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477049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集团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除影响和阻碍科学发展的陈旧观念、僵化思想、惯性思维、过时做法,使思想观念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能力提升为目的,大力实施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等,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首先以 安全、经营、资金 三大风险控制为抓手,通过制度与流程的梳理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以组织结构科学、流程管理顺畅、制度设置规范、控制程序精细为特征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安全管理上,按照 三二一 管理模式,实施集团安全总监负责制、统一委派制,开展安全 铁网行动 、 百日安全活动 、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等,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手

2、段,加强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实时监管,使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安全无重大事故发生。在经营上,着重规避源头风险,实行项目风险评估制度、合同评审和集中管理制度,注重经营品质的有效提升,同时坚决杜绝市场不良行为的发生。在资金管理上,强化资金、财务主管双集控管理,加强资金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电算化管理,扩大网上银行的覆盖面,实现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同时,做好重大投资的可行性研究、集体决策,坚持重大事项产权代表报告制度等,有效规避了投资风险。其次以推行扁平化、集约化、信息化管理为抓手,逐步建立起以组织结构科学、责权利明确、运转顺畅高效为特征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规范、优化组织结构,从减少管

3、理层次入手,将集团原来的三级、四级管理逐步转变为二级管理,坚持直管项目和分公司自营项目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方向,使直管、自营项目的产值占企业总产值的 80%以上。同时,划清领导、部门职能边界,按需设置岗位,精干管理职位,明确责权利,加强相互交流和协调配合,提高了公司、分公司战略发展的协同性,提升了企业运行效率和效益。按照特级资质新标准要求,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起以集团本部为核心的网络与通信系统、OA 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借助网络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异地公司、项目的零距离实时管控和信息资源共享。再次以提高工程合同履约能力为抓手,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制订并较好地执行了工程项

4、目管理手册,增强了对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的控制力,提升了项目品牌和利润空间。2、创新承包模式,提高经济效益。本着加大激励与加大风险相结合,放开经营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调动承包经营者积极性、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职工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和完善承包模式,科学界定责权利关系,实行利益与风险对等,权力与义务并存的经营承包制、风险抵押金制、经济责任追究制,实施了经济责任承包、项目股份制、项目模拟法人制等多种承包方式。3、创新专利技术,提高竞争能力。一是以重点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大力实施建设部、省级科技示范工程、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近三年,有6

5、 项建设部示范工程、8 项省级示范工程分别通过验收,有3 项建设部示范工程、4 项省级示范工程正在实施中;二是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开展工法、发明专利、科技成果研究,近三年,集团获 2项中国土木工程科技创新最高奖 詹天佑大奖、5项国家级工法、7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1 项发明专利、8项全国优秀 QC 成果、23项省级工法、14项省级优秀 QC 成果、主编行业标准1 项,逐年完善企业技术标准。近三年,招收大中专毕业生268 名,吸纳社会人才 114名,为技术应用、创新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通过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有效地促进了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近三年,集团创出国家优质工程 9项、省部级优质

6、工程 42 项、省优秀建筑装饰工程19项、地市级优质工程 82 项,奖杯数量保持省内领先地位。二、突出主业,适度多元,推动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是集团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的必由之路。1、推动主业的转型升级。一是在项目单体上,实现从 小、低、差 向 高、大、精 转变,积极承接单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06 年超亿元项目 15 个,占经营总量的 34.2%,最大的项目是舟山石油储备基地三期工程6亿元;08 年超亿元项目 24 项,占经营总量的 499%,最大的项目是甬台温线温州站工程7.96 亿元;今年1-8 月超亿元项目 17 个,占经营总量的 63.8%,最大的项目是杭州

7、铁路东站 28 亿元。二是在 走出去 过程中,实现由 零打碎敲 向 区域化、基地化、规模化 转变,培育出 1个 10 亿元规模以上区域分公司,打造出5 个5 亿元以上的区域市场,提高了市场集中度,06年外向度为 38.1%,08 年为 47.6%。三是在运行模式上,实现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积极尝试 BT、BOT 建筑服务模式。四是在资源配置上由重房建转向兼顾大土木其他领域的拓展。通过优势互补,抱团合作,联合投标等形式,积极开拓进入铁路建设等新市场。2、推动结构转型升级。完善、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企业综合总承包、项目管理、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产业体系,在做大做强集团土建主业板块同时,以

