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案例(0907)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473454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经济学案例(0907)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技术经济学案例(0907)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技术经济学案例(0907)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技术经济学案例(0907)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技术经济学案例(0907)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经济学案例(09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经济学案例(0907)(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经济学案例第1章 绪论三门峡水利工程案例分析一、三门峡水库列入苏联工程项目之中1954 年,国家计委正式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1 月,以苏联电站部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柯洛略夫为组长的苏联专家组来华。2 月至 6 月,中苏专家 120 余人,行程 12000 余公里,进行黄河现场大查勘。苏联专家在查勘中肯定了三门峡坝址。柯洛略夫说:“任何其它坝址都不能代替三门峡为下游获得那样大的效益,都不能像三门峡那样能综合地解决防洪、灌溉、发电等各方面的问题。 1955 年德国的水利专家到现场勘测后曾断言, “在三门峡筑起大坝,无异是在修建一个祸害关中的死库!” 1956 年, “苏联老大哥”的三门

2、峡工程初步设计要点完成,三门峡工程不可逆转地启动了。 大错由此铸成。二、三门峡水利枢纽正式投入使用不到一年,渭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没,土地迅速盐碱化,危险直逼古都西安。迫于无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 15 万千瓦发电机组,改装 5 万千瓦小机组。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渠” 。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宁夏缺水地区迁徒。水库的诸多后遗症,至今未也能消除。1主要任务:将黄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 37000 立方米秒降为 8000 立方米秒;这样,黄河洪水的灾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自然解

3、除。 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实现“黄河清” ,使下游河床不再淤高。 调节黄河水量,初期灌溉 2220 万亩,远景灌溉 7500 万亩。 装机 90 万千瓦,年发电量 46 亿度。 改善下游航运。 结论:巨大的综合效益(与三十多年后的三峡大坝论证结论相同)2严重问题但是,有两个严重问题是该规划报告难于回避的: 水库将淹没农田 207 万亩,移民 60 万。 泥沙淤积。虽然预留拦沙库容 147 亿立方米(总库容的 25) ,若不计上游的减沙效益,水库寿命只有 2530 年。 这个由计算而得出的数目触目惊心。2530 年后,黄河在三门峡处梗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目标集中

4、到“上游减沙”上。只要黄河上游不再来沙,水库淤积的问题岂不就不再是问题?二、三门峡的“捷报”1961 年 4 月,大坝筑到了计划高程 353 米。10 个月后,62 年 2 月,第一台 15 万千瓦机组试运转,从表面看,工程建设按设计完成。被大坝拦阻的河水静止下来,泥沙沉到了库底。没了泥沙的河水从泄水孔流出,坝外实现了“黄河清” 。报纸照例大报喜。但在三门峡主事的几位,却是怎么也喜不起来的,因为不但移民的燃眉之急并未解决,在这自蓄水以来一年半的时间里,十五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三门峡到潼关的河道里,把潼关河床抬高了 45 米。从秦岭下来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本来流得好好的,此时已变成“来水宣泻不畅”

5、 ,弄得从无水患的渭河两岸也不得不修起了防洪堤。 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浸没,老百姓只见自己的土地年年减产,不知原因何在?他们的土地实则因为水库蓄水已盐碱化,甚至沼泽化。最糟糕的问题是,河床的“翘尾巴”即泥沙淤积向上游延伸,己威胁到以西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1962 年 3 月,水电部不得不在郑州召开会议,将美妙的“黄河清”暂时放在一边,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由当初定的“拦蓄上游全部来沙”改为“滞洪排沙” 。水位不得不降低。而失去了大水头,第一台 15 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刚刚披红褂彩地发电不足一个月,便已没有了用武之地,后来只好被拆迁到湖北的丹江口电站去。 运用方式作了 180 度大转弯之

