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5385369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统文化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统文化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传统文化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传统文化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之源。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讨当前结合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运用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的思考与对策。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 1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复杂的变化,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

2、须顺应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而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想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重视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力弘扬和运用传统文化,确立其在青年学生心目中应有的地位,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系一方面,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不竭之源。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

3、的伟大复兴。 ”2而要培养这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不可或缺。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成果而言,它集仁义、忠孝、和谐、宽恕、忍让、诚信、谦恭、克己、利他、勤勉、谨慎、果敢、顽强、奋斗、拼搏、朴实、节俭、团结、友爱等人类优秀品格于一体,为当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养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弘扬传统文化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融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化和思想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更加贴近显著提高;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一平台,帮助青年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使青年人的

4、思想和政治觉悟达到教育者想要达到的相应要求。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因素应用问题的审视(一)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上,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趋向于边缘化当前高校的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对传统文化掌握并不扎实,基础薄弱,使得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困难重重,而且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盛行与心理健康、社会形势教育等内容相结合,热衷和偏好“引进”一些国外所谓的思想教育理念和相关教材,致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认知度方面降低,甚至出现偏差。据一批对于传统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近期在郑州市高校学生中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层面的信仰、理想和公德则接受得不

5、够,甚至于淡漠。在“信仰”方面,72.7%的学生“无信仰”,16.6%的学生信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余 7.57%的学生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对于古代读书人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6.6%的同学仍把她作为自己的理想,69.7%的同学会考虑,4.5%的同学认为这是“别人的事情”,9.09%的同学认为“已经过时” 。因此,在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等方面,教育过程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无形中降低了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地位。 3(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传统文化的转型升级表现为贫瘠化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挖掘、创新方面明显不足,一方面,高校没有

6、专门的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机构来开展有关活动,一般都归口宣传部门,宣传部门工作职能较多,对于挖掘和研究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与精髓往往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纵览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传统文化案例,基本都是大同小异,没有跟紧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实用性逐渐成为衡量事物好坏的标尺。传统文化的适用度问题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据武汉大学组织的,在武汉部分高校开展的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调查显示,仅11.26%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很高的适用度,其他学生则认为传统文化有一般或较低的适用度。有近大半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程度一般,甚至有近 20%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有较

7、小的兴趣或是基本没有兴趣。同时,通过对大学生课外书籍的购买情况调查发现:38.21%的大学生经常购买娱乐杂志方面的课外书,30.99%的大学生经常购买科普方面的课外书,而仅有 21.83%的学生经常购买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这也正是传统文化形式内容没有转型升级,不够新颖,对大学生吸引力不大、关注热情不高的显著表现。 4(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传统文化的育人手段不断被外部化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较以前发生了剧烈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不断受到西方一些形式、内容俱新的腐朽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影响,由于形式新潮、花俏,不少大学生难以辨别对错,往往会导

8、致认同感较强和推崇,逐渐引发无政府主义行为和对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的虚无主义心理的产生。面对这些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外来文化因素,虽然目前很多高校认识到了其危害性,而在对这些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目前却一般采取按照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面惯用的教导方式,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没有运用能深入人的思想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开展教育,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平时的推广、积累和传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导致在思想上难以根治、扭转学生的一些不良取向。三、运用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的思考(一)提升传统文化价值意蕴,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导向其一,对传统文化与

9、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提高其思想整合价值,人格塑造价值,生活引导价值,进一步提升实际地位和重视程度。真正做到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和“根” 。针对大学生开展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要悉心地考虑从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中找到素材,迅速地运用到工作中去,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可以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产生巨大的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因此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把其确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针对不同状况和群体特点,综合运用儒、道、法家等方面文化经典事例,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独一无二经典著作

