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5385347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古诗文复习策略,姚王初中 殷宏林,古诗文默写及阅读在语文考试中占着六分之一的比重。古诗文默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为主。古诗词阅读以课外古诗词为主,不排除书本中出现的诗词;文言文阅读以课外浅易的文言文为主。,一、具体要求,1.能够顺畅地朗读,读音正确,节奏合理。2.了解古诗文名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3.能理解古诗文中常用词语的含义。4.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5.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6.对古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写作特色等能够作必要的理解和赏析。,古诗词复习,一、关于名篇的默写,1.考查内容:包括课标规定的34首古诗词、16篇文言文中的重要

2、句子。七上:1.孔子语录 2.三峡 郦道元 3.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6.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七下:8.爱莲说(陶渊明独爱菊) 周敦颐 9.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10.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11.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八上:12.小石潭记 柳宗元 13.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 王勃 15.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16.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17.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3、白居易 18.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19.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20.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21.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22.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八下:23.马说 韩愈 24.陋室铭 刘禹锡 25.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2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2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9.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30.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九上:31.桃花源记 陶渊明 32.岳阳楼记 范仲淹 33.醉翁亭记 欧阳修 34.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4、 35.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3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37.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3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九下:39.鱼我所欲也 孟子 4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1.曹刿论战 左传 4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43.出师表 诸葛亮 44.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45.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46.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4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48.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9.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50.山坡羊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2.主要题型有: 直接型默写 理解型

5、默写 运用型默写 开放型默写,3.学生答题易失分的原因是:(1)字迹潦草。(2)写错别字。(3)有的文言文不会背。 (4)没有审清题。(5)句意把握不准或理解错误。,4.教学中应关注: (1)强化认真写字的习惯和认真审题的习惯。 (2)古诗文一定要理解。教师只注重讲解,不注重落实;学生只注重背诵,不注重动笔。 (3)命题的依据是课标,不是教材。,二、古诗词赏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古诗词主题的理解。 2.对名句的赏析(描绘画面) 3.品味炼字 4.对古诗词中突出的修辞和写法进行赏析。,三、教学中关注

6、:,1. 按主题归类复习课标在附录中推荐的34首古诗词。 2.简单赏析抓住重点,为的是理解诗意。 3.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四、复习方法,1.推荐背诵的古诗文要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练背诵、默写。培养语感,除了不念错字音外,注重节奏与停顿。注意不添字、漏字、不写错别字。2.要明确作者、出处及写作背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都是名家名篇,了解作者和背景不仅能准确回答文学常识方面的试题,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3.学会归类复习,达到举一反三。,三、文言文知识分类整理,一、通假字,七上: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略无阙处 “阙”

7、通“缺”。,七下: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八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 其真无马邪“邪”通“耶”。 四支僵劲“支”通“肢”。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 与之论辨“辨”通“辩”,辩论。,九上: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九下: 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恩德;“与”通“欤”,语

8、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原先,先前。 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 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二、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如下。,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2、养(衣食所安)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鄙:1、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2、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毕:1、尽

9、(毕力平险) 2、全部(群响毕绝) 3、完成(录毕,走送之),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办法。(成语“束手无策”)长:ch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 zhng 4、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 5、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 3、厚度小。(薄如钱唇)称:1、称作(不以千里称也) 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诚:1、诚心(帝感其诚) 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诚以吾

10、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辞:1、告别(朝辞爷娘去)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当:1、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2、将要。(今当远离) 3、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 4、值,正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5、抵挡。(“锐不可当”),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 之次所旁丛祠中)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2、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3、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

1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奉:1、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发:1、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2、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3、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4、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5、f,头发(黄发垂髫)方:fng1、见方(方七百里) 2、当时候(方出神)fn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 fn4、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 3、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 2、搀扶(出郭向扶将)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苟:1、如果(苟富贵)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度:du 1、估计、推测(度已失期) 2、测量(自度其足) d3、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4、量好的尺码(吾忘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