6、后,淤积有所减缓,但因泄水底洞底槛高,泄流量还是太小, “翘尾巴”淤积继续向上游发展,潼关河床已抬高,造成渭河、洛河、黄河淤积连锁反应。受害严重的陕西省再也不能再容忍下去,在 1962 召开的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坝前水位降到 315 米以下,泄洪闸门全部开启换句话说,就是让黄河按照原来没有大坝的方式流!1水库淹没损失还未谈到那个最敏感从而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水库淹没损失。最初按360 米设计时,要淹没耕地 333 万亩,迁移 90 万人;后来,1958 年,周恩来总理遏制住苏式豪迈,将初期水位运用定为 335 米时,还要淹没耕地 856 万亩,移民 3189 万人;后来,库区塌岸发生,移民又增

7、加了 849 万人,实际总数达 4038 万人。他们当中,迁往宁夏、甘肃敦煌等偏远地区的共 399 万人,由于水土不服,曾多次迁来迁去,现已大部迁回。由关中平原迁往山区旱塬、沟壑区的 1211 万人,也因无法生产而迁回原地。 这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带的几十万人,20 多年来毁家远迁、困苦辗转。他们为返回家园而进行的斗争一直在持续。最终,因为三门峡大坝降低了原来的蓄水高程,他们才得以回到家乡。可他们原本世代耕种的肥沃土地已被黄河泥沙厚厚地覆盖。许多地方,已经被军队和国营农村捷足先登地占据。他们又不得不开展旷日持久的斗争,要求退还他们被占据的土地。2直接经济三门峡工程的成败,在中国至今不容许公

8、开切实讨论。不过帐总是需要算的。先让我们看损失: 高坝工程低坝运用,这意味着,仅工程本身,就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两次改建,包括至今还在修补那些磨损的洞和水轮机的费用; 多淹没的耕地和毁坏的耕地; 当时多迁移的 30 多万人和后来返迁的 15 万人; 抬高水位引起的良田盐碱化而导致的减产;在“蓄水拦沙”时期,因下放清水而冲刷了的下游生产堤内的良田; 这些,最保守的估计,不下百亿。3环境破坏再看对环境的破坏: 由于水库周围地下水位提高造成耕地盐碱化 50 多万亩; 由于水库蓄水导致塌岸而损失的耕地; 毁掉文化发祥地的珍贵文化古迹; 还不必说时间上的失误:如果将这些人力、物力、财力投到黄河

9、下游的堤防加固和其他有效的水利设施;投入到交通和通讯系统;投入到教育与文化设施;哪怕仅仅投入到黄河上中下游的水上保持、植树造林、防护与灌溉,全流域的情况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 那么,为什么呢?究竟什么使得一大群不能说不爱国、更不能说不具业务专长的中国人跌了这么大的一个跟头?讨论题:1你认为三门峡水利工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本案例,请分析技术经济学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应涵盖的内容。第2章 经济学基础扩张财政及其“四种危害”:鱼和熊掌不能兼得?1997 年的亚洲经济金融危机和 1998 年中国的特大水灾,使我国的宏观经济遇到了严峻挑战,实现 1998 年经济增长 8%的目标遇到了极大的

10、困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及时召开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修改了当年预算,果断做出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当年发行国债 2600 亿人民币,启动国家粮库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和西部大开发工程。有经济学家认为,从宏观经济学一般理论出发,采取扩张财政支出,扩大赤字规模政策,可能导致四种危害:通货膨胀、挤出效应、经常项目逆差和政府债务危机。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从我国当时实际情况分析,发生四种危害的可能性不大,认为不会引起通货膨胀,没有明显挤出效应,也不必担心发生经常项目逆差和政府债务危机。下面就是后者的主要观点:1. 通货膨胀问题,中央银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资金来源有多种渠道,可以通过财政对银行

11、的透支,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在国债二级市场上购进国债;还可以从国外贷款或直接向商业银行和居民发放政府中长期政府债券。从我国的当时情况看,中央银行对央行的透支已经禁止,因而,透支渠道已经堵死,解除透支“禁令”决不可取。当时,由于以前政府赤字额较小,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规模还小,还不足以对基础货币投放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国外借款,又远水不解近渴。因而,我国在当时情况下,国债主要发行对象和持有者自然落到商业银行和居民身上。采取这种方式的国债发行,对基础货币的投放影响不大,因而,引发通货膨胀的风险也不大。2. 挤出效应问题,经济学上讲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购买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排挤作用。从我国当时情况看,由于

