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工作计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5385478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卫生局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市卫生局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市卫生局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市卫生局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市卫生局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卫生局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卫生局工作计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卫生局工作计划市卫生局工作计划2017年卫生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健全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强化医疗质量全面监管,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着力推进各项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一、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 1. 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20xx98 号)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县级医院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约束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信

2、息化建设。 2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严格依据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含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办法,建立健全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制。积极启动和落实县级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全省集中网上采购工作。 3.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流程。重点围绕“加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建设”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这两个主题,建立以人文关怀为基石的医患关系,主要从转变观念、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诊流程为关键措施、提高诊疗水平为保证四个方面着手,着力建设和培养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抗菌药物专项治理”等活动。 4.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进县级医院规范化和服务

3、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加强医疗安全、院内感染、临床实验室检查,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继续实施医院等级评审,年底前完成所有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无偿献血量力争比2017年增加 3-5%。 5.提升医疗服质量。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确保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50%,完成率70%。进一步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预约诊疗服务,落实医学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严厉打击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行

4、为,按季度将医疗机构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情况进行公示。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推进和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6.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在淮北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框架下,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批准的执业范围、医院等级、服务人口数量等,合理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进一步规范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专科医疗康复机构,形成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 7.健全完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提高无偿献血知晓率,提升公民无偿献血可及性和服务水平,保障临床血液

5、供应,无偿献血量完成省厅规定标准。加强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管理,提高血站内部质量管理和血液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规范化管理,保障血液制品及临床用血安全。 二、巩固发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1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农民受益水平。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进一步提高人均筹资水平,达到 340元。继续稳定参合率保持在96%以上。 2开展大病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大病住院报销比例。对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仍然超过1-2 万元的大病患者再予适度补偿。继续完善儿童白血病等 20 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并逐步扩大重大疾病病种范围。 3继续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病种范围

6、和医疗机构范围,推行住院总额预算管理,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病人负担和基金支付压力。 4完善全市新农合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实施全市新农合网络的升级改造,完善与全市卫生信息专网的联通。完善全市短信平台系统,提高宣传效果和效率。 5.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在全市启动实施新农合“精细化管理、优质服务年”活动,签订服务协议和承诺,开展网上审核与病历抽查,实行定点机构量化管理,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 三、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机制 1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皖政办20xx61号),完善基层医疗卫

7、生机构新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效率。继续完善并落实村卫生室、村医补偿政策以及村医到龄退出养老补助政策,确保乡村医生队伍稳定。不断巩固基层医改成果。 2.巩固基本药物实施成果。积极组织开展1 2 下一页市卫生局工作计划第2 页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检测评估工作。2017 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要达到 40%-50%,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要达到 25%-30%。有序扩大基本药物实施范围,逐步将非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到基本药物的实施范围。 3.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全部实行网上采购,并按规定比

8、例采购基本药物、省补充药品、限价药物和增配药品,完善采购计划发送、药品配送、验货签收、网上确认、财务结算等相关程序。县级公立医院自2017年 2月 1日起,药品实行网上采购。 4.加强对基本药物采购和使用情况的监测。充分发挥网上采购监管平台的优势,通过网上监管系统对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的品种、数量、价格、回款、配送和网上入库等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四、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应急救治、采供血、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推行绩效考核工作,不断完善和提

9、升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和水平。 2继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县级医院规范化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着力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建设。继续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 3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推进服务模式和方式的转变,加大各级各类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各级专业指导机构的指导督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

10、,进一步完善督导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4继续做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完成全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任务,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和项目督导工作,全面提升检查质量;继续做好农村生育妇女补服叶酸、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项目。 5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管理,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水平。督促如期完成已安排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卫生建设项目,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建立起覆盖全市的项目资金监管网络。组织开展卫生项目专项资金综合督导检查,确保项目规范执行,资金使用安全。 6加大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大力推进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全面

11、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不断提升婚检质量,婚检率稳定在 80%以上;继续做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和已建成机构的管养工作;结合新农合补助平台,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巩固创建无烟卫生系统成果。 五、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事件防控工作 1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全力推进艾滋病病人、贫困结核病病人医疗救治民生工程,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强结核病、乙肝、疟疾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完成性病、麻风病年度防控目标任务;规范做好手足口病、狂犬病防控,积极开展流感、麻疹、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和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工

12、作。在确保接种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免疫规划高水平的接种率,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妥善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加强麻疹、流感实验室建设,有效控制免疫针对性传染病。 2积极推进慢性病、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口腔卫生等常见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继续开展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认真做好精神卫生法宣传贯彻工作,完善重性精神病疾病防治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新标准碘盐实施工作,全市以县为单位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3加快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能力。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有效开展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和卫生应急保障。继续推进

13、卫生应急综合县(区)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开展卫生应急进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家庭等活动,着力提高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能力。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大力开展卫生应急大比武、大练兵以及培训演练,提高卫生应急队伍快速反应、医疗卫生救援和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规范卫生应急信息员队伍。在全市全面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和卫生应急能力评估工作,对风险评估实施效果进行考评。 六、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1. 贯彻落实安徽省卫生厅等 7部门关于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濉溪县要逐步开展农村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烈山区要积极开

14、展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2.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开展中医药惠民活动。在市、县中医医院启动以“提高疗效、控制费用、改善服务、提升满意度”为主题的中医药惠民活动计划,制定方案并积极实施。 3.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市、县中医院要设置并进一步完善养生康复、体质辨识、慢病干预等“治未病”门诊科室,并积极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纵向联合,全面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4.加强中医机构规范化建设。市中医医院对照标准积极开展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市、县中医医院做好迎接二级中医医院的复审工作。市人民医院要对照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标准,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15、5.继续实施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与市内外名老中医结对拜师,培育本地中医药后备人才,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积极参与安徽省名老中医评选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中医药诊疗特色优势及养生保健知识。 6.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招聘中医执业医师和招募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继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医药大中专毕业生工作,组织本年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报名和考试工作,落实农村具有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和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工作。 七、全面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 1、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

16、人才培养。积极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全科医生建设的相关政策,完成全科转岗培训工作任务,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有 1名全科医生,城市社区每万名居民有2 名全科医生的目标。2、加快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步伐,强化在岗培训人员管理,做好首批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结业考试考核工作。 3、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落实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选拔,继续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岗位培训、对口支援等方式,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素质。 4、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加快推进医学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到辖区内100%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系统化管理,并与职称晋升、年度考核、执业注册等挂钩,确保继教培训合格率达 95%以上。 5、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落实省各类重点学科建设任务,组织开展市级重点学科推荐和评审,确保用于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经费不低于医疗机构收入的2%。 八、扎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和规范卫生监督执 1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协调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