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25366773 上传时间:2017-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一中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广丰一中 20152016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第卷 ( 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隽逸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的传统名瓷。它起源于唐,经历宋,成熟于元,而最终在明代达到鼎盛。青花瓷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外销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明代主要的外销瓷。明代青花瓷的外销受国家对外政策的直接影响。随着明代对外政策的变化,青花瓷的外销也呈现出相应的发展轨迹。早期从 1368 年至 1433 年,以官营为主。明初对外政策是开放的,因而有了永乐、宣德年间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规模庞

2、大的远航,极大地提高了明代中国的国际影响,明朝廷的官方贸易也得到 了极大的发展,青花瓷迎来了第一个外销高潮。中期从 1433 年至 1554 年,官私并举。这一时期随着对外政策的渐趋保守,官方贸易逐渐走向衰落。这一时期虽朝廷仍沿续明初的海禁政策,严禁私人贸易,但民间走私贸易却日益兴盛,成为当时青花瓷外销的最普遍的形式。在巨大的海外需求和巨额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出现走私集团武装走私的形式。西方在此时也开始介入青花瓷的外销。晚期从 1554 年直至明亡,以私营为主、中西竞争。明末,面对民间走私的强劲发展势头和西方商业势力的介入,明王朝不得不调整保守的对外政策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明朝廷废除了海禁政策,承

3、认私人对外贸易的合法化,批准西方人与中国贸易。由此青花瓷的外销在中外商人的竞争与合作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而以葡萄牙、荷兰为代表的西方商业势力,以强大的武装为后盾,凭借雄厚的资本、广阔的市场与仍旧束缚于传统贸易中的中国商人展开了竞争,并逐渐占据了青花瓷外销的主导地位,从而促成了青花瓷在明代的第二个外销高潮的形成。明末,青花瓷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源源不断销往世界各地。明代青花瓷远销世界各地,无论对明代中国还是输入地,在政治、商业、制瓷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所蕴含的深厚的中国文化更是对输入地产生了深远 影响。青花瓷已经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贸易商品的概念,成

4、了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如青花瓷在传入欧洲初期,因为数量少,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失去了它的实用性,被上层社会当作珍贵的艺术品加以收藏。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多,青花瓷才被抹去了神秘色彩。青花瓷大量传入欧洲正值文艺复兴后期,它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物质生活,更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掀起一股东方文化的风潮,并直接影响了罗可可风格的形成。这种艺术风格在吸收青花瓷艺术的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艺术潮流,席卷欧洲。当时,谈论中国文化成了欧洲最时尚的话题。明代青花瓷大量输入的同时,大量金银币源源不断地流向东方,也使欧洲各国面临着金库空竭的窘境。各国政府试图通过在本地生产瓷器来解决财政危机。于是,欧洲各国纷纷掀起了仿制青花瓷

5、的浪潮。(摘编自刘洋明代青花瓷的外销)1下列对于“明代青花瓷的外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代青花瓷的外销与明代对外政策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外销高潮出现在对外政策开放的时期。B明代青花瓷的外销经历了从官方贸易为主,到私营为主、中西竞争,再到官私并举过程。C明代青花瓷大量销往欧洲,不仅使大量金银币源源不断地流向东方,同时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仿制青花瓷的热潮。D明代青花瓷大远销世界各地,在政治、商业、制瓷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方面,对明代中国和输入地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A明代青花瓷大量进入欧洲,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得到了欧洲人的青睐,并完全改变了欧洲人

6、的生活方式。B青花瓷所蕴含的 深厚的中国文化更是对输入地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如此,青花瓷仍然还是单纯意义上的贸易商品,成了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C明末,中国商人在与西方商业势力的竞争中 处于劣势,不得不退出青花瓷外销领域。D明代的外销瓷主要是青花瓷,青花瓷的外销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一种贸易活动,更在文化交流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走私集团的武装走私愈演愈烈,直接威胁明王朝的统治,为巩固政权,明王朝被迫承认私人贸易的合法地位并批准西方人与中国贸易。B青花瓷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影响了正处于文艺复兴后期的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转型。C明代青花瓷进入欧洲的初

7、期,失去了它的实用性,被上层社会当作珍贵的艺术品加以收藏,究其原因是物以稀为贵。D因为外销青花瓷利润丰厚,所以各国政府通过在本地大量生产瓷器解 决财政危机,走出了金库空竭的窘境。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人。父一清,元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以宁用是知名。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尹,坐事免官,滞留江、淮者十年。顺帝征为国子助教,累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在朝宿儒虞集、欧阳元、揭傒斯、黄溍之属相继物故,以宁有俊才,博学

8、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明师取元都,与危素等皆赴京,奏对称旨,复授侍讲学士,特被宠遇。帝尝登钟山,以宁与朱升、秦裕伯等扈从拥翠亭,给笔札赋诗。洪武二年秋,奉使安南,封其主陈日煃为国王,御制诗一章遣之。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留居洱江上,谕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令,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事竣,教世子服三年丧,令其国人效中国行顿首稽首礼。天子闻而嘉之,赐玺书,比诸陆贾、马援,再赐御制诗八章。及还,道卒,诏有司归其柩,所在致祭。以宁为人洁清,不营财产,奉使往还,补被外无他物。本以春秋致高第,故所学尤专春秋,多所自得,撰胡传辨疑最辨博,惟春王正月考未

