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两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459578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两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两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两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两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两篇【一】“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大象无形,真水无香”,“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杨蓉、彭斯割肝救母,吴辉铭割皮救父的大孝之举令人动容。而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些平凡朴实,孝老敬老的人。他,黝黑的皮肤,矮矮的个子,敦实的身体,朴素的衣着,为父治病,倾其所有,卖牛卖房筹集治疗费,送水喂饭、端屎倒尿、擦洗身体、翻身排便,数年如一日精心照顾脊髓损伤卧病在床的老父亲,他就是xxx街道职工 xxx同志。久病床前有孝子,xxx的孝义之举向爨乡大地传递着正能量。xxx8 年9 月,xxx同志中专毕业被分配到xxx 镇工作,在同事眼中,他为人正直

2、坦诚,勤劳朴素,乐意助人;在领导眼中,他木讷少言,踏实肯干,勤奋做事,任劳任怨;在朋友心中,他耿直善良,诚实守信,知书达理,是值得一辈子深交的良师益友;在父母心中,他是一个听话、乖巧、懂事、孝顺的孩子。可乍一看他一点也不像“公家人”,倒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是的,他是农民的儿子,在xxx 工作十多年,作为农民儿子的他本色不褪,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经常为年迈的父母分担农业生产中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还经常赶着自家的牛车到天花小区的公厕化粪池抽拉农家肥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农业生产劳动练就了他壮实的身体,黝黑的皮肤,让我们看上去他很“农民”,很本色。在xxx 工作的十多年,他先后在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工作过

3、,同事们都说他好学肯干,踏实勤奋,兢兢业业,交到他手里的事放心。一提到乡镇的党政办,工作量大,责任重,琐碎枯燥,稍不注意出现差错还得承担责任,加班加点更是成为了家常便饭,别人是避之不及,而 xxx同志却主动请缨要求到党政办工作,这一干就是 9年多,与他同到办公室工作的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已当上中层干部,但他没有怨言,依然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忙碌着。在办公室工作,他都是忙着干别人不愿干的活,每天早早的到办公室整理内务,搞好卫生,为同事烧好水,才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主动承担起别人认为“低人一等”的活计-放广播,xxx的各种大会小会,会前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忙着调试音响设备,会中便悄悄“躲”在布帘后,

4、为各种会务做好后勤保障,9年来,没有出现一次音响保障失误,同事们戏称他为“幕后英雄”。多年来,他一直负责 xxx的信息工作,以敏锐的视角发现新闻、信息的线索,花功夫撰写、整理新闻信息并及时报送,9年来,通过他整理上报的新闻信息近1000条,并且大部分都被采编,xxx2年,他被评为市级先进信息直报员。同事们见证了xxx 参加工作,踏实工作,结婚生子,勤俭持家的点点滴滴。妻子在超市打工,补贴家用,一家人省吃俭用,东拼西凑买了一套商品住房,夫妇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和顺让这个“农家”汉子觉得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日子会过的越来越红火。谁料,一场飞来横祸打破了这种平静的生活。那是 xxx2 年9 月的一

5、个上午,正在伏案办公的 xxx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对方称是县公安局110 治安大队民警,xxx 的心咯噔了一下:“自己和家人本本分分,公安局找我干什么?”。这时电话那头民警告知,他的老父亲在沿河街卖小菜时被人打伤了,让他赶快到县医院处理父亲的事情。当他心急火燎地赶到县医院抬着不能动弹的父亲做完各项检查、挂点滴,陪着躺在病房的父亲录完口供后已是晚上9点多,滴水未进的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正准备吃点东西的时候,县医院的主治医师找到他,鉴于他父亲的脊椎伤情严重,建议他父亲转院至省级医院治疗。xxx 二话没说,连夜将父亲送至解放军昆明总医院治疗。当父亲被推进手术室时,医院财务处开具

6、的手术费、治疗费单据上的天文数字让 xxx有一种莫名的“恐慌”,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刚刚买房没几年,尚在偿还房贷,一下子要凑15万的第一期手术费可谓是难以登天。第二天他找遍了亲戚、朋友、同事借钱,可一下子也只借到几万块钱,离医院的 15 万的治疗费还差的多,“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为此他想到了卖房,在没有和妻子商量的情况下,他联系了买主,由于急着筹钱变现,本值30多万的房子仅卖得20多万,为父亲做了手术,一家人就这样搬出了没住多久的新房。父亲做完手术后,回到家休养,过了半年,司法机关的鉴定结论为重伤三级,施暴致害方赔偿了98000 元的医疗费。原以为父亲的伤情通过做手术治疗慢慢的会好起来,可是