10、的主要精华部分,如老子的“道”与“无为无不为”的朴素辩证思想, 庄子的“齐物”与精神自由, 论语 “仁”的憧憬和“礼”的现实及其对人的发展观的认识, 孟子的从“人性善”到“浩然之气” ,周易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韩非子的法治精神等。其二,挖掘思想特色精髓,突出实用内容。逐步形成以儒家文化为主,其他古代思想学说为辅的传统文化思想分层,确定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和精神,把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运用和灌输过程中主导。如北京大学张岂之教授总结的中华人文精神。包括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穷本探源的辨证精神,天人关系的探索精神,人格养成的道德精神,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

11、。这也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精辟的归纳和总结。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为公” 、天下“大同”的理想精神;以德治国、修身为乐的重德精神;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协和万邦” 、各族一家的共处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人和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博胸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济困救苦、舍己为人精神;“见利思义” 、先义后利的高尚价值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些都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做人

12、基本道德准则,坚强自身意志,正确处理包括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开阔胸怀。(二)创新传统文化渗透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能第一,对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形式进行全方位和与时俱进地创新包装。建立专门网站作为交流平台,充分发掘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组织各学生社团、班级对传统节日体现的意义与精神进行公开面广的仿古演绎,形成校园文化活动中的节典文化,加深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汲取。还可在有关节点,把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通过飞信发到同学的手机和邮箱。第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蕴涵的教育方式方法。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德教方法的效仿法、神启论、比附论等等,其实

13、质是在掌握和分析教育对象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有效方法,如荀子强调教化“必由其道” ,做到“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董仲舒强调教化对象“知其气” 、 “知其声”、 “知其行” 、 “知其物” ,才能“言虽约,说必布” 、 “事虽小,功必大”等,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第三,把传统文化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如老子倡导“清静无为” ,其实质是要求不要逆规律而动,主张顺其自然,自觉自悟, ;孔子强调的忿怒、恐惧、好乐、忧患、亲爱、贱恶、哀矜这些人所固有的情感、情绪体验,如果不加督察,就会破坏心理平衡,影响身心健康;荀子论述了知行一致的观点等,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思想都体现了传统文化“授人以鱼,不

14、如授人以渔” ,通过改变大学生个体的认知观念和应对方式来达到调节负性情绪、矫正不良行为和预防产生心理问题与负担的目的。第四,通过课题研究推进传统文化渗透。优先安排涉及传统文化研究课题申报和批准,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过程,增强其自我传统文化教育的效力。第五,营造特色环境。校园美化,建筑装修等都可充分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学生的视野范围内一直有传统文化在不停地“植入” ,长期逐步潜移默化,会收到良好的熏陶效果。(三)把握传统文化转型特点,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其一,在高校增设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指导机构。机构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为主体,一方面专注于社会传统文化创新成果,顺应传统文化转型

15、形势,摸清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新特点。另一方面,坚持盘点民俗,重视传统艺术发展,重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人们自觉地归于“我们”之列。 5专门收集整理有关传统文化具有教育典型意义的内容,通过定期的研讨,制订符合社会发展形势,本校学生专业特色特点的有针对性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加工丰富后形成教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把这些较有新意的内容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与新生入学、节日等重要时间段反复运用、提及。其二,建立相关制度,形成宣传、团委、工会、后勤等多部门参加的“大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因素融合在校园活动上、舆论宣传中、生活社区里,多提供学生实践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与平台。其三,建立与创新

16、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因素的沟通与互动机制。吸收和汲取社会文化单位创造的先进传统文化作品,可用运用这些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精品,在大学生心里掀起强烈的震撼。如河北组织专业院团开展“公益话剧进校园”系列活动,燕赵诗文名篇鉴赏音乐会好风长吟 、青春校园剧寻找生命的恋歌等精品剧目走进校园,观众遍及 30 余所大中专院校的 10 余万人,对创造良好的学风校风、提高学生修养起到了积极作用。河北师范大学开展大型古典诗文诵读活动,选择“四书五经”中的名言警句和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名作,指导学生读诵吟赏,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6也可鼓励和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大学所在的社区去,与文化机构、传统歌舞剧院等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开展传统文化的交流、表演、宣传等活动;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考古工地、历史遗迹,从直观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触摸活生生的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并锻炼实践能力。 7这样可紧跟传统文化在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