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367141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江西省上高二中 09-10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审题人:王斌第卷( 共 36 分)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罹难(l ) 采撷(xi ) 譬如(p ) 溘然长逝( h )B平仄(z ) 船舷(xun) 商榷(qu) 长歌当哭( dng)C绯闻(fi ) 给予(j ) 稽首(q ) 下载文件( zi )D訾詈(z) 裨益( b ) 枕藉(j ) 旁稽博彩 ( j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福分 身份 嘻笑 殒身不恤 B. 肄业 弭谤 必竟 涎皮赖脸

2、 C. 賷钱 荤腥 勖勉 突如奇来 . 凋敝 宫阙 礼仪 礼义廉耻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去年,我国房价如洪水般的上涨;今年,我国政府决定要千方百计 房价的疯涨,使之回归理性。 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艾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 。 月日是第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长期与沙漠斗争的拉锯战中,我 国人民 出了一条科学防治、综合统治和依法防治的正确道路。A. 抑制 退化 探索 B. 遏制 退化 摸索C. 抑制 蜕化 摸索 D. 遏制 蜕化 探索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事 实 证 明 : 发 生 在 乌 鲁 木 齐 的

3、耸 人 听 闻 的 “七 一 五 打 砸 抢 ”事 件 是 热 比 娅 一 手 策 划 的 。 B. 中东和平与世界和平休戚相关,世界各国要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C. 奥 巴 马 政 府 如 果 对 阿 富 汗 的 动 乱 局 势 , 安 之 若 素 , 毫 无 反 应 , 那 么 美 国 将 会 面 临 更 多 的 恐怖威胁。D.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势必影响社会的公平,人们要求均衡教育发展的呼声不绝如缕。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 们 共 和 国 的 缔 造 者 在 草 拟 宪 法 和 独 立 宣 言 时 , 曾 以 气 壮 山 河 的 词 句 向 每 一 个 美 国 人

4、 许下了诺言。B. 昨 天 晚 上 , 万 里 无 云 , 繁 星 满 天 , 我 们 在 一 轮 明 月 的 照 耀 下 , 漫 步 校 园 , 畅 谈 美 好 未来。C. 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廉洁奉公是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问题。D. 为了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的传播,广大学生切忌不要随意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2 -汉语,我为你忧心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

5、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 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 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

6、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发人深省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 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 100 多个国家的 2300 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 3000 万,汉语成为学

7、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万物不复存。 ”纵然汉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 这一代人手中走向何处?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6、下列说法不能说明“ 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A汉语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

8、部分。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 “热” 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7、下列有关“汉语,我为你忧心 ”的原因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 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 3 -严重退化。B我们的后辈不知道“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而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 ,可见,母语 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日渐消褪了。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 的人,势必无法理 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 “虽不能

9、至,心向往之” 奥妙的人,无法感 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只是目前汉语正朝衰弱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语言修养,这样才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B “全民学英语 ”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遏制学习外语的势头。C全球“汉语热” 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定会成为国际广为通行的语言之一。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 化的今天,它还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

10、发展,需要不断革新。3、(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芋 老 人 者 , 慈 水 祝 渡 人 也 。 子 佣 出 , 独 与 妪 居 渡 口 。 一 日 , 有 书 生 避 雨 檐 下 , 衣 湿 袖 单 , 影 乃 益 瘦 。 老 人 延 入 坐 , 知 从 郡 城 就 童 子 试 归 。 老 人 略 知 书 , 与 语 久 , 命 妪 煮 芋 以 进 。 尽一 器 , 再 进 , 生 为 之 饱 , 笑 曰 : “他 日 不 忘 老 人 芋 。 ”雨 止 , 别 去 。 十 余 年 , 书 生 用 甲 第 为 相 国 , 偶 命 厨 者 进 芋 , 辍 箸

11、 叹 曰 : “何 向 者 祝 渡 老 人 之 芋 之香 而 甘 也 ! ”使 人 访 其 夫 妇 , 载 以来 。 丞 、 尉 闻 之 , 谓 老 人 与 相 国 有 旧 , 邀 见 , 讲 钧 礼 , 子 不 佣 矣 。 至 京 , 相 国 慰 劳 曰 : “不 忘 老 人 芋 , 今 乃烦 尔 妪 一 煮 芋 也 。 ”已 而 , 妪 煮 芋 进 , 相 国 亦 辍 箸 曰 : “何 向 者 之香 而 甘 也 ! ”老 人 前 曰 : “犹 是 芋 也 , 而 向 之 香 而 甘者 , 非 调 和 之 有 异 , 时 位 之 移 人 也 。 相 公 昔 自 郡 城 走数 十 里 , 困

12、于 雨 , 不 择 食 矣 ; 今 日堂 有 炼 珍 , 朝 分 尚 食 , 张 筵 列 鼎 , 尚 何 芋 是 甘 乎 ? 老 人 犹 喜 相 公 之 止 于 芋 也 。 老 人 老 矣, 所 闻 实 多 : 村 南 有 夫 妇 守 贫 者 , 织 纺 井 臼 , 佐 读 勤 苦 , 幸 或 名 成 , 遂 宠 妾 媵 , 弃 其 妇 ,致 郁 郁 而 死 , 是 芋 视 乃 妇 也 。 城 东 有 甲 、 乙 同 学 者 , 一 砚 、 一 灯 、 一 窗 、 一 榻 , 晨起 不 辨 衣 履 , 乙 先 得 举 , 登 化 路 , 闻 甲 落 魄 , 笑 不 顾 , 交 以 绝 , 是

13、芋 视 乃 友 也 。 更 问 谁氏 子 , 读 书 时 , 愿 他 日 得 志 , 廉 干 如 古 人 某 、 忠 孝 如 古 人 某 , 及 为 吏 , 以 污 贿 不 饬 罢 , 是芋 视 乃 学 也 。 是 犹 可 言 也 ; 老 人 邻 有 西 塾 , 闻 其 师 为 弟 子 说 前 代 事 , 有 将 相 、 有 卿 、尹 、 有 刺 使 , 守 、 令 , 或 绾 黄 纡 紫 , 或 揽 辔 褰 帏 , 一 旦 事 变 中 起 , 衅 孽 外 乘 , 辄 屈 膝叩 首 迎 款 , 惟 恐 落 后 , 竟 以 宗 庙 、 社 稷 、 身 名 、 君 宠 , 无 不 同 于芋 焉 。

14、 然 则 世 之 以今 日 而 忘 昔 日 者 , 岂 独 一 箸 间 哉 ! ”老人语未毕,相 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 4 -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也!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选自清文选芋老人传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尽一器,再进 尽:全部B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 走:步行C厚资而遣之 资:资助 D特怪老人虽知书 特:特别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15、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无不同于芋焉 于人为可讥 11、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了“时位移人”的一项是 ( )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A B C D12、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因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B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