7、1 年过去了,父亲的病情未见好转,仍然站不起来。为此,xxx 带着父亲四处寻医问药,先后又到云大医院、解放军昆明总医院联系医生为父亲做了第二次手术,巨额的医疗费用开支压得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喘不过气来,不得已,只好又忍痛把跟随父母多年耕牛给卖了。父亲常常“责怪”他:“我都一把老骨头了,不用治了,不然会把你拖垮的。”可是“倔强”的他认为:养儿防老,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不能让年过 60 的父亲一直躺在床上,他要让父亲站起来,就是砸锅卖铁也得医。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在xxx 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久病床前有孝子,他传递给我们的是无惧、无谓、大爱与善良,彰显的是为人子的孝道与忠义,为人夫的责任与担

8、当,为人父的榜样与力量。在父亲躺在病床上的600 多个日日夜夜里,xxx同志每天按时上下班,除了带父亲到医院做手术时,从未出现迟到、早退和缺勤的情况,每天下班后,在安顿好孩子就急匆匆往家里赶,为父亲送水喂饭、端屎倒尿、擦洗身体、翻身排便,陪着父亲说说话。年迈的母亲心疼自己的“孩子”,告诉他说:“不用你每天都跑回来,有我在就行了”。可是每天回家照顾父亲是他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在同事们的眼中,xxx 同志还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好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 xxx街道的职工,为了配合街道、社区在青山工业园区三期(小庙片区)征地工作,消除群众的观望和抵触心态,自家被征地 2.5亩,被征地里有他和父

9、母辛勤栽培的桃树,街道、社区征地群众工作组通知他被征地的情况后,他很爽快地“代父母做主”签了字,并瞒着父母“偷偷”将父母的身份证送到社区,带头领了征地补偿款的折子,同意将挂果 5年即将成熟采摘的270 余棵桃树提前砍了,当母亲知道“实情”后,骂他是“败家仔”“不孝子”,可他一笑了之,反过来宽慰母亲,做母亲的思想工作,有了他的带头表率作用,茶花社区的征地工作顺利推进。就在他再次为父亲的后续医疗费用一筹莫展之际,xxx 街道党工委徐俊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到 xxx家中探望病卧在床的老人,徐书记看望后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话:“到xxx 家看了后我很感动,做人要有良心,我听到的、看到的就是一个行孝义之举

10、有良心的人,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好人,身边的榜样”。在 4月 21 日职工会上,徐俊书记在会上发出倡议,为行孝义有良心,陷入困境的xxx 同志献爱心,其目的不在乎钱物的多寡,在乎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和大家一起共事的一份情、一份义和一份微不足道的关心。在徐书记的倡议和带领下,全街道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有捐50元的,xxx元的,500元的,600元的,1000 元的,截止4 月底,全街道干部职工募集到善款21850 元。这点爱心善款对于 xxx父亲的后续治疗费来说或许微不足道,但却凝聚着xxx 街道干部职工对xxx 的善举、孝义的肯定和褒扬;这点爱心善款对于xxx 父亲的后续治疗费来说或许轻于鹅毛,但

11、却见证了大爱无疆的爱心传承与接续;这点爱心善款对于xxx 父亲的后续治疗费来说或许杯水车薪,但却传颂和诉说着爨乡大地传承爱老、敬老、养老、扶老、尊老传统美德的正能量。【二】无论家庭经济多困难,打工离家不超过 5公里;无论农活再苦再累,中午11点,下午6 点一定回家烧火做饭;无论亲朋好友多久不见,走村串戚都不留宿叙旧。这是板桥镇石坝村委会的xxx 花多年一直坚持着独特的生活习惯,是xxx 花编织公婆晚年幸福的生活原则,是经营温暖、幸福家庭的尺度。xxx 花自 xxx3 年结婚与公婆一起生活,她深知要想经营好自己的婚姻,首先要把公婆当做自己的父母。婆婆迈着烙上时代印记的小脚,挥洒着汗水抚育出五个勤

12、劳善良儿女。公公曾从事过 20余年的村大队长工作,是德高望重的优秀老干部。xxx花的勤劳孝顺,让公婆十分喜欢这个媳妇,他们之间从未吵过架,发过脾气,一家人过着和睦幸福的小日子。一双儿女相续出生后,公婆看着能干持家的儿媳、活泼可爱的孙子孙女更是开心地合不拢嘴,那是他们二老期盼的天伦之乐,更是 xxx花向往的幸福生活。xxx花一家耕种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栽栽烤烟种种稻,喂喂牛羊养养鸡,日子虽算不上富裕,但也盖起了小楼房,一家人生活的有滋有味。岁月的蹉跎,年华的流逝,公婆的腰腿不在灵便,他们身体不断呈现出当年过度劳累,透支生命的后遗症。婆婆因长年劳作,骨质增生严重,手指无法伸张,双腿无法迈开行走,每天

