲惫10、 广家世世受射:“受”通“授” ,传授。11、 然虏卒犯之:“卒”通“猝” ,突然。12、 胡虏益解:“解”同“懈” ,松懈13、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谕”同“喻” ,比喻四、古今异义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以为前将军古义:省略“之” ,把它当做 李将军恂恂如鄙人 古义:乡下人 广暂腾 古义:霎时以为李广老,数奇 古义:命运 不好 长史封书 古义:文书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 古义:确实 信任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古义: 详情、实情 今义: 弯曲后韩

6、将军徙右北平 古义:调任 今义: 迁移复得其余军 古义:他的余下的 今义:其他的虽其子孙他人学者 古义:学习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其善射亦天性也 古义:天赋 今义: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有白马将出护其军 古义:监督 今义:保护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古义:回头 今义:归还知与不知 古义:不认识 今义:不知道五、词类活用1、名作动见 广 , 以 为 诱 骑 , 皆 惊 , 上 山 陈 ( 布 阵 )鞭 马 南 驰 数 十 里 ( 用 鞭 抽 打 )后 大 将 军 ( 落 后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名作动,向前行进)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名作动,交给)2、名作状络 而 盛 卧 广 ( 用

7、 网 )胡 兵 亦 以 为 汉 有 伏 军 于 旁 欲 夜 取 之 ( 在 夜 里 )鞭 马 南 驰 数 十 里 ( 向 南 )尝 夜 从 一 骑 出 ( 在 晚 上 )尝 夜 从 一 骑 出 , 从 人 田 间 饮 ( 在 田 间 )南 绝 幕 , 遇 前 将 军 、 右 将 军 ( 向 南 )从人田间饮(名作状,在田间)3、形容词作名词虏 多 且 近 , 即 有 急 , 奈 何 ( 紧 急 情 况 )青 欲 上 书 报 天 子 军 曲 折 ( 事 情 的 原 委 、 复 杂 的 情 况 )而 大 将 军 又 徙 广 部 行 回 远 ( 迂 回 绕 远 的 路 )此 言 虽 小 , 可 以

8、谕 大 也 ( 大 道 理 )4、意动用法胡 兵 终 怪 之 ( 以 为 奇 怪 )5、使动用法广 乃 遂 从 百 骑 往 驰 三 人 (使 跟 从 )彼 虏 以 我 为 走 , 今 皆 解 鞍 以 示 不 走 , 用 坚 其 意 ( 使 坚 定 )络 而 盛 卧 广 ( 使 卧 )尝 夜 从 一 骑 出 (使 跟 从 )败 韩 将 军 ( 使 败 , 引 申 为 “打 败 ”)止 广 宿 亭 下 ( 使 止 , 引 申 为 扣 留 )6、 形 作 动士 卒 不 尽 饮 , 广 不 近 水 ( 靠 近 )六、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2、是必射雕者也二、被动句1、为虏所生得

9、2、士以此爱乐为用3、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三、倒装句1、定语后置句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2、状语后置句固自辞于大将军其合军出东道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四、省略句1、尝从(文帝)行2、见匈奴三人,与(之)战3、汉下广(于)吏4、广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于)蓝田南山中射猎5、从人(于)田间饮6、广即请霸陵尉与(自己)俱7、出(于)东道8、毋令(之)当单于9、大将军亦欲使敖与(自己)俱当单于10、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于)东道11、皆为(之)尽哀七、难句翻译1、广家世世受射。译:李广家世代传授射箭之术。2、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译: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

10、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3、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译:于是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按法应该斩首,经钱物赎罪后,削职为民。4.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译: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5.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译: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

11、几干骑兵。他们看见李广,认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6.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译: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左右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 ”于是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7.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译:李广当时受伤生病,匈奴骑兵就把

12、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用网兜盛着使李广躺(在上面) 。8.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止广宿亭下。译:转眼间,李广在家已闲居数年,李广家和已故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居在蓝田,常到南山中打猎。曾在一天夜里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让李广停宿在霸陵亭下。9.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译: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里的一块石头,认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射中了石头,箭头都射进去了,过去一看,原来是石头。10、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

13、,终不言家产事。译: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11.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译: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然后比射箭,按射中较密集的行列还是较宽疏的行列来定罚谁喝酒。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都是这样。12.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译: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

14、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13.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译:东路有些迂回绕远,而且大军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按形势不能并队行进。14.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译: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15.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译:大将军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16.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译: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切责

15、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17.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译: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1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译:我所看那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口不善言辞,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19.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译:他那忠实心,确实已使真正的士大夫信赖和感动呀!20.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 译: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 ”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