8、总承包带动专业分包,做强做精房地产、地基基础、水电安装、建筑幕墙、建筑装饰、检测科技、材料租赁、钢结构、市政等专业品牌,实现了建筑主业和非建筑主业产值的 七三 发展格局。3、推动管理转型升级。大力实施 大集团 战略,增强集团集中配置各类资源的权威和能力,消除 集而不团 的现象,实行 要素资源统一调配,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内部市场统一营运、品牌形象统一整合 的 四统一 管理,强化了集团在战略管理、重大决策、协同支持、资本运作、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控制权,使集团真正成为战略决策中心、集成服务中心、力量凝聚中心。三、以人为本,共建文明,促进和谐发展1、发挥党建优势,提供政治保障。集团把党建工作作为企业的

9、金名片 来打造。三年来,集团开展了多项创新性、有效性活动。一是重视团队培育,彰显 四特 精神。全面开展 四好 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提高两级领导班子整体素质,集团获省国有企业 四好 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创建案例被列入全国基层党建经典案例;加强经营团队建设,在新建杭州铁路东站站房等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特大工程的承建中,充分发挥国企上下各部门协同作战优势,精心策划、严密组织、认真实施、确保万无一失,向社会展示了集团的品牌实力;强化项目团队建设,在重点重大工程建设中,以项目党支部建设为基点,形成了领导、部门蹲点,项目党员干部为先锋骨干的整体协同作战体系,积极开展 三号两队 、 三让 、 争六星 活动,培育和

10、光大了集团 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的 四特 精神。集团承建的青川灾后重建工程、温州铁路新客站等工程,均成了当地或系统内建设的标兵。二是不断健全人才成长、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开展中层管理干部公开竞聘活动,三年已推出 10 多个中层管理岗位进行公开竞聘,今年还聘请优秀民工作 主考官 ,这在浙江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 10 多家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建立健全人才快速成长机制,今年加快了年轻人才的交流培养力度,把有潜力的35名年轻人才安排到青川灾后援建工程和铁路车站改造工程及区域公司中锻炼,加快成才进程。三是加强了流动党员管理,制定了 流动党员管理实施意见 ,设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办

11、公室,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开通了流动党员服务热线,开设了省建设系统首个项目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站。四是不断挖掘项目文化内涵,开展了项目建设 八荣八耻 短文征集活动和 廉政文化进项目 活动,推出了项目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的评选等。2、关心爱护民工,促进企业和谐。提出民工也是浙江建工建设者、善待民工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在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中首创 民工沟通日 制度,确定每月 10 日为 民工沟通日 ,该活动获浙建集团党建创新奖,入选省国资委编写的党建巡礼 浙江省国资和国企系统党建工作特色一书;成立民工自治委员会,为全国首创;开展 送文艺、送安全、送健康 三送 活动,深受项目、民工欢迎;加强民工学校建

12、设,提高民工素质,有5 个民工学校被评为杭州市优秀民工学校;开展十佳优秀民工评选,积极民工参加先进人物评选,木工俞锋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民工、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程泰德被评为全国优秀外来务工青年。3、加强民主管理,维护职工权益。集团十分重视职工维权机制的建设,重点抓好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业民主管理,签订集体合同,坚持集体协商、司务公开制度,组织全体职工参政议政,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三年来共有 2800 余人次向企业提交了合理化建议,有120余人获集团合理化建议一二三等奖,有 9人获浙建集团 金点子 奖,有1 建议获省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优秀奖。4. 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集团积极开

13、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如职工健身运动会、 十佳 青年歌手大赛、三人制篮球赛、建工吉尼斯活动等,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5、开展职工互助,情系困难职工。成立职工互助基金会,建立帮困扶贫长效机制。集团领导经常利用节假日慰问 三老 和困难职工,并承诺不让一位职工子女因贫困而失学。三年,集团用于困难员工的慰问和补助金额近百万元。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总体下行,但集团逆势而上,不但做到不减人不减薪,且职工平均收入有所提升。这既反映了集团的整体实力,又显示了一个国有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6、 献爱心送温暖,尽显社会责任。06年,出资55万元援建 桑美 台风

14、重灾区苍南安置房;在08年抗震救灾中,更是积极行动,第一时间搭建活动板房1281套,踊跃捐款达 100万元,集团获浙江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在灾后重建中,集团更是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奋勇当先,深入灾区,开展援建。7、深化创建工作,提升文明品牌。自1994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以来,一直保持这项荣誉,去年集团还获 全国文明单位 荣誉称号。在文明创建中,集团十分注重村企结对,共建文明,在淳安千岛湖镇云村三年共投入资金十余万元为村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在07年 5月了启动 种文化 活动,向村里捐赠电脑、数码相机等现代化设备,帮助宣传云村,该活动获浙江省 种文化 活动群芳奖,集团获杭州市 双千结对,共建文明 先进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