13、都靠吃止疼药抑制病痛带来的痛苦,无法难以应对日常的家务劳作;公公在xxx7年查出患有心脏病,不能劳动,需要大笔的医药费治疗。xxx花夫妻两人一面承担繁重的农活,养家糊口,一面细心照料公婆的生活起居。公公住院从县医院到省医院,xxx花都一直不离病床左右,嘘寒问暖,抬水喂药。赶上农忙时节,她每天地里医院两头跑,晚上从田里回家匆匆吃两口饭,又赶进城上医院照顾公公。夜间若是公公稍微咳嗽呻吟,xxx 花就是再累,也会起身凑到公公耳边小声问公公,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是不是枕头高了,要不要喝水,是不是要起夜,是不是就这样天不知不觉的亮了。随后赶紧给公公拿好当天的药分好各次的量单独包好,看着打上点滴,才忙回家开

14、始一天的辛勤劳作,她要让六七千棵烤烟撑起公公的医药费,让绿绿的蚕叶铺起两个孩子漫漫的求学之路。公公反复地住院,xxx花都训练出专业的护理本领,哪个时期公公需要吃稀得清淡饮食,哪个时期要加强营养荤素搭配,她都能记住医生的嘱咐,了解公公的口味,为他做上可口的饭菜。同病房的病友和医生都说这个女儿很孝顺,公公总会自豪地说:“那是我儿媳。”在起初患病的半年里,她一火两锅饭,炖好公公的粥再做老公孩子的饭是她每天的必修课,一直坚持了半年,直到公公身体逐渐好转能和家人一起吃同锅饭。每次住院,公公喜欢留下她照顾自己,都说儿子没有儿媳会护理,她也就很开心地对丈夫说:“你回家做农活,我留这儿照顾爹。”公公心脏病长期

15、住院已经让 xxx花夫妻心力交瘁,偏偏又因为腿脚不灵便于 xxx3 年摔伤了四根肋骨,不起卧床更是忙翻了夫妻两,医院有不能动的公公、家里有不能烧煮的婆婆、田里有经济主要来源的烤烟,夫妻俩每天三地跑,从没要求几个姐来和他们一起分担。刚把公公办理了出院手续,婆婆又阑尾炎做手术,xxx 花接着在医院照顾婆婆,经济上让他雪山加霜,精力上力不从心,但她从未抱怨,还鼓励丈夫面对困难挺一挺就过去了。冬天是公婆最难熬的日子,xxx 花为了让公婆每天能烤着焦煤生着的炉子火,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生好旺旺的炉火等着公婆起床;为了公婆每天能吃上热乎的饭菜,她农闲时去了村边的瓷砖厂上班,只为了能照顾家里的公婆;自己父亲

16、生日,好久不见兄妹相约回家吃饭,她早上起来喂完了猪牛,给公婆做好饭菜,一看时间都十点多了,正是农村一日两餐饭的时间,她只好陪着公婆吃了饭再回娘家给父亲过生日,出门时公公叫她早点回来,她深深地明白,这是公公对她的关心,更是对他的依赖,回转的脚步就更快了;邻里总说她家夫妻 20 多年咋不会吵架,她说,哪有不吵不闹的夫妻,是我们偶有磕碰不敢吵,有公婆在身边,怕他们操心。公公患的是心脏病,不能有心思,病情易反复;婆婆当年是个女能人,因病手脚不能做事,心里很苦闷,说整个人只有嘴活着了,xxx花开导公婆年龄大了,也该他们歇一歇了,病痛扛过就好了,只有公婆在,这个家才是个完整的家。家里大事小事都要让公婆知道,甚至是让公婆做决定,使公婆发挥老有所为的老姜实力。公婆认为养了五个儿女,只有xxx 花家夫妻照顾左右,难免有些伤感,xxx花平常总对公婆给予思想疏导,说:“姐们不在身边别多心,他们即便能照顾你们,我一样会照顾你们,他们不能照顾你们,我就更要照顾好你们。”只要公婆想其他子女了,xxx 花都要偷偷给姐们打电话,叫他们有空回家陪老人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