12、利率并未实行市场化,而由央行统一确定,因而,增加财政购买,适当提高赤字水平并不能直接影响利率水平,实际上,从 1998 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利率水平一直处于下降之中,因而,可以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和赤字水平没有明显的挤出效应。3. 经常项目逆差问题,经常项目逆差是指资本项目以外的国际收支的差额。从我国当时情况看,我国民间储蓄率仍很高,外汇储备 2000 亿以上,而且还在增加,中国储蓄率之高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据估算,1997 年,国民储蓄率达到了 40.1%,比发达国家高出 10 个白分点。因而,在近期内不必担心财政赤字增长会引发经常性项目逆差,导致国际收支平衡恶化。4.

13、 财政危机问题,财政危机是指政府赤字过大,没有支付能力。在西方国家中,财政支出中三分之二以上用于转移支付,用于劳务和商品购买的政府支出只占三分之一,其中用于固定资产购买的就更微乎其微,因而,在这些国家,扩大财政赤字就形成了政府净债务。而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很大,特别是扩大债券发行的收入几乎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而,政府赤字增加的同时,却形成了一大笔新增固定资产,而不是净债务。新增优质净资产为政府未来偿债奠定了基础。一旦偿债资金紧张,政府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变现一部分资产用于偿债,而不至于陷入政府财政危机。经济学中一个著名谚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按经济学一般规律,实

14、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抑制经济衰退,就要牺牲稳定、财政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和民间投资。这里,分析家根本否认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认为鱼和熊掌可兼得,你同意吗?讨论题1什么是基础货币?为什么说我国的政府债券发行不会对基础货币发生太大影响?2什么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与货币供给存在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在我国政府财政购买挤出效应不明显?3我国目前的财政赤字会不会引发政府债务危机吗?为什么?4通过该案例分析,你对西方经济学中所谓“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有什么新的认识?第3章 管理学基础蓝天神话一份名为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报告在金融内参上刊出蓝田的掌门人瞿兆玉承认“资金链断了” 。11 月 20 日,

15、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会议室里,中国蓝田总公司总裁瞿兆玉等到了该所的一位研究员。两个星期前,这位研究员一份关于蓝田股份的研究报告摘要以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标题上了金融内参 。金融内参由金融时报所编辑,后者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 当时在场的一位财经研究所副所长告诉记者,瞿兆玉手持该文复印件对这位研究员说:“你的文章,让所有的银行全部停止对蓝田的贷款, (蓝田)资金链断了。 ” 瞿的职务是中国蓝田总公司总裁,但他所说的蓝田指的是蓝田股份。这是一家在 1996 年上市之时被誉为“中国农业第一股”的公司,5 年来的财务报表显示出持续的业绩高增长,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 060 元股以上,最高时更是

16、达到 115 元股,即使在 1998 年遭遇了特大洪灾后蓝田的生产基地在湖北洪湖,正是重灾区每股盈利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 081 元。它书写过中国农业企业绝无仅有的绩优神话。 引发瞿兆玉激烈反应的这份报告的作者不愿透露姓名。据财经了解,其人正在写一本涉及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方面的书,其中对蓝田股份进行了专门研究,所依据的材料是从蓝田股份的招股说明书到 2001 年中期报告的全部财务报告。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按渔业还是按食品、饮料业分析,蓝田股份的应收账款回收期明显低于同业平均水平,水产品收入异常高于渔业同业平均水平,而偿还短期债务能力在两个行业的同业企业中都属最低。从财务分析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组合。 这位研究员相信,一旦蓝田股份不能通过借款或变卖固定资产等取得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蓝田股份会遭遇一连串的债务危机。瞿兆玉称,正是这些分析导致蓝田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