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改革-拿什么让学生探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454106 上传时间:2017-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教学改革-拿什么让学生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教学改革-拿什么让学生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教学改革-拿什么让学生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程教学改革-拿什么让学生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程教学改革-拿什么让学生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教学改革-拿什么让学生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教学改革-拿什么让学生探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教学改革拿什么让学生探究新课程教学改革拿什么让学生探究?新课标极力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实施四年来,尽管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意识到了让学生参与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老师该选什么内容让学生探究,怎么选择以及为什么选这些内容让学生探究等问题,在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仍然明显存在。在本文中,我们想谈谈自己对中学语文探究活动开展的一些肤浅认识和体会。先看下面这几则听课过程中搜集到的教学案例:案例一、一位老师上唐雎不辱使命,中有“休祲降于天”这个句子,这位老师赞同课外资料上把“休”和“祲”处理成偏义词组的说法,认为书上注释成并列词组是不准确的,于是要让学生在这两者中间做一番探究。这位

2、老师把课堂组织得井井有条,庄严神圣,学生讨论过去讨论过来最终没有定论。课堂却不无活泼热闹。案例二、一位老师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读到“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我感觉“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读起来非常拗口,于是建议同学们把“身”字后面的逗号标到“行”字的后面,并且让大家反复琢磨反复体会,然后再讨论和探究他的标点与课文的标点之优劣,最后还亲自从语气、语义、语法等方面进行阐述论证。案例三、还有位老师教李商隐的锦瑟。他先让同学们朗读全诗,然后问学生该如何理解这首诗。同学谈了自己的看法后,老师抓住机会抛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说历来诗家和学者对这首诗的理解有

3、分歧,然后把刘攽中山诗话的“情诗说”、冯浩玉溪生诗歌笺注的“悼亡诗说”、缃素杂记中的“咏物诗说”以及张采玉玉溪生年谱汇笺中的“述志伤世说”和盘托出,发动学生参与谈论,讨论完毕,课也就上完了。比案例一二老师“高明”和“进步”的地方是,案例三中的老师没有给学生一个固定的答案,也没有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看法。似乎体现了新课程的某些要求。案例一和二中,执教者是不是有邯郸学步、过犹不及的毛病呢?其实,这引出了一个有意义的话题,那就是,在新课标条件下,是不是什么东西、什么内容都可以拿来探究一番、合作一番呢?是不是只要这节课上备有学生讨论的内容、又让学生参与讨论了这些内容就算是真正合作过了、真正探究过了?

4、也不用问这些内容应该不应该、值得不值得去讨论、去探究?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们在想,如此探究,与孔乙己让孩子们探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呢?案例三存在的问题则显得隐秘些。执教者选取的内容本身是具有研究探讨价值的,只是晦涩艰深的李商隐诗拿来给中学生探究,是不是太难为了孩子们?学术界尚存争议的东西,就这样轻松干脆地抛给十多岁的孩子,我们是不是也太不负责任了?如此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即学生已经懂得了这首诗的大意。事实上,在那节课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搞懂诗的大意。可见,前后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矛盾。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这位老师让学生以“探究式”学习方式来理解这首

5、诗。他完全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来教学这首诗。下面,我们从两方面谈自己对选择探究式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做法。先说说哪些问题不具有探究讨论的价值。首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唐雎不辱使命,中有“休祲降于天”这个句子,这位老师赞同课外资料上把“休”和“祲”处理成偏义词组的说法,认为书上注释成并列词组是不准确的,于是要让学生在这两者中间做一番探究。这位老师把课堂组织得井井有条,庄严神圣,学生讨论过去讨论过来最终没有定论。课堂却不无活泼热闹。案例二、一位老师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读到“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我感觉“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读起来非常拗口,于是建议同学

6、们把“身”字后面的逗号标到“行”字的后面,并且让大家反复琢磨反复体会,然后再讨论和探究他的标点与课文的标点之优劣,最后还亲自从语气、语义、语法等方面进行阐述论证。案例三、还有位老师教李商隐的锦瑟。他先让同学们朗读全诗,然后问学生该如何理解这首诗。同学谈了自己的看法后,老师抓住机会抛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说历来诗家和学者对这首诗的理解有分歧,然后把刘攽中山诗话的“情诗说”、冯浩玉溪生诗歌笺注的“悼亡诗说”、缃素杂记中的“咏物诗说”以及张采玉玉溪生年谱汇笺中的“述志伤世说”和盘托出,发动学生参与谈论,讨论完毕,课也就上完了。比案例一二老师“高明”和“进步”的地方是,案例三中的老师没有给学生一

7、个固定的答案,也没有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看法。似乎体现了新课程的某些要求。案例一和二中,执教者是不是有邯郸学步、过犹不及的毛病呢?其实,这引出了一个有意义的话题,那就是,在新课标条件下,是不是什么东西、什么内容都可以拿来探究一番、合作一番呢?是不是只要这节课上备有学生讨论的内容、又让学生参与讨论了这些内容就算是真正合作过了、真正探究过了?也不用问这些内容应该不应该、值得不值得去讨论、去探究?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们在想,如此探究,与孔乙己让孩子们探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呢?案例三存在的问题则显得隐秘些。执教者选取的内容本身是具有研究探讨价值的,只是晦涩艰深的李商隐诗拿来给中

8、学生探究,是不是太难为了孩子们?学术界尚存争议的东西,就这样轻松干脆地抛给十多岁的孩子,我们是不是也太不负责任了?如此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即学生已经懂得了这首诗的大意。事实上,在那节课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搞懂诗的大意。可见,前后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矛盾。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这位老师让学生以“探究式”学习方式来理解这首诗。他完全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来教学这首诗。下面,我们从两方面谈自己对选择探究式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做法。先说说哪些问题不具有探究讨论的价值。首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是不是选自彷徨,“愚公年且九十”中“且”字意思是不是“将近”之类的问题,就显得没有必要。也许有

9、人认为教学中不存在如此简单的做法。不过,我们在日常的听评课活动中,确实见过老师让学生讨论“胡屠户”是不是很势利、很虚伪之类的问题。因此,我们反对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分轻重主次,随意让学生讨论问题的做法。我们并不认为所有问题都具有探究的价值。其次,“为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问题也不是都有探究讨论的必要。比如,老师已经介绍了莫泊桑创作我的叔叔于勒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在分析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之后,还让学生讨论探究菲利普夫妇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再次,一些大多数学生都会认同的问题。如学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后,让学生探究学习化学物理需不需要实验精神,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学生十有八九会答“需要”。答案是众口一词的问题,其讨论探究的价值不大。这道理就像数学课上让学生探究勾股定理的证明,物理课上让学生探究阳光是不是七色的一样,实属没有必要。最后,超出了学生认知和接受水平的问题。探究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养成动脑筋、善思考、愿探索的习惯。如果我们违反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任意拔高知识接受者的认知水平,让探究临空架设在虚无之上,学生学得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反而挫伤了他们原有的求知欲望,徒增畏难情绪。这不是适得其反了吗?比如让初中学生去探究召陵六骏的基因,去考证桃花源究 1 2 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