9、就,寓安南逾半岁,始卒业。元故官来京者,素及以宁名尤重。素长于史,以宁长于经。素宋、元史藁俱失传,而以宁春秋学遂行。门人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人。读书 五行俱下,洪武十三年,以明经举,授国子学正,进博士,作春秋钩玄,能传以宁之学。 (节选自明史张以宁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异之,命赋琴堂诗 异:认为特别B累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 知:掌管C在朝宿儒相继物故 物故:年纪大了D本以春秋致高第 高第:考中进士5.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是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由孔子及其门人修订而成。B“三年丧”是古代丧服中的一种。

10、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等要服丧三年,这是封建社会的基本丧制。C“玺”指印章,秦以后为皇帝专用;“玺书”是指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D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为“有司”;“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官吏。3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以宁富有才能,名声传扬一时。他八岁时为伯父之事进县衙,奉县尹之命赋琴堂诗救出伯父而出名;元顺帝时因有杰出之才,知识广博、记忆力强而在当时享有盛名。B张以宁历经两朝,官场几番浮沉。他在元朝考取进士,担任过黄岩州判官、六合县县尹,因事免官后再任国子助教和翰林院侍读学士;明朝时又被任命为侍讲学士。C张以宁奉命出使,深受

11、天子赏识。刚到安南国边境,该国就发生不测之事,他因 处事得体而受到明太祖嘉奖;他在返回途中不幸去世,明太祖下诏让主管官员为他举行祭奠仪式。D张以宁廉洁清正,学问研究专一。他为官不谋求财物,出使往来只携带简单的生活用品;在学术上只专攻春秋,并写下胡传辨疑春王正月考两部研究专著。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译文:_ (5 分)(2)元故官来京者,素及以宁名尤重。素长于史,以宁长于经。译文:_ (5 分)(二)古诗文阅读(11 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8-9 题。楚吟 李商隐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楚天长短黄昏雨,宋

12、玉无愁亦自愁。【注】即巫山县西北的楚宫,宋玉高唐赋并序中所写的宋玉与楚襄王所游之地。8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分)9请你谈谈对“宋玉无愁亦自愁”这诗句诗的理解。(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中的空缺部分。 (6 分)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到“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 。荀子的劝学用“假舆马者”“假舟楫者”等现象进行类比论证,然后得出结论的句子是_,_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_,_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

13、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玉 米刘国芳老头是市长的父亲,但在花园小区,没有一个人知道老头是市长的父亲。花园小区的住户,都是有身份或者说有钱的人,只有老头和他们格格不入。老头穿一身青布褂子,两只裤脚一只高一只低,脚上穿一双解放鞋。老头住进来好几天了,保安仍不认识他。小区里很多人看着老头进去,他们的脸色很不好看,等老头走远了,都说:“我们这儿怎么会住进这样一个乡下老头呢?”老头不管别人说什么,进进出出自在得很。有时候,他会笑一笑,看着小区里的住户或者说看着那些邻居打招呼。但老头自作多情,那些邻居面无表情,根本不睬他。老头也不恼,只笑着跟自己说:“这城里人脸上怎

14、么都像打了石膏一样?”4这后来的一天,老头闲不住了,老头自告奋勇在小区里扫地。小区本来请了清洁工,但那人懒,一天只在早上扫一次,其余时间便见不 到他的人。那时候正是秋天,满地落叶,老头就拿一把扫把,提一只撮箕,扫地上的落叶。小区的人见老人满小区扫地,忽然就明白了,他们说:“原来这老头是扫地的!”小区有一个角落,大概有两三亩大。这儿也栽了草,但因为偏僻,没人精心管理,草长得稀稀拉拉。有一天,老头在这儿伺弄起来。开始,小区的人不知老头做什么,以为老头在栽草。过了几天,看见老头把地全翻了,才知道老头要栽东西。保安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保安有一天拿着警棍走过来了,他们凶着老头说:“你在这儿做什么?”老头说

15、:“看这块地闲着,想种些庄稼。”保安就咦一声,大声凶着说:“你以为这儿是你乡下呀?”老头说:“这地闲着不是浪费吗,种些庄稼多好?”几个保安不再跟老头罗嗦了,推走他,一直往小区外面推。保安仍没把这个老头当小区里的人,所以往外推他。老头看看要把自己推出小区了,便大声凶着保安说:“你推我去哪儿嘛,老子住这里呢?”保安这才住手。老头后来继续挖着那块地,保安也时常过来干涉,但并不奏效。老头倔得很,把他赶走了,他过了一会又来了。小区的人后来都知道老头要在那儿种庄稼,他们看着老头,总摇头,还说:“典型的一个农民,走哪儿都忘不了种地。”老头随人家怎么说,把地挖好了,竟种上了玉米。老头应该是种田的好手,几个月过去,那块地的玉米竟青青翠翠好看得很。这天深夜,有一个贼翻墙进来,然后潜进一户人家想偷东西。正要偷时,被发现了。贼跳窗跑了出去,然